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邢妍妍
近来,“看展式社交”颇受年轻人的喜爱。约上三五好友,打卡创意展览,年轻人们不仅能欣赏到潮流前卫的艺术,来一场美的熏陶,还能再交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相关资料图)
有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000场,接待观众近8亿人次,其中青少年群体是主要人群。今年1月至5月,最受欢迎景区前10类中,博物馆、展览馆排在第4位,95后预定博物馆订单的占比达到25%。“文博游”持续走热,由此而来的“看展式社交”也正在成为年轻人乐于接受的社交方式之一。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当代年轻人群体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无论对自身,还是对周边的生活,都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热衷于“看展式社交”,也代表着他们越来越愿意抛掉手机和电脑的桎梏,去近距离直观地感受美、欣赏美、探讨美,并在放松自己的过程中接受文化的滋养,提升对美的鉴赏力。
无论是颇具叙事性的主题IP展,还是能领略传统文化的文创艺术展,抑或是将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沉浸式视觉展,都能让年轻人找到契合自己的兴趣点。于是,他们三三两两前去拍照打卡,发布社交动态,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探寻展览背后的文化魅力。
浙江乌镇“步履环境”粮仓艺术展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这种静下来的展览阅读模式,或许也提供了一个网络媒体下的年轻群体社交新样本。比起被外界灌输艺术是什么,年轻人更青睐率真直观地去探索和发现。这群在情绪消费和社交需求推动下的年轻拥趸者们,正在通过看展,将日常积压的情绪释放,提升对自身生命和价值的感受力,也为社交新体验找到了落脚之处。
可以说,博物馆本身就自带传播知识、开阔视野以及陶冶情操的功能,而它作为社交场所的社会价值也正在被逐渐认可,不过这也对线下展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摆脱简单的陈列和粗放式的文化灌溉,真正将艺术、设计、历史等多元文化融入展品,让更多人爱上沉浸式观展,或许应该是这个话题下更为宏观的公共意义。
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而无论是此前曾被广泛讨论过的露营社交、滑板社交、剧本杀社交,还是当下正在“火出圈”的看展式社交,都是年轻人基于自身兴趣爱好构建起的一种新型社交体系。这些有趣的新方式,彰显着年轻人无限的活力,也在阐述着他们对于更舒适、更美好生活的理解。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说,年轻人本身也就该像这样勇于探索,勇于去捕捉更多艺术的美、生活的美。因为年轻人们的追求和喜好,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且,相信随着人们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和美感的提升,也还会出现更多新鲜又时尚的社交流行方式。
热点视频推荐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文字:邢妍妍
图片:新华网
朗诵:王茜
责编:王远方
编辑:邢妍妍 孙小婷
- 衢州风华学校教师宋晴斩获省级比赛一等奖
- 阿根廷队将与阿联酋队进行一场友谊赛后前往卡塔尔
- 卡塔尔世界杯各队大名单全出炉 我们总结了5个“最”
- 世界消息!北京唯一“五线换乘”枢纽!丽泽城市航站楼交通枢纽获批
- 全球新动态:美国今年流感季已致1300人死亡 专家呼吁民众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 天天快播:世界首个唾液孕检试剂盒即将上市
- 天天滚动:今年以来我国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45项 创历史新高
- 热点聚焦:北京朝阳:继续增加核酸检测点位和通道,优化点位布局
- 美国登月火箭终于发射升空 执行“阿耳忒弥斯1号”任务
- 看热讯:10月民航客运数据发布 主要运营指标同比下滑
- 世界热资讯!绿色菜单引领餐厅低碳消费新风尚
- 燕麦奶不等于燕麦加牛奶
- 四川省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活动走进遂宁
- 今日关注:北京新增感染者中,147例为隔离观察人员,涉及13区
- 全球播报:贵州大方:非遗传人高光友获“贵州工匠”称号
- 世界通讯!用包裹着火焰的诗句,抚平时光的皱纹|“娜夜诗选”首发
- 2000千克是多少吨?1吨等于多少磅?
- 含“相接”的成语有哪些?人山人海出自哪里?
- 描写潮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闷雷滚动近义词都在这儿!
- 中国最吓人的一本古籍是什么?为什么现在中医不学本草纲目?
- (V面日报11.15)彩虹酱哇、鈴宮鈴、阿萨获涨粉、营收、人气榜榜首
- 干燥剂怎么重复利用?与压片型干燥剂类似的干燥剂有哪些?
- 世界微资讯!疫情午报|31省区市昨日新增1.9万余例,详情汇总
- 环球今日讯!国内旅游市场再迎利好 出行信心恢复仍需时间
- 焦点精选!2022“阅读北京·十佳优读空间”评选结果出炉
- 全球新资讯:衢江区“一库一策”动态清零病险水库
- 世界热文:安化县退休交警给村民送头盔
- 每日热文:衢州“乌引”建设高速互联“智能引水网”
- 速读:黄山风景区探索"信用游" 能否成旅游业趋势?
- WTA发布明年1至8月赛历 澳网农历春节期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