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里最出色的,毫无疑问是范伟。
作为第二次与马思纯搭档,这次的养父一角,依旧具有极强的伤害性。
(相关资料图)
但这两次伤害,并不相同——这不只是剧本不同那么简单,更在于范伟用自己的表演,精准地找到了自己扮演的两个角色的差别之细微处。
尽管《第一炉香》口碑糟烂,但遮挡不住范伟在表演时,那个角色身上无处不在的精于算计——那是以皮肉生意做起点的,一举一动都带有强烈的性意味和生意经。
《第一炉香》(2020)
但《断·桥》不同。这个养父更阴鸷,但他更精于伪装。
甚至他在忏悔时,你以为那种恳求原谅的确发自内心。
但实际上,他下一秒就会痛下杀手。
狠吗?
当然!不然怎么会连环作案?
但是,他又在最后时刻无比怯懦。
《断·桥》(2022)
他此前口口声声说着“小瘪三,你不配跟我说话”,结果却苦苦哀求着大喊“兄弟,好兄弟我求你放了我”,嚎得比他干掉的任何一个人都惨。
这种妙处就是:即便走出电影院,你记不清其他演员的表演甚至是导演的故事,你都没办法忘掉范伟的表演。
是时候,聊一聊范伟,和他的表演了。
起于小品
POST WAVE FILM
“来,走两步,没病走两步”是范伟确定东北平民形象的奠基之作,也是赵本山小品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卖拐》之前,赵本山的包袱以东北语言为主;而在《卖拐》之后,赵本山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小品进入了戏剧冲突的范畴。
对于“脑袋大脖子粗”的范伟而言,《卖拐》则彻底捧红了这个已经上过五次春晚的男人,随后的《卖车》《功夫》,则奠定了他“本山黄金搭档”的地位。
小品《卖拐》(2001)
至此,他已经不再是那个专为给本山垫活的小透明了,他成了独当一面的“冷面笑匠”。
后来,范伟改了板寸,以一副憨傻直愣的形象示人。
这一招收到了奇效,虽然《刘老根》是“本山帝国”的奠基石,但不可否认的是,范伟和他的药匣子,才是全剧最大的受益者。
《刘老根》(2002)
在何庆魁原版的剧本里,药匣子的戏份并不多。
但范伟爱琢磨,又喜欢演戏,更钟情于和赵本山在片场即兴。
两人单独发展出了很多剧情,最后甚至单飞成片。
两部《刘老根》拍完,药匣子已经成了全剧不可或缺的人物。
而到了《马大帅》里,范伟的范德彪,拥有了更加显著的位置。
《马大帅》(2003)
很多人认为,范伟的表演比赵本山还要出色,这个水库浪子、东北第一狠人,成了本山世界里当仁不让的头牌。
凭借这个角色,范伟成了B站顶流,也撕开了东北的口子。
小人物列传
POST WAVE FILM
在以《不成问题的问题》拿到金马影帝后,有记者问范伟对于奖项的感想。
范伟回答称:“这一次,我演美了”。
《不成问题的问题》(2016)
范伟这人,混迹演艺圈,颇有些为难。
他生性拘谨,又爱好面子,很多时候,只肯委屈自己,又无法开口言说。
范伟擅长于塑造小人物,平民。
他普通的就像是街边的小商贩、只有丧事才露面远房亲戚、在时代的裹挟之下,他的坚持就像是无奈之中的边缘化。
《求求你,表扬我》(2005)
他不是中产阶级,又不是无业游民。
不合时宜的老实本分,是他的精神底色;迫不得已的软弱卑贱,是他的生存哲学;认死理般的执拗拧巴,则是他的性格特质。
从《求求你,表扬我》里的杨红旗,到《看车人的七月》里的杜红军,再到《耳朵大有福》里的王抗美,都是这样的角色。
时代的更迭,消解掉了他的信仰秩序;经济的发展,打败了他的精神自尊;生活的困顿,让他失掉了硬刚的底气。
卑微的活着,赔笑的守着,懦弱的看着,是这些角色的底层逻辑。
《耳朵大有福》(2008)
范伟的形象,完美贴合了这些人物,让他在“硬件”上独具优势。
此外,他的表演并不外化,他不是陈道明、姜文那种光芒四射的演员,他低到尘埃里,长在土地上。
在出演《芳香之旅》前,他为老崔这个角色写了上万字人物小传。
他戒掉了主食,刻意消瘦了自己的身形。
老崔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他是一个名声在外的劳动模范,却又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男性,在娶得娇妻之后,依旧无法证明自己内外兼修。
故而,这个角色又将他的“小人物序列”,向前推进了一步。
《芳香之旅》(2006)
生活里的范伟,其实一样是个小人物。
他不会喝酒,容易酒精过敏;他不愿成为焦点,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
因此,范伟放弃了在这一行成为呼风唤雨的人物,所以你很难在红毯、首映式等人头攒动的场合里,见到他的身影。
他宁愿扎实地去研究人物、考虑剧本。
这种慢节奏的工作方式,让范伟对人物、故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表演在他的掌控下,渐渐有了文学的丰韵度。
他说“电影允许微妙”。
这种微妙感延续到了《不成问题的问题》里,变成了丁务源主任的底色。
《不成问题的问题》(2016)
在接触梅峰前,范伟不无担忧,他不知道怎么才能把一个慢节奏的东西表现到位。
他对梅峰说:“这是一个静水流深的东西”,梅峰接招拆招:“我想把他拍成黑白的”。
一个暗示,一个明示,在创作中,范伟最钟情于这种默契。
最终,范伟拿出了一个精明的多面人的角色,迥异于他之前所饰演的那些小人物。
在农场里,他上下打点,左右逢源。
