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每日速递:反东浩纪“数据库消费”——一个应当被彻底抛弃的理论

发稿时间:2023-01-01 16:37:18 来源: 哔哩哔哩

在《动物化的后现代》一书中,东浩纪在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数据库消费”理论,被很多ACGN研究者奉为ACGN领域的“基础事实”、ACGN研究的“根基”。虽然这个理论被一大堆难解的后现代术语所包裹着,但它其实并没有多么复杂,可以被凝练地概括为“双层还原”——作品被还原为角色的组合,角色又被进一步还原为萌要素的组合:


(资料图片)

我们再以其他的层级来看,这些角色不过是从萌要素的数据库里所归纳的拟像。换言之拟像和数据库的双层构造在此又双重化,创造出复杂的系统。御宅族们首先消费这些作品,有时会对作品产生感动。但他们会发现实际上这些作品是拟像,真实的只有角色。接着他们会消费角色,有时会对这些角色产生“萌”的情愫。这时他们又会发现,实际上这些角色是拟像是将萌要素组合而成

在这样的本体论的基础上,东浩纪便能得出结论:爱好者对作品的喜爱,实际上只是对角色的喜爱;而爱好者对角色的喜爱,实际上又只是对萌要素的喜爱:

故事在这里被当作角色设定或图画(非故事)的添加物,说穿了就是多余的东西。

九〇年代御宅族系文化的特征“人物萌”,其实并非御宅族们自身所深信的只是单纯感情投入,而是在角色(拟像)和萌要素(数据库)这双层构造之间的往返,这是非常出色的后现代化消费行动。

然而,这个理论面临着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既然角色只是萌要素的组合,那么如果一个人喜欢一个角色,他就必然会喜欢所有在萌要素上与之相似的其他角色,然而实际情况显然并非如此。这个反驳并不是我想到的,而是我在屋顶现视研的《从复制品到拟像:文艺消费的现代转向》一文中看到的:

上方是出自《原神》的莫娜,下方是出自《このすば!》的めぐみん,二者的角色相似度很高,但受众却有相当的隔阂。

据这篇文章说,这个反驳来自宇野常宽。具体地:

宇野常宽针对这一点批评道,尽管角色可以被还原【引者注:前文中我的“双层还原”的用词就是来自这里】成有着某种共享性的符号,但角色的成立这一过程恰恰就是对其构建因素的否定——唯有否定掉其起源上的构成性,排他性的叙事才得以成立,对该叙事的崇拜式的认同才是可能的。……作为多种符码之集成的角色(character)似乎能够以其一定的普遍学成为联系不同文化圈的“记号”,但是宇野指出这恰恰是一种颠倒的逻辑——以符码之碎片拼凑起来的作品/角色形象在诞生的一刻就否定了 “自己是拼凑起来的”这一事实,为自己塑造起本质的形象,将自己展现为独一无二的东西,成为排他性叙事的源泉、“神像”。将角色视为独立于小叙事的存在完全是误解了数据库文化消费的逻辑,在元层面上看到的角色之间的共同性对于“信徒”们而言不可能成为沟通的渠道,不如说角色的类似甚至会引起护教式的排斥,即认为只有自己认同的角色才能占据这些符号;假如由于这种相似性而错认了角色的话,只会招致“不懂行”的嘲笑,其折射出的性格正是部落的排外主义。

换句话说,明明根据数据库消费理论的“还原”,萌要素上相似的角色(比如莫娜和惠惠)“在元层面上看”是相同的,为什么爱好者居然认为她们是不同的呢?这是因为,她们有着不同的“排外”的“信徒部落”,分属不同“部落”的爱好者们“认同”不同的角色,是这点“否定掉”了角色的“以符码之碎片拼凑起来”的本质。——这就是宇野常宽给数据库消费理论打的补丁。

然而,如果我们跳出这个理论来看,宇野常宽所做的这一切都完全是不明所以的。对于一个没学过东浩纪的普通爱好者来说,“莫娜和惠惠的受众有相当的隔阂”根本不是一件值得奇怪的、需要诉诸复杂的理论才能解释得了的事情(正如nbht对斋藤环的《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的“直喷”:“战斗和美少女这两样大受欢迎的东西在一起,你还问为什么受欢迎?不是和有10%收视率的动画怎么赚钱一样的废问题吗?”参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892642/answer/34594733):除了那几个表面上的萌点之外,她们处在不同的作品世界之中、拥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人际关系(虽然东浩纪把这些全都还原掉了),最最重要的是,她们在数上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即使是在质上(无论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上)精确相似的两个双胞胎婴儿,在数上也不是同一的,更何况只有寥寥几点“共同性”的她们呢!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当作品尚未发布、角色只有宣传图之时,爱好者能看到的的确只有表面上的萌点啊。对此我的回应是: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男生在马路上对(比如)一个梳着单马尾的女生一见钟情时,他能看到的也(相当于)只是一张照片而已,但没有人会说他是对一张照片一见钟情,更没有人会说他是对“单马尾”这个抽象属性一见钟情。既然如此,凭什么在ACGN领域,就可以将这几件截然不同的事情随随便便地混为一谈呢?

一个角色带有萌要素,并不意味着那个角色(在本体论上)就只是萌要素的组合;喜欢一个带有萌要素的角色,并不意味着喜欢的就只是那些萌要素。而拒不承认这一点的东浩纪、宇野常宽等人,构造了复杂至极的理论,才勉强能做到不和实际事实(比如“莫娜和惠惠的受众有相当的隔阂”)相冲突。难道这不是一个将这一切彻底抛弃(而不是扬弃)的充分的理由吗?换句话说,如果从普通爱好者的视角来看角色是萌要素的组合,并且如果坚持“角色只是萌要素的组合”就会面临大量的理论困难,那么应当做的难道不是宣判“角色只是萌要素的组合”这一主张的死刑吗?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应当被彻底抛弃的理论,却在ACGN研究界长期处于相当于牛顿三大定律之于经典物理学的崇高地位(例如,前文中提到的nbht,就曾因为骂东浩纪而被认为是“动漫圈民科”,参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580654),奉它为圭臬的研究者们以“双层还原”为凭据理直气壮地轻视故事和角色,更不可能具有对故事和角色的分析能力,以至于他们的研究成果充满了对作品事实的歪曲(一个例子:在《从凉宫系列与“世界系”谈起——有关后现代和ACGN研究的一些呓语》一文中,我论证了东浩纪等人将凉宫系列归为“世界系”的做法是对凉宫系列的歪曲,参见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1825483)。这无疑是十分令人遗憾的。

因此,尽管可能会得罪很多离了东浩纪等人就无法写作的研究者,但我必须指出:如果你是一个ACGN爱好者,想要的是更好地理解你所热爱的东西,那么对于东浩纪等人、对于《动物化的后现代》等书、对于数据库消费理论,你应当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完全不理睬它们,而不是毕恭毕敬地学习它们、接受它们,因为它们注定被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而我们终将在垃圾堆的远处建立起——重建起真正的ACGN研究大厦。

标签: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生活晚报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