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食蟹猴胚胎体外培养模型 揭示灵长类早期神经胚发育特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知】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陆成宽)灵长类早期神经胚发育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利用食蟹猴胚胎体外培养模型,中外科研人员成功揭示灵长类胚胎中晚期原肠运动至早期神经胚发育阶段胚胎的形态、细胞组分、转录组、DNA甲基化和染色质可及性等特征。5月18日,记者获悉相关研究成果论文日前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于《细胞》杂志。
出生缺陷是婴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有数据显示,当前已知的出生缺陷疾病超过8000种,其中神经管畸形是常见的一类出生缺陷。一般而言,出生缺陷的发生与早期胚胎发育异常直接相关。
“研究早期胚胎发育过程,探究其发育机理,将有助于揭示胚胎发育异常的发生机制,提升相关疾病诊疗效率,这是从根源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前提。”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王红梅强调。
然而,人类早期胚胎极难获取,科学家们无法直接在体探究人类胚胎发育过程和机理。胚胎体外培养技术是可视化研究胚胎发育过程的有力工具。借助人类胚胎体外培养技术,受精后第14天之前的发育事件已被初步揭示。但按照伦理要求,人类胚胎体外研究必须在受精后第14天终止。因此,体外培养的人类胚胎,不能被用于研究胚胎期第14天之后的原肠运动和早期神经胚发育等事件。
“非人灵长类与人类在进化和发育生物学特征上高度相似。因此,搭建非人灵长类胚胎体外培养体系,揭示非人灵长类胚胎发育特征,可以极大地提升我们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及相关疾病的认识。”王红梅说。
2019年,王红梅团队及国内外同行将食蟹猴胚胎体外培养至受精后第20天,探究了灵长类早期原肠运动特征。在最新的研究中,他们进一步优化培养体系,将胚胎延长培养到第25天,研究了灵长类胚胎中晚期原肠运动至早期神经胚发育阶段特征。
王红梅表示,这项研究为灵长类胚胎体外培养和基于干细胞构建的“类胚胎”的体外培养提供了参考体系,为深入了解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机制以及早期胚胎发育异常相关疾病的病理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陆成宽
责任编辑:冯峥
标签:
- 食蟹猴胚胎体外培养模型 揭示灵长类早期神经胚发育特征
- 焦点速讯:城市副中心潞城中心公园一池碧水倒映着晚霞
- 环球观热点:妻子被丈夫举报吸毒结果亮了 毛发检测冰毒含量0.88
- 巴厘岛命案双方家人均不接受此结果:“希望警方公布男方的作案动机” 环球新动态
- 邮储银行泸州市分行:为“专精特新”添“金融动力”_环球速递
- 印度多地遭遇热浪袭击
- 全球关注:2023年5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名单公布 七日世界、王牌战士2过审
- 重笔描绘“数实融合”新“津”彩 每日聚焦
- 农发行自贡市分行奏响“三部曲”推动“两基”建设“稳着陆”-当前热讯
- 世界快报:满城区农发行深入开展“不专业、不精细、不认真、不负责”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 聚焦:2023年京津冀蒙工会跨区域促就业创业系列活动正式开启
- 微资讯!农发行眉山市分行全力服务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 今亮点!农发行武平县支行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 我国珠峰科考登顶队员正在冲顶
- 打满半场31+4创纪录:詹皇被波特戈登激怒 38岁拒绝第三次横扫
- “双向奔赴”谋发展!海南招商刷新进度→
- 349 元,小米米兔儿童电话手表 C7A 现已开启预售 -今日视点
-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 苏丹武装部队宣布将遵守短期停火协议
- 自称“农科院美食”,质量竟不达标?回应来了!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审慎原则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世界速看
- 焦点资讯:泰国保护濒危赤颈鹤初见成效
- “硕鼠”侯亮平被查,市纪委书记撰文讲述细节_全球速看
- WiFi信号不好对情绪的影响有多大?报告称超九成人有WiFi焦虑症 天天观点
- 景区老板怒怼商户15元薯塔太贵:不降价就关门 每日消息
- 小慧君巧乐兹夫妇至今未公开道歉 老板称将起诉_热文
- Meta收到创纪录“天价”罚单 高达12亿欧元
- 福建三明一辆载7人小车坠河:3人已获救,4人正搜救
- 湖北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专项整治,为期两个月!-焦点要闻
- 武鄂黄黄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联盟成立 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环球短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