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环球关注:词语的形象色彩

发稿时间:2022-08-22 05:53:43 来源: 腾讯网


(资料图片)

摘自刘叔新《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

一个词语除了代表某种对象的抽象意义之外,如果又含有表现这对象的形象色彩,自然会使对象十分清楚明确,使人们能通过这词语很好地把握对象和交流认识。这是为什么会有比喻的转义、形象的成语以及生动别致的内部形式不断产生的重要原因。比方,说“发展的最高点”,虽然可以,但用“顶峰”来代替这个说法,同样的对象就表示得很具体、明白,使人容易懂得它“最高、最完美的阶段”和“较难达到”的性质。又如语言中已有“恶毒”一词,意思有点平淡和抽象,于是另创造出成语“蛇口蜂针”,把狠毒害人的特点具体表现了出来。语言中指一种花的“杜鹃”,内部形式(有个典故)已变得不很明白,表意变得抽象,因而有借助内部形式而作形象展现的“映山红”的出现。许多时候,形象的反映是词语清楚指明对象的极其重要的手段。比方,不少动植物往往需应用这种手段来命名,以利于识别。例如“狮头鹅”、“扇尾鸽”、“猫头鹰”、“丹顶鹤”、“斑马”、“长颈鹿”、“眼镜蛇”、“羊胡子”、“狗尾草”、“剑麻”、“蛇瓜”、“发菜”等等,就是这样命名的。许多风景名胜也需要形象地命名,以具体标明特色而引人入胜。如杭州的“柳浪闻莺”、“三潭印月”、“花港观鱼”,泰山的“壶中阁”、“南天门”,广州的“白云松涛”、“双桥烟雨”等,都给人提供了风光绮丽的画面。义如红,绿、黄、蓝、紫等颜色,各有不少色调不同的种类,要很好地一一标明这些细分的颜色,不利用形象的命名方式是难以做到的。以各种红色来说,就需有借物状色的“桃红”、“桔红”、“玫瑰红”、“石榴红”、“玛瑙红”、“金鱼红”、“砖红”等等。

相关阅读

标签: 词语的形象色彩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