而这种“人精”背后所蕴藏的,又是典型的中国式的问题——
深谙人情世故,懂得溜须拍马,远远比务实肯干,更具上升的路径。
梅峰和范伟《不成问题的问题》的拍摄幕后
高级审丑
POST WAVE FILM
为范伟拿下14个表演提名与奖项的,是他的小人物序列;而让他深入群众的,则是那一系列以东北为背景的喜剧故事。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塑造人物的,喜剧也不例外。
真正的喜剧,并不只是二人转那样的招笑逗乐,更是在情节中塑造喜剧性格,用人物、事件和例外,来营造喜剧效果。
肢体残疾、鬼脸表情或者是下三滥的语言,的确也能都笑观众,但那些只是可笑性,而绝对不是喜剧性。
范伟曾说周星驰和卓别林,是自己在喜剧道路上的“榜样”。
他说:“我很喜欢卓别林,人家30年代用过的肢体语言和细节,太牛了。周星驰,我也越来越喜欢,他都在笑着讲述一个辛酸的故事,这是比较高的境界”。
《马戏团》(1928)
因此,他对人物,进行了严格的画像,做出了精准的设计:
药匣子是这样一个人,戴着瓜瓣帽、穿着蓝制服、扶着老花镜,他是农民,有有别于农民;
他有自己的小聪明、但又未能脱离自己的阶级;
狡黠之余自以为是,自作聪明之余又懦弱好色;
药匣子是一个半拉子的乡间文人,自学并没有让他真正开悟,却让他恃才傲物。
《刘老根》(2002)
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所产生的文化惯性,在他的身上一览无遗。
而《马大帅》中的范德彪,是另一种人物典型。
农民进城谋生,游走在城市主流和乡村故土之间。
绝大多数人,成为了建设的主力军。
但是,范伟却开发出了另一种人物模式。
他地位寒微却又大大咧咧;没有拳脚实力硬要拗黑社会老大人设;智商一般却心怀大事业的蓝图。范德彪的本质上是一个善良的好人。
范伟抓住了人物的这一底色,将其诠释得在可笑、可怜之外,还有几分可爱。
《马大帅》(2003)
而《卖拐》、《卖车》等小品中,范伟的受害者形象。
在表面上,是一个被人愚弄的傻瓜,智商不全,反应缓慢。
但范伟却按照正常人的思路来表演:那个角色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接受了几千年儒家教育之后,所催生出来的诚恳、善良的典范。
小品《卖拐》(2001)
不过,他忘记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苍蝇蝴蝶同在一片蓝天下,骗子遍布整个社会。
他愈发表现得真诚,就显得骗子愈发可恶,观众的笑声就愈发猛烈。
这笑声中,包含着同情、认可,以及对于迂腐的一丝怜悯。
范伟认为,审丑比审美更有力度。
就在其偶像卓别林的名作《凡尔杜先生》里,卓别林塑造了一个为了救自己的妻子,成了连环杀人犯的丈夫。
《凡尔杜先生》(1947)
他用一种善恶并举的方式,达到了鲁迅先生谓之的“美丑泯绝”的艺术造诣。
而反观范伟种种喜剧角色,不得不说,他早已在自己的表演中,实践了“高级审丑”这一艺术目标。
标签:
- 世界观焦点:还记得比尔盖茨前妻梅琳达吗?有新男友了
- 一如年少模样
- 衢州风华学校教师宋晴斩获省级比赛一等奖
- 阿根廷队将与阿联酋队进行一场友谊赛后前往卡塔尔
- 卡塔尔世界杯各队大名单全出炉 我们总结了5个“最”
- 世界消息!北京唯一“五线换乘”枢纽!丽泽城市航站楼交通枢纽获批
- 全球新动态:美国今年流感季已致1300人死亡 专家呼吁民众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 天天快播:世界首个唾液孕检试剂盒即将上市
- 天天滚动:今年以来我国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45项 创历史新高
- 热点聚焦:北京朝阳:继续增加核酸检测点位和通道,优化点位布局
- 美国登月火箭终于发射升空 执行“阿耳忒弥斯1号”任务
- 看热讯:10月民航客运数据发布 主要运营指标同比下滑
- 世界热资讯!绿色菜单引领餐厅低碳消费新风尚
- 燕麦奶不等于燕麦加牛奶
- 四川省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活动走进遂宁
- 今日关注:北京新增感染者中,147例为隔离观察人员,涉及13区
- 全球播报:贵州大方:非遗传人高光友获“贵州工匠”称号
- 世界通讯!用包裹着火焰的诗句,抚平时光的皱纹|“娜夜诗选”首发
- 2000千克是多少吨?1吨等于多少磅?
- 含“相接”的成语有哪些?人山人海出自哪里?
- 描写潮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闷雷滚动近义词都在这儿!
- 中国最吓人的一本古籍是什么?为什么现在中医不学本草纲目?
- (V面日报11.15)彩虹酱哇、鈴宮鈴、阿萨获涨粉、营收、人气榜榜首
- 干燥剂怎么重复利用?与压片型干燥剂类似的干燥剂有哪些?
- 世界微资讯!疫情午报|31省区市昨日新增1.9万余例,详情汇总
- 环球今日讯!国内旅游市场再迎利好 出行信心恢复仍需时间
- 焦点精选!2022“阅读北京·十佳优读空间”评选结果出炉
- 全球新资讯:衢江区“一库一策”动态清零病险水库
- 世界热文:安化县退休交警给村民送头盔
- 每日热文:衢州“乌引”建设高速互联“智能引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