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西北部,有一个乡落位于两山之间的大草原上,名为“柯拉乡”,藏语意为“三块大草坝”。4000多米的高海拔造就丰富光能的资源,为这个藏区带来新的契机和动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年前,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柯拉光伏电站在此开工建设。不到一年,扎拉托桑山大草原上逐光而列的光伏板鳞次栉比。6月25日,经过中国电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下称“成都院”)在内的数千名建设者艰苦奋战,柯拉成功投产发电,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
开工,便是一场决战
“冬歇期”变“大干期”
柯拉电站拥有多个显著标签。它是雅砻江流域清洁能源基地“十四五”时期首个开工建设的水光互补电站,同时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首次将水光互补运行提升到百万千瓦级别。
项目地处川西高原海拔4000米至4650米的区域,场址面积约1600万平方米,装机规模100万千瓦,共分5个标段同时建设,成都院负责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勘测、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并网发电,并承担整个光伏电站的牵头工作。
在项目经理李涛看来,在工期严重紧张、工程量巨大的现实面前,如果按照以往新能源项目建设流程推进,无法完成工程任务。主动求变,成为唯一选择——超前策划,倒排工期,不断优化工序和措施,将任务细化到每一周甚至每一天。
“建设项目就是与时间赛跑,每一天都是不敢耽搁的,每一分都是需要争取的。”项目团队紧绷神经,在营地还未建时就着手前期准备工作,在附近租用民房作为临时驻地。
兵贵神速,开工即是决战。项目团队一进场,设备、人员便持续投入。从开工到施工道路设计出来,仅用5天时间,关键设备线路设计3个月便完成,创造了新的纪录。
2023年初,项目突降暴雪,整个山顶被大雪覆盖,影响工期1.5个月。本就紧张的工期再次被压缩,让李涛昼夜难眠。为抢抓失去的工期,团队将工程设计之初的3个月“冬歇期”科学转化为“冬季施工大干期”,春节期间不少人主动留下来坚守岗位,开足马力推进各项任务。
海拔高,斗志更高
世界级工程需要敢于战斗的队伍
“建设过程中遭遇许多困难,但没有人叫苦,更没有人退缩。”李涛谈起团队,声音哽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项目区氧含量仅为平原地区50%,紫外线辐射高出90%,8至9级大风更是常事。成都院在最高4650米处的工区,即使在七八月,也时常被大雪覆盖。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除了需要匠心水平,更需要过人意志。
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英雄。在临时营地居住时,由于大雪封路,采买的厨房用具无法送至,厨师自己动手砌了一口灶,从村里借来锅具和天然气,解决了十多个人的吃饭问题,被亲切称为“最牛厨师”。
超高海拔带来高寒。风力强、降雪多、昼夜温差大,夜间最低至零下30度,睡眠成了奢望,每晚几乎都是在辗转中熬过去。被子因呼出的热气结冰,让寒气徒增几分。大家基本都参与过高海拔项目建设,对此早有心理准备。缺氧高寒造成人机降效严重,团队视为最大“挑战”。
“成都院承建的是海拔最高、规模最大、面积最大、地形最复杂的标段,其中地块占比为92%,桩种类占比75%,支架种类占比83%。”项目特征让施工经理沈南不敢懈怠。
在简单的数字背后,建设者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设备集中供货期内,采购人员赵忠鑫连续出差3个多月,飞行2万多公里前往7个不同设备厂家开展驻厂催交工作。
示范的作用是巨大的。成都院在项目成立临时党支部,推动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结合建设管理中的难点、痛点,开展“党员先锋队”、劳动竞赛、岗位比武,发挥党员在创新创效、安全生产、进度质量、攻坚克难的带头作用。
升压站设备调试期间,因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孙立友阑尾炎急性发作。一个队友倒下,立马又有队友补上,确保了现场设备按时完成调试。
成都院负责人张世殊对此很自豪,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建设好世界级工程,服务“双碳”建新功,助推高海拔新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既是铁军,更是创新者
创造超高海拔地区大规模建设先例
“干设计不是闭门造车,不能单纯靠规范给出方案,需要深入一线,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项目设计总工程师吴迪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驻扎项目160余天,从项目前期到实施阶段,全程参与从不缺席。
扎拉托桑山地形复杂,沟壑交错,多种坡面相互衔接,若照搬以往设计方法,不能够满足柯拉需求。为此,团队一步一喘走遍每一个角落,再针对不同地形选配适应的组件及基础类型,为采购设备节约了大量时间。
坚固的基础是光伏板矗立于强风暴雪中的关键。而完成工程量庞大的打桩任务,又是建设者们遇到的挑战之一。由于昼夜温差大,土壤反复冻融,土层如“冻豆腐”一般,下面还有岩石碎块,打桩施工难度成倍增加。传统直接打桩,会造成桩静压后移位、无法压桩、桩变形等问题。团队创新研发“先引孔、再静压、后回填”工法,成功将原本疏松的土壤夯实、稳固。
