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全球观察:大过卦·余秀华和杨振宁各自的“枯杨”婚姻

发稿时间:2022-08-21 19:55:27 来源: 腾讯网

大过卦䷛·余秀华和杨振宁各自的“枯杨”婚姻

【提要】:“大”也通“太”,大过卦主要探讨了“过与不过”的界限问题,在一定的界限内,要保持中正,不要随意越界。但如果真的越界,就要一越到底,即教员说的“矫枉必须过正”,不然就会有灭顶之凶。

大过卦的每一爻都在阐述界限的太过与不及,初六爻讲述了平常朴素的重要与不重要,九二与九五阐述了所图与不所图的两种婚姻关系,九三与九四阐述了德与才之间的关系,上六阐述了越界与不越界之间的辩证关系。


(资料图)

总而言之,初六爻至九五爻主要针对普通大众而言,上六爻主要针对“数风流人物”而言。

【卦辞】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周易·序卦传》: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

《周易·杂卦传》:大过者,颠也。

栋桡:屋梁脆弱曲折。喻形势危急。

栋:《说文》:栋,极也。屋内至中至高之处曰栋,俗谓之正梁。

桡:《说文》:桡,曲木。

过:“過”本义是走过,经过。骨去肉后成“冎”(读guǎ);下边是表示脚趾的“止”。

小过卦中小为谦德,过为反省,而大过卦中大为骄纵,过为过失。

过的本意为走,但深究其字形含义,其足的前面为一堆枯骨,予人警示,“大”为大大迈过这一步,如果涉过太深,就有灭顶之灾,有时候生与死,成与败只在一念之间。

【彖辞】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为什么“大”即是过呢?我们依然可以从“过”的字形来理解,由于步子太大,或者由于性格大意、骄傲恣肆造成步子迈得太大,所以大是过的原因,过是大的结果,所以“大者过也”。

栋为一物之梁,为木之本,其形最正最直,桡为一木之末,为最弯最曲。因此说“栋桡,木末弱也”这里其实省略了,当是“本强末弱”。

大过卦和之前讲的颐卦一样,均为镜像图形,二者互为错卦,所不同的是颐卦是阴爻向内外走,

而大过则是四个阳爻集中在中间,上下的阴爻向中心靠拢,四个阳爻就好像火车从阴爻中间穿过,故《易经》用“刚过而中”来形容。

“巽而说行”,大过卦由上兑下巽组成,兑为泽,有润下的趋势,巽为风,有向上吹的趋势,因此说“巽而说行”,

“说”就是兑,有喜悦的意思,因为四个阳爻在中间使得大过卦的互卦为乾卦,有天行健的乾德,《易经》形容为快乐的前往,故“利有攸往,乃亨”。

从卦的方向来看,阳主升,阴主降,所以两个阴爻就像夹心饼干,将阳爻的运动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一旦阳越过了顶爻,即称之为大过,栋变为桡,亨变为凶。

【象辞】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大过卦为上兑下巽,兑为泽,巽除了表风,也能表木,学中医的都知道,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厥阴风木,风和木在中医的时空观里只是天气和地气的不同,本质没有区别。

从五行生克的角度角度来说,水是生木的,任何植物的生长都需要水的滋养,不过水太过,也能导致水土流失,造成植物死亡。

所以我们自古就讲“过犹不及”。正如中医中肾水太过一样会导致冲脉上逆形成奔豚证,故曰“泽灭木”。

笔者多次提到,看《易经》一定要学会从无字处看书,从阴阳辩证的角度来看,既然提到“无惧”那就一定会有惧的地方,既然提到“无闷”就一定会有“闷”的地方,《庄子·齐物论》中讲“一与言为二”就是这个意思。

君子在什么情况下无惧无闷呢?《易经》说在独立和遁世的情况下,其实也就是上文中所说在四个阳爻范围内。

比如美国虽然有种族歧视,但在美国的唐人街你就可以无惧,因为大家都是“阳爻”聚在一起,处于这个界限内“遁世”也就不会感到有压迫,空气就也是相对新鲜的。

这个界限明面上取决于政,实际上取决于自己,就如果内心狭小,地球也是个牢笼,因此要探索宇宙;如果内心宇宏,哪怕是牢房也能自在梦蝶。

【爻辞】

善加利用“普通”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藉:踩;践踏。欺负;欺凌。草垫子垫凭借;依靠借;借给。如果;假使。

白茅:亦名“白茆”,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

藉用白茅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白茅是古代常用物品,价格虽然低贱,但就好像手纸一样,不能离开须臾。

