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世界视讯!陕西东汉墓葬考古发现有刻铭铺地砖

发稿时间:2022-08-09 15:58:45 来源: 腾讯网


【资料图】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配合项目基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9年对项目用地发现的6座东汉砖券多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取得了丰富的考古收获,为研究东汉时期墓葬营建、家族丛葬及随葬用器等丧礼制度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6座墓葬大小形制基本相同,全长17.05~24.2米不等,深4.55~6.2米。墓葬结构皆系长斜坡墓道,墓道两侧壁带有单重或双重台阶,墓室以砖砌“前堂后室”或带左、右侧室为主,整体平面多似“十”字形。现存券顶和部分砖墙毁塌,部分可能因盗洞盗扰。葬具人骨也基本不存,仅少量残颅骨、肢骨或棺钉位于后室或侧室。除M1位于墓地最东北处外,其余墓葬均集中分布于墓地西北部,以墓葬方向不同可以分为三组,其中M1和M4坐北朝南,M5坐东朝西,M2、M3和M6坐西朝东。根据墓葬形制、模型明器和陶动物组合及随葬品特征初步判断,这6座墓葬系东汉中早期家族丛葬墓地,虽遭盗扰破坏,但仍出土有陶、石、铜等质地文物140余件组。

考古人员介绍,这次发掘最重要发现是在M6侧室11块有刻铭铺地砖,砖背刻铭在汉墓发掘中少见,对于研究东汉晚期墓葬的葬制葬俗等具有重要意义。刻铭内容有“永元三年”“永元四年”“龙门伊阙”“……事不发……灭绝人……利长……不……亲”“王侯以下……散而灭官……骨……此地奉天守……移位”“弟”“不过前……”“陵存恤弟守陵存血弟尊存血”“大……大”“斗二升半”及龙纹等图案,字体隶、行、草书兼有。

在汉代墓葬中不论是墓壁中还是随葬器物中,经常会出现跟龙有关的纹饰或器物。此次发现的龙纹形象似腾飞捕猎状,身体呈细长弯曲的蛇形,嘴大张,整体造型简洁明快,生动活泼且动感十足。

其中,M3有南、北两侧室,墓葬水平长约24.2米,墓道开口距现地表深约0.65米,墓底距现地表深约5.3米。甬道顶中部圆形盗洞直径约0.8米,开口于扰土层下,竖直向下穿透甬道顶进入墓室施盗。随葬品有数件陶碟、铜环首刀(柄)、铜钱及骨饰等数件随葬品。其中南侧室出土一件灰陶朱书镇墓解除瓶保存完整,翻在地上口朝东,瓶内淤土夹杂一块白色碎石,其应属刻意放置,疑为瓶身朱书所谓的“精石”。

M3南侧室出土的一件灰陶朱书镇墓解除瓶

据考古人员介绍,所谓“精石”,是道教用来镇压鬼怪邪魅所用之物。信仰道教思想的古人认为,死人不仅也有生命,还可能反过来侵害活人。所以既要压制它,也要解除它。而解除的办法就是告诉它,已经把你所有的侵害解除了,生人和死人相隔,不要来侵害我。所以瓶子上的文字叫朱书解除文,瓶子就叫朱书解除瓶。

根据报道,2021年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街道成任村东南发掘了一处东汉晚期家族墓地,这处家族墓地包括六座墓葬。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品情况,发掘者判断墓主人应属东汉安陵县或长安县的中级官员或地主,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经济实力。其中,在有“延熹元年”纪年的M3019中,部分随葬陶器内装有各类天然及人工炼制的矿物,很可能是道教所谓的“五精石”。

综合自媒体报道

标签: 陕西东汉墓葬考古发现有刻铭铺地砖 陕西省考古研究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