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从《来自深渊》出发,谈一部优秀的作品应当具备哪些特质(上) 今日热议

发稿时间:2023-01-19 18:52:33 来源: 哔哩哔哩

这两天看了来自深渊,想从这部作品出发谈一个问题:一部优秀的作品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因为一篇写不下,所以分上下两篇,上篇将设定和世界观两方面,下篇讲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之类的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 清晰、完整的背景设定

把设定讲清楚讲明白,这是一项最最基本的要求。

对于架空类型的作品,业界自古以来有一种错误的倾向,以为故事讲的越玄越虚越好,留白和伏笔越多越好,设定越复杂越神秘越好,观众看的越懵逼越好,看完之后吵得越凶越激烈越好,然后自己挖的坑,最好是填也不填,随便草草收尾,设定全都甩给观众去猜,事后可以恬不知耻来一句“你们过度解读了”“我其实没想那么多”。这样做,诚然是有商业和谕吉上的功效,殊不知却是贬损了作品本身的价值,因为把设定讲清楚、讲完整,使得整个故事逻辑得以闭环和自洽,不仅是创作者对于观众基本的尊重,而且是使得故事能够通过自我展开、以触及更深刻更有意蕴的内涵的必要前提。对于设定的激烈争论,决不意味着作品本身的深刻,而只是一种俗套的商业陷阱;给观众打哑谜,搞一些故弄玄虚的所谓神秘学和意识流,至少动画界这个范围下,只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罢了。

当然,来自深渊在设定上确实是有一些疏漏之处,尤其是第二季的时候,设定的铺陈略显混乱;但整体上讲是值得称之为清晰和完整的。比如说核心的设定“上升负荷”,就被解释为是源自一种弥漫在深渊之中的实体性的物质,是人企图向上穿越这种物质的结果;而娜娜奇的房间没有上升负荷,是因为这种物质在深渊中心较密集,在深渊边缘较稀疏,而娜娜奇的屋子是建在深渊边缘上的。还有一些很巧妙的小设定,比如说娜娜奇给莉可治病用的蘑菇,给莉可打的解毒血清等等。有一些留白的设定,比如说上下层的时间差,目前是不影响对故事整体的把握的,而且相信作者也会给出后续解释。

需要补充的是,设定讲清楚是有一大好处的,就是能够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和体验感,更容易深入到故事的脉络中,从而集中注意力在故事本身的内蕴上,而不是浪费精力和键盘在纠结这个设定那个伏笔上。现在有一些观众,大概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体质,总喜欢去钻研一些玄妙的不可捉摸的设定,喜欢被脚本玩弄在股掌之间,喜欢敲坏键盘去讨论这个设定那个设定是怎么一回事;这样的观众,可以说只是停留在一些浅显的表面,而没有踏下心去深入作品的内核(如果有的话)中去;也可以说是正中老贼们的下怀了,业界如今蓬勃发展,还得靠你们,我们这些老头不中用了(叹)。

2. 可深入挖掘的世界观

塑造世界观是更高层面上的要求。

业界自古以来还有一种错误的倾向,以为世界观对于架空作品是不重要的,而重点在于人与人所谓的“羁绊”这方面,世界观只是刻画这种羁绊的一个手段;因此,我们不乏看到这样的作品,对于世界观很是粗心和随意,而着大笔墨在一些恩恩怨怨、爱恨情仇之上,把人物关系搞得错综复杂,俨然一部披着架空外衣的偶像剧。这种错误在于,一方面世界观是人物关系运行的背景,而抛开世界观不谈,只会造成人物关系的牵强和生硬;另一方面,优秀的作品从不只停留在爱恨恩怨这个层面,这种简单的纠葛羁绊,诚然会赚得一些情绪上的激荡,但优秀的作品却不仅仅是有情绪上的影响,而是要触动人的精神,在人的内心深处唤起普遍的、永恒的价值。所以这么一看,反而事实上是要通过人物关系来揭示世界观,而不是反之。

“宏大”,一般而言是描述世界观的谓词。但是宏大一词决不仅仅应当理解为空间上或时间上的概念。现在有不少观众,以为把世界观铺展到全人类去,延伸到外太空、全宇宙去,就是所谓“宏大”,殊不知在一点点小地方、在一小撮人之间发生的故事,也可以实现这种宏大。一般而言,如果故事本身的主旨是肤浅的,那么即使是在外太空的机器人大乱斗,也并不会比街溜子在墙角的互殴更为高明。我们已经看到太多这样的作品,把舞台的背景铺展到全人类、全宇宙去,动不动就搞一些大制作、大场面,但最后还是差评不断、观众怨声载道,原因在于其内容的空洞和乏味,而不在于其展现的形式。

我们来看来自深渊这部作品,世界观并没有架设在全宇宙、全人类去,却完全可以称之为恢弘和壮阔,原因不在于时空规模上,而在于其可供延伸和发挥的巨大空间。我们说,世界观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随剧情进展变化发展的,需要作者进行深入挖掘和发挥的。一些作品把世界观简单讲讲便搁置了,从开头原封不动地带到结尾,这种世界观无疑是失败的。但来自深渊却不是这样的,起初来看,故事好像就是在简单讲一次探险,讲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但我们看到,随着探险本身的深入,渐渐抽出了一些较为深刻的主题,包括理想的代际传承的问题,故乡与漂泊的问题,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信仰与崇拜的问题等等。这样一来,这场探险就从世界观本身,发展成为仅仅是世界观的一个“切口”,成为世界观自我展开的一个中介,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来自深渊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表明业界这帮老贼不一定非得一开始就把视角放眼全世界、全人类去的,与其搞一些大场面去吓唬人,不如踏踏实实地研究故事,不仅省了大笔经费,而且更容易抓住观众的内心。

需要补充的是,对于世界观的分析也有助于看待业界目前“讲得越多,越容易烂尾”这一顽疾。一般而言,作者与作品的关系是这样的,起初在故事的起步阶段,作品尚是从属于作者的;而一旦基本的设定和世界观架构完成,作品就有了与作者相独立的一面,有了属于她自己的生命和内在逻辑,而作者转而成为自己作品的仆从,其应尽的职责,仅仅是将故事本身的这种内在逻辑通过情节揭示出来而已。我们说,一部作品之所以会“烂尾”“高开低走”,其原因在于作者虽然架设了优秀的世界观,但一方面由于长期创作、心力交瘁,另一方面由于自己的任性和专断,在故事进展的中后期,掺入了过多的主观上的私心杂念,使得故事发展偏离了其自身应有的轨道,使得其内在的逻辑没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有一种现象,一些作品烂尾之后,粉丝们纷纷替作者改写故事的结尾,粉丝们的这种尝试就是要试图弥补作者未尽的责任,替作者梳理好故事的内在逻辑,帮助作品完善她自身、实现她自身。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作者,要么是因为能力局限,要么是态度上根本上不能忠实地对待自己的作品,其应尽的责任没能很好的完成,这些作品的烂尾,世界观是无辜的,而有罪之人只是作者而已。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会有一位鞠躬尽瘁的创作者为之耕耘,而创作的时间和节奏是重点,所以据说来自深渊的原作创作周期很漫长,某种程度上也是个好消息。

(未完待续)

标签: 伦理问题 来自深渊 私心杂念 机器人大乱斗 不可捉摸 斯德哥尔摩 一般而言 爱恨情仇 人物关系 集中注意力 另一方面 原封不动 不负责任 科学研究 这样一来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生活晚报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