这里可以理解为凭借白茅,也可以理解为踩用白茅,也可以理解为用白茅作垫子,也可以理解为暂时借用白茅。

一字虽然多意但其内涵相同,这也是笔者一再强调的一个点——读经典不能死抠字,要从整体来入手,能够得其意而忘其形。

初六作为阴爻,它的本身趋性就向下,初六与上六的不同在于初六是辅助,而上六是限制,初六作为基石帮助阳爻上升,故曰“柔在下也”。

从阳爻的角度来看,要想“利有攸往”就要学会利用与尊重平常而又不起眼的“白茅”,

孔子说“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虽然白茅很平常,但善加利用也可以变得很重要,所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才是六经皆为我注脚的含义。

陪伴关系——杨振宁

九二,枯杨生稊(ti),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稊:一种形状似稗的野草,果实像小米

女妻:年少之妻

相与:相处,交往

杨者扬也,寓意着欣欣向荣,稊是一种野草,在枯树的周围生长出了野草说明整个大环境是处于生发的状态,

至于杨树到底是枯萎还是枯死其实并不重要,我们只需要知道枯树代指老夫。稊代表女妻就好了。

老夫虽然得女妻子,但女妻实际上是像长在胡杨边上的草,起着点缀与陪伴的作用,因此《易经》说“相与”也。

不管野草繁茂与否,老树依旧在那,不管老树枯荣与否,野草依旧在那,彼此相互之间有的只是陪伴,因此无不利。

这里并没有男女不平等对待,只是古代重要官职以男性居多,且又没有退休之说,

故老夫在年纪大后,多行动不便,通常都会再纳一位年轻女子来服侍照顾起居生活,彼此并没有夫妻之实,

这让笔者想到了杨振宁先生与其翁帆夫人女士之间的婚姻,二者都属于学者,有着共同的爱好,

开始于信件与书信的往来,升华于学术上的交流与分享,结果于仰慕转变为爱慕。

这样的关系决定了前者选择了继续扎根学术,后者选择了默默地陪伴,因此有了长达20年的陪伴与继续。

“中”的气节

九三,栋桡,凶。

《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可以:表示有某种用途

由九四可知,栋桡主要以桡为意,栋不作主要意思,桡是指弯曲的木材,在房屋建筑方面,不管是主梁也好,还是辅梁,都不可以用桡作为建筑材料。

栋作为一个房子的主梁,就好像我们的脊柱,就好像国家的下一代,就好像我们个人的品行,容不得半点弯曲,

“中”字在书法中,中间的“匡”可方可圆,但那一竖一定是笔直的,因为它象征着中正的品行,以及中华民族的气节。

竹可焚而不可改其节,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

有才无德的势头正在崛起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栋隆:屋栋高大隆起,后用以比喻能担负重任。

九四爻是一种反写,先说一棵粗大的栋梁是吉的,但是笔锋一转,马上又说,如果有弯曲的地方那就是“吝”。

《象》在下面补充道:“其吉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弯曲,而不是粗隆”,也就是说判断栋梁凶吉与否的首要标准依然是“中正”,

“隆”可以算是如虎添翼,但不能用来判断吉的标准。九三为体,九四为用,看到弯的木材与直的木材,没人会做出错误的抉择,

但一旦木材弯而粗隆的时候,有人就开始动歪心思了,换句话说,社会上没有人会亲邪恶正,但一旦利益趋势,这种观念就开始动摇了,

其根本原因,还是出在个人的德行培养上。曾国藩就曾说:

“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为质。有其质而傅以他长,斯为可贵。无其质而长处亦不足恃。甘受和,白受彩,古人所谓无本不立,意或在此。”

人以质朴、踏实、清廉、耿介为本,有此四者,则如甘味能调和五味,如白纸能画五色,无此四者,则虽纵天才亦不可重用。

现在的择人才标准,就多以学历定高低,这种扭曲的价值取向,已经完全影响了学校的培养模式,以成绩划分学生的高低贵贱,

而所谓的德行,变成了西方的一张张量表,“你看见有人摔倒了怎么办?A扶他起来B请求帮助C直接走掉D踹他一脚”,这本质上是智商量表,不是德育量表。

其实我们的德育完全可以更加的丰富多彩,一方面,在文字上有《孝经》、《醒世恒言》等好的故事可以讲给学生,一方面可以举办类似“孔融让梨”这样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

笔者儿时一次上课时,教室门口的一个条凳倒了,大家为了回到座位都没有去理会,而是直接跨过去,有一位同学就主动弯腰把条凳扶正,

当时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看到这个事后,放弃了原有的课程安排,以此为例给我们讲述了“从小事做起”和“为大家”的重要性,笔者至今难忘。