面对高寒挑战,项目人员汲取成都院建设的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等众多高海拔项目经验,研究出“盖被子”的方法,指导施工人员给浇筑的混凝土保温,以避免巨大温差导致结构松散、强度不足等问题。
此外,在柯拉采用随太阳转动的智能支架,主动分析识别每天最佳“追光”角度,提升发电效益。
李涛说:“进度极其紧张,创新是重要途径,管理上要加强,不能有任何差错。”长时间的坚守,时刻绷紧的弦,连续通宵攻坚痛点,让李涛在柯拉投产前一周住进了医院。
成功,是对铁军的奖赏。在成都院前后方和有关参建方的共同努力下,柯拉创造了大型光伏项目在超高海拔地区冬季连续大规模施工的先例。
一项工程,众多效益
柯拉光伏电站带来深远意义
赋能美好生活,是成都院的企业使命。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惠一方百姓。成都院在建设时,始终秉持这一理念。
走进柯拉电站,不难发现光伏板距地面基本都超过1.8米,势必增加项目施工难度。但这样的高度,既可满足植被生长需要,又能保障牛羊放牧空间,实现“牧光”互补。
不仅仅满足于此,项目通过“光伏+基础设施”“光伏+就业”“光伏+旅游”等一系列措施,带动农牧、旅游、交通等产业发展,进一步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在柯拉建设前,藏民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靠放牧、挖虫草维持生计,过着简单生活,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项目部尽可能多的雇佣当地建设人员。“以前,放牧和外出务工是主要收入来源,如今在家门口工作,在获得收入的同时,还学会了技术本领。”
柯拉投产后,每年发出的电量可节约标准煤超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由于光伏发电具有不稳定性、波动性、间歇性,给电网安全带来一定影响。为了让它“稳定”下来,水光互补是很好的方案。柯拉发出的电,将接入成都院勘测设计的两河口水电站,再“打捆”接入电网外送。
作为清洁能源的创新引领者,成都院普查规划了雅砻江流域水风光资源超1亿千瓦,参与建设了众多能源项目,于2016年开始规划柯拉项目,2021年启动可研设计。该能源基地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之一。
董事长黄河表示,成都院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发挥能源建设优势,打造绿色高质“标杆工程”,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4650米的高原上“追光人”,不仅仅是光明创造者。他们胸怀使命,高扬“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精神,让“电建蓝”在雪域高原更加闪亮。(杜灿)
标签:
- 4650米高原上的光明创造者——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投产背后的故事
- 绑架罪的行为方式有哪些
- 最新消息:第七史诗礼包码兑换码有哪些
- 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已达600亿件-简讯
- 天天热消息:朱琳无缘伯明翰网球赛决赛
- 芯片|芯动力战略布局边缘计算,重磅发布全球首款基于可重构架构的GP-GPU芯片|全球今头条
- 每日动态!数读中国 | 营商环境改革持续深化 培育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 标致307cc_307cc
- 广东高考6月28日开始填报志愿,分两个阶段进行 全球短讯
- 沈阳公司召开6月份经济活动分析会
- 沈阳公司与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采购专项培训 环球热头条
- 黑龙江项目部到大唐绥化热电有限公司 开展项目经理现场服务_每日热议
- 兰州连霍高速G30一总包部开展“安全大讲堂”活动
- 十七冶交通分公司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 每日快看:视频车被后车追尾了,交警定视频车全责,他申诉成功的可能性大吗?
- 微软正在测试全新的深色主题,已身在Canary频道测试阶段
- 突然猛涨!有人开车10多个小时连夜抢货!网友懵了:比黄金还贵? 新资讯
- 《和山田谈场Lv999的恋爱》— 套路的爱情故事与细腻的情感描写|焦点短讯
- 失水准的一季 环球新视野
- 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已达600亿件 比去年提前34天
- 短讯!北京肝病科中医专家陈燕力:酒精性肝硬化是导致肝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 游客称160元买庐山门票看瀑布还要35元,当地回应:非庐山景区,目前已免费
- 银川31死爆炸事故原因公布:烧烤店总店长、工作人员擅自更换减压阀导致液化气泄漏引发爆炸|资讯推荐
- 山东乳山:聚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
- 【全球快播报】开化县杨林镇“三网”联动提升“三改一拆”精细化管理水平
- 高温天气持续 人社部要求做好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
- 山东:“头雁”领飞引乡村蝶变_速读
- 天天百事通!开化县杨林镇“数字化+网格化”推进“四边三化”工作
- 邂逅古城红礼堂 刮开“福气”新生活——《福彩好声音》迎亚运在浙江衢州活动 世界播报
- “暑期档”旅游持续升温 避暑纳凉成最大需求 环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