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正式确诊为××”为何能火起来】最近互联网上流传了一个梗,“被正式确诊为××”。一个明确的出处大概是“西安人被正式确诊为沈眉庄”。一位西安市民表示,由于西安游客太多,自己和电视剧《甄嬛传》中的沈眉庄一样,已经不想出门了,准备窝在家里把外面让给外地游客。
类似的,如“北京人被正式确诊为哪吒”,北京最近持续高温,人们仿佛哪吒脚踩了风火轮去上班;“福建人正式被确诊为孙悟空”,也是因为高温,当地人仿佛孙悟空待在炼丹炉里;“广东人正式被确诊为依萍”,因为广东最近大雨和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里依萍要钱那天淋的雨一样大等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被正式确诊为××”的说法,算是一种比拟修辞,如果用得巧妙,确实能产生让人会心一笑的效果。比如说成哪吒,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人们完全可以脑补踩在地上脚底发烫的感觉。而且这在侧面上也体现流行文化的影响力,哪怕是多年前的影视剧,到现在人们还记得,还能拿出来做为公共知识进行遣词造句。
不过,也正如每创造一个网络梗,后面还要加一句解释,这或许也是它致命的地方——把简单的事物变复杂了,给交流无中生有地添加了一个脑回路。尤其是它还和本该简洁明了的天气状况相关,难免给人做作之感。仔细想想,有几个人可以马上想到“依萍”是在说什么呢?搞明白之后,会不会生出一声“不过如此又无可奈何”的叹息?
随着这句网络梗被大量使用,网上也出现很多逆反的情绪,“好好说句让人能懂的话不可以吗?”“玩一些无聊的梗还以为别人都喜欢”……相信,随着各类“确诊”被制造出来,类似的厌倦与不满也会越来越多。
其实,这不过是网络造词景观的一个案例罢了。网络总是不断地制造各种梗,但也会在热烈的狂欢之后,迅速进入衰退期乃至消失。这很常见,也几乎是每个网络梗必然的宿命,比如现在还有多少人会用此前流行的“挖呀挖”?
网络梗本身没有原罪,关键是舆论的偏爱与追逐,进行着高分贝、无脑化的重复与强调,这就难免让人厌倦。本质上是制造了一种拟态环境,这并非真实的生活空间,而是人为制造的话语系统,有人会感到低幼、无脑乃至矫情、肉麻,也丝毫不奇怪。
当然了,并不是说使用网络梗有什么问题,网络梗本身也是一种狂欢,是一种解构性的精神释放。只不过,当一个网络梗出现后,大大小小的舆论单元,从普通网友到机构账号,都如获至宝般蜂拥而上,这多少也从侧面反映了某种“贫瘠”——人们缺乏自我表达的方式和能力,只能在网络梗中捕获些许灵动。
就像此前的“挖呀挖”,起初是网友自发参与的玩梗,但随着一些带认证的政务新媒体也开始进场,反倒遭到了不少反弹和批评。这或许是公共理性的反思,玩梗本质上仍属于一种语言泡沫,不能全盘否定泡沫,但显然如果舆论完全围着网络梗来建构,至少是缺乏深度和韵味的,难以让人满意。
不知道“被确诊”的网络梗还会流行多久,或许还没有高温天气持续的时间久。就像酷热的天气期待降温,过热的网络文化有时也需要冷水浇头,理性和冷静,才能创造一些更持久的东西。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清波
标签:
- “被正式确诊为××”为何能火起来?网络梗过热反映表达的贫瘠
- 美女侏儒网红官宣结婚!和老公最萌身高差抢镜,靠自己实现逆袭
- 大锤晒照!李凯尔发博晒最新训练照:休赛期的磨练
- 北京中招录取日程公布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抵韩,被“骂”到改道
- 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赶赴湖北宜昌五峰山滑坡救援现场
- 女子在餐饮店食物投放不明物品致人送医,广州警方通报
- 地球之巅 珠峰顶部积雪厚度最新数据发布
- 《超能一家人》见面会现场欢笑不断,马丽常远魏翔加盟
- 12点可查!“5+2”区域中考第三批录取结束
- 假面骑士geats第43话,景和父母和沙罗刚复活就被暴徒杀害,猫爸跪在英寿面前祈求参赛
- 【魔嫁】从S2E12台词问题到魔嫁时间线考据
- 花满堂新手攻略 萌新入门指南 这三点你必须要学会
- 我的世界通用机械mod传送核心有什么用
- 郑州航空港城市设计面向全球征集创意
- 河南省开展民营企业专项调研显示 超八成民企发展平稳向好
- 聚焦重点领域 找准方法路径 全面提升河南超硬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
- 2023年西医学中医培训工作启动 计划再培训3.5万名“西学中”人才
- 河南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 近期高温为何如此“凶猛”
- 铁路2023上半年成绩单出炉:17.7亿人次乘火车出行
- 成都发布1361个科研助理岗位
- 天府机场单日起降航班首次突破1000架次
- 成德首例“一件事·跨域办”成功办理
- 超10万人报名四川“三支一扶”考试开考
- 刚刚,四川省2023年高考第一封录取通知书正式签发!
- 2020虚假诉讼行为有什么
- 高温、短时强降水与雷暴大风“混搭”
- 逆水寒手游废村探秘宝箱密码介绍
- 香港启动“乐聚维港嘉年华”活动
- 北京古建音乐季亮相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