如果不把“有它吝”的底线思维继续坚持下去,“栋隆吉”这样的价值观就会越来越盛行,

近几年出现的高校老师道德败坏事件已经是苗头了,背后暗藏的,就隆桡之争,大家不可不慎,不可不防。

所图关系——余秀华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士夫:年轻有学士的男子。

誉:称赞;欢乐。

九五又回到了枯杨上面,之前讲颐卦的时候,就跟大家解析过颐卦是镜像对称图形,因此以内外卦为分界线,在爻辞中频繁出现了爻辞相同却吉凶不同的词汇,

这里也是一样,由于大过卦镜像对称,所以出现了九二与九五,九三与九四爻辞皆对称的现象。

只是九五与九二的不同之处在于,九二是在树旁长的杂草,而九五是在树本身长出来花。

九二的树与草只是陪伴关系,任你青我荣都不影响,而九五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易经》用老妇和年轻男子来作了比喻,由于古代的妇女较少接受文化教育,加上社会地位不高,因此一般不会在年老时另寻一个年轻男子,找一个丫鬟倒是常有其事。

其实这就和现在护士女多男少的道理一样,一方面女生心细,另一方面,面对男女患者不会像男生那么尴尬,

直到现在仍有部分女同志比较排斥由男性护士或大夫对自己隐私类疾病进行询问与治疗。

对于青年男子而言,对方既没有社会地位,也没有学识,年龄又不相符,那么彼此之间到底是什么需要?答案不言而喻。

因此《易经》说“何可久也”“亦可丑也”,这种各取所需的关系一方面不可长久,一方面是由于利益的驱使,没有感情在其中,是丑恶的。

笔者想起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余秀华事件,在她结婚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网上充满了各种猜测和担心,有的人担心他图我的名气和钱财,有的人说我又老又丑配不上他等等。

其实,关系的本质,任何两性关系的本质就是有所图,哪怕是门当户对的两个青年男女,也是有所图的,

一个图他的青春,一个图她的美貌,这就是两性关系的本质。如果说你一无所有,你没有东西被别人去惦记企图,那你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我觉得我们两个现阶段在一起,非常幸福和开心,这对于我们两个都是一种愉快的关系,

如果有一天他嫌弃我和我分手了,我也会成全他,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的意义,要大于爱情所带来的意义。”

此话一出,一时间“硬核”“通透”“成熟”“人间清醒”的标签纷至沓来,这段话后面说得没有问题,只是最开始的逻辑起点错了,

“枯杨生华”通常都是不可长也,最坏是丑也,最好也不过是无咎无誉。可惜二人最终未能取上得中,只落了个丑字。

老子讲“以无为而无所不为”,一旦有所为就势必难以为,此为定理,也为中华文化的精要,西方文化的“自由”思想固然难以理解。

忍将夙愿,付与东流——顶层思想

上六,过渉灭顶,凶。无咎。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灭顶:水没过头顶,多指淹死

上六即是四个阳爻的最后限制,一旦触及到了上六,就有灭顶之灾,但为什么《易经》又说无咎呢?

有一部美剧叫《西部世界》,讲述的是未来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人类创造出了和人类一样具有感情与学习能力的仿真机器人,

一家公司把这些机器人投放到一个模拟小镇,构成了一个迷你社会,玩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进入到这个小镇,去体验不同的游戏模式,

但有一天其中一个机器人突然觉醒,发现身处的世界是一个假世界,最终决定带领机器人逃出这片虚拟世界的故事。

其实我们身处的世界又何曾真实呢?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东方眼中的印度,印度眼中的朝鲜,均各有不同,不曾真切。

真相究竟是什么?

又臂如大亨们开发出来的游戏还有各色的综艺节目其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自隋唐以来的开科取士八股文真的是为了选取人才吗?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2020年北航图书馆大学生借阅排行榜的第一位是《教员选》,年轻人们在好奇什么?又在寻找一个什么样的答案?

很多问题都不能细想,因为已经触及到了上六的界限,当你想要去触及那些秘密时,就一定会有危险,但跨过危险过后呢?是福还是祸,谁也说不准,毕竟有人成功了。

我们开头所讲的“過”,虽然前面是一堆枯骨,并没有说不能过,只是多数人没有那个能力与胆量过,如果贸然跨过,势必是凶险的。

当年忠贞为国筹,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标签: 大过卦余秀华和杨振宁各自的枯杨婚姻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