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秋季丰收的喜悦还未散去,阵阵西北风起,寒气渐侵衣,立冬悄然而至。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于公历11月7-8日交节。《礼记·月令》记载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水面开始结冰;二候“地始冻”,土地开始出现冰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为野鸡一类的大鸟,蜃即是蛤蜊。立冬后,天上的大鸟已不多见,海边出现了蛤蜊,蛤蜊的花纹与雉鸟的羽毛颜色相近,古人便认为这是雉鸟跑到水里变成蛤蜊。生命的流转、物种的变迁,被古人演绎成浪漫的想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自然界草木凋落,动物准备冬眠,粮食也收入仓库。民间有俗语说“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秋收已毕,农事稍歇,人们欢欢喜喜地为冬季的来临做着各种准备。
按照传统,从立冬节气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时间气温低,最适合做黄酒,称为“冬酿”,立冬前后则是黄酒开始投料的日子。浙江绍兴俗语讲“儿子要亲生,老酒要冬酿”,“老酒”是绍兴人称呼黄酒的土话。古法冬酿要经过浸米、蒸饭、落缸、投料、前发酵、开耙、灌坛后发酵、压榨、过滤、煎酒、封坛陈化等一系列步骤。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开耙。开耙指的是人工调节饭醪温度,其中工艺极为复杂,须得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把关。这些老师傅在酒厂里被亲切地称为“酒头脑”,是酿酒过程中的灵魂人物。酒醪的发酵程度全凭“酒头脑”看、摸、闻、尝的感觉来掌控,若是发酵得宜,成品酒的口感便会甘润、鲜灵。开耙后的酒醪单独装入一个个陶土坛中,盖上荷叶、坛盖,整齐码放在户外,进行“后发酵”,静待3个月后的立春开榨。
立冬日,人们杀鸡宰羊或是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为“补冬”。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意思是嘴馋了,该吃点好东西了。人们食用一些驱寒的食物补充热量、充实元气,为抵御严寒做好准备。北京人在立冬喜欢吃荞面;潮汕人讲究立冬日吃甘蔗,俗信以为可以保护牙齿;汕头一带在立冬日吃莲子、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做成的炒香饭;无锡人在立冬这天流行吃团子。南京旧有立冬吃生葱之俗,冬季江南多湿冷天气,葱味辛、性微温,能解毒调味、发表通阳,使气运通畅,减少疾病发生,因此民间有“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之说。
旧时因条件限制,冬日里洗澡不那么勤,疥虫、跳蚤等容易繁殖,引起皮肤病,立冬日清洁身体、保持皮肤健康的“扫疥”习俗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立冬日,人们用各色香草伴着菊花、金银花泡水沐浴。民国初年的《沪谚外编》也记载了立冬日用菊花、金银花、香草煎汤沐浴扫疥的习俗。
从春耕夏耘到秋收冬藏,顺天应时的智慧随着节气习俗而传承不息。立冬奏响了冬的序曲,人们备办过冬衣物,以美食滋补身体,以健康姿态迎接寒冬的考验。(袁瑾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袁瑾
责任编辑:冯峥
- 世界观焦点:还记得比尔盖茨前妻梅琳达吗?有新男友了
- 一如年少模样
- 衢州风华学校教师宋晴斩获省级比赛一等奖
- 阿根廷队将与阿联酋队进行一场友谊赛后前往卡塔尔
- 卡塔尔世界杯各队大名单全出炉 我们总结了5个“最”
- 世界消息!北京唯一“五线换乘”枢纽!丽泽城市航站楼交通枢纽获批
- 全球新动态:美国今年流感季已致1300人死亡 专家呼吁民众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 天天快播:世界首个唾液孕检试剂盒即将上市
- 天天滚动:今年以来我国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45项 创历史新高
- 热点聚焦:北京朝阳:继续增加核酸检测点位和通道,优化点位布局
- 美国登月火箭终于发射升空 执行“阿耳忒弥斯1号”任务
- 看热讯:10月民航客运数据发布 主要运营指标同比下滑
- 世界热资讯!绿色菜单引领餐厅低碳消费新风尚
- 燕麦奶不等于燕麦加牛奶
- 四川省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活动走进遂宁
- 今日关注:北京新增感染者中,147例为隔离观察人员,涉及13区
- 全球播报:贵州大方:非遗传人高光友获“贵州工匠”称号
- 世界通讯!用包裹着火焰的诗句,抚平时光的皱纹|“娜夜诗选”首发
- 2000千克是多少吨?1吨等于多少磅?
- 含“相接”的成语有哪些?人山人海出自哪里?
- 描写潮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闷雷滚动近义词都在这儿!
- 中国最吓人的一本古籍是什么?为什么现在中医不学本草纲目?
- (V面日报11.15)彩虹酱哇、鈴宮鈴、阿萨获涨粉、营收、人气榜榜首
- 干燥剂怎么重复利用?与压片型干燥剂类似的干燥剂有哪些?
- 世界微资讯!疫情午报|31省区市昨日新增1.9万余例,详情汇总
- 环球今日讯!国内旅游市场再迎利好 出行信心恢复仍需时间
- 焦点精选!2022“阅读北京·十佳优读空间”评选结果出炉
- 全球新资讯:衢江区“一库一策”动态清零病险水库
- 世界热文:安化县退休交警给村民送头盔
- 每日热文:衢州“乌引”建设高速互联“智能引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