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迎来旅客井喷式出行】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迎来旅客“井喷式”出行,多地旅客客流量接连突破历史纪录。
(相关资料图)
据新华社记者5月3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五一”假期期间(4月29日至5月3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27019万人次,日均发送5403.8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162.9%。
具体来看,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088.1万人次,日均发送1817.6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464.4%;公路预计发送旅客16309万人次,日均发送3261.8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99.1%;水路预计发送旅客680.4万人次,日均发送136.1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114.2%;民航预计发送旅客941.5万人次,日均发送188.3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507.4%。
预计全国高速公路流量累计31045.94万辆次,日均6209.19万辆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101.83%。其中,小客车流量累计28138.21万辆次,日均5627.64万辆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124.7%。
早在假期前一天,4月28日,上海虹桥火车站发往全国各站车票均已售完的消息已受到舆论广泛关注。
据澎湃新闻当时报道,4月28日铁路上海站迎来今年以来单日最高客流,预计发送旅客55.8万人次,其中上海站18.0万人次,上海南站6.9万人次,上海虹桥站30.9万人次。据悉,当日铁路上海站客流主要集中在沪宁、沪杭、中原、湖北等地区。预计4月29日铁路上海站预计发送旅客将达到65万人次,或创发送量历史新高。
而65万人次这一纪录很快也被刷新。
据上观新闻报道,5月3日,铁路上海站迎来“五一”返程客流最高峰,预计到达旅客65.1万人次,其中上海站20.5万人次,上海南站6.1万人次,上海虹桥站38.5万人次。
放眼整个长三角地区,今年“五一”假期创下了单日发送旅客量371.1万人次的历史纪录。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继4月30日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365.5万人次、创下单日客发量历史新高后,5月1日,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371.1万人次,再创单日客发量历史新高。在连续两天刷新纪录之前,长三角铁路单日发客的客流纪录为2021年5月1日当天创下的365.2万人次,当时5月1日是假期首日。但今年“五一”假期首日长三角单日发客略低于预期水平,为355万人次。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说明今年错峰出行的趋势也比较明显。
连续刷新客流量历史纪录也成为今年“五一”假期多个高铁站点的“日常”。
比如,据花都广播电视台报道,自4月27日起至5月3日,广州北站共计发送旅客超13.5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加9.4万人次,增长329%,客流呈井喷式增长。
其中,继今年清明节日创旅客发送17291人的新高后,广州北站在“五一”小长假4天内频频创下历史新高。从单日发送旅客总量1.9万到2.2万,再到单日旅客到发量突破4万人次,高涨的出游热情带来了广州北站客流刷新历史记录三连跳。
与此同时,深圳北站也在今年“五一”假期连续两天打破单日旅客发送纪录。
从4月27日至5月2日,深圳铁路已发送旅客230.04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加48.23万人次,增长26.53%,深圳北站更是连续两天打破单日旅客发送纪录,多项数据连创新高。
其中,4月29日全天深圳北站发送旅客28.8万人次,年内第四次突破单日旅客发送量纪录;4月30日客流再度大幅度攀升,深圳北站建站运营12年来单日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30万大关,发送旅客31.3万人次,较今年春运创造的发送纪录增长12.3%,较2019年同期增幅达51%,到发旅客52.8万人次,均突破历史纪录。
而在被戏称为“宇宙第一站”的广州南站,也在5月3日迎来了到达旅客的历史新高。
5月3日,“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广州南站迎来返程客流最高峰,到发旅客81.4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37.8万人次,到达旅客43.6万人次,到达旅客突破了2023年1月27日原单日到达旅客43.05万人次的历史纪录。
标签:
- 全国迎来旅客“井喷式”出行 多地旅客客流量接连突破历史纪录
- 今年“五一”旅游为什么这么“热”?
- 每日消息!“五一”假期中国民航日均运输旅客同比增超5倍
- 芯片上“长”出原子级薄晶体管
- 黄山五月天:赏花踏春观云海 一切刚刚好(图)_热门
- 环球精选!诺安基金刘慧影:AI爆发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有双重积极影响
- 天天头条:推陈出新做文章!文旅主播带您“脑洞大开”逛故宫
- 世界热点评!节后返岗,如何做好健康调节?北京疾控:这份提醒送给您
- 预警!9省将现大到暴雨|全球聚看点
- 瑞士经济学教授:美国债务违约将破坏全球金融稳定_全球热头条
- “唐山铁矿透水事故”调查报告:县领导谎报,12具遗体被转移
- 2023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2.74亿人次 同比增长70.83%_全球速递
- 金融“及时雨”催生民营小微“新动能” ——农发行独山县支行950万元支持地方龙头企业发展
- 天天滚动:点燃消费热情 2023年原州区双品网购节暨“原州好物”促销活动正式启动
- 焦点热文: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再获“优良工地流动红旗”
- 焦点消息!将淖铁路全线接触网成功架设第一条接触线
- 美国政府突然宣布禁飞马斯克的星舰,原因曝光 观焦点
- 僵尸咖啡厅停服了吗_僵尸咖啡厅
- 世界新动态: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有效期是几年_干粉灭火器有效期规定是多长时间
- 全球观点:2023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每日测试题(05月04日)
- 刑事刑拘多久出来
- 每日观点:正泰电器:2022年营收净利双增,电子电器产品营收同比增60%|年报拆解
- 世界快看点丨开辟新赛道 塑造新动能
- 速读:四面环江!环岛公园开工!南宁这座岛屿,又有新变化!
- 韩国近年21万名未成年人确诊抑郁症焦虑症 其中高中生占比最高
- 日本研发面积更小的硅光子集成电路 可降低AI运行功耗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成为“新地标” 吸引大批游客驻足流连_当前头条
- 克宫遭袭后普京露面 与一州长举行工作会议
- 各地举办形式多样主题活动庆祝五四青年节:展示青年风采 凝聚奋进力量|全球即时
- 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马渡民歌翻新 唱出美好新生活》|环球快看
- 1 芯片上“长”出原子级薄晶体管
- 2 黄山五月天:赏花踏春观云海 一切刚刚好(图)_热门
- 3 环球精选!诺安基金刘慧影:AI爆发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有双重积极影响
- 4 天天头条:推陈出新做文章!文旅主播带您“脑洞大开”逛故宫
- 5 世界热点评!节后返岗,如何做好健康调节?北京疾控:这份提醒送给您
- 6 预警!9省将现大到暴雨|全球聚看点
- 7 瑞士经济学教授:美国债务违约将破坏全球金融稳定_全球热头条
- 8 “唐山铁矿透水事故”调查报告:县领导谎报,12具遗体被转移
- 9 全球观点:2023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每日测试题(05月04日)
- 10 出行请注意!5月6日起武汉4条公交线路及1个公交站点临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