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问天的智慧。
(资料图片)
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春耕、夏耘、秋收和冬藏,科学巧妙地结合,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
人与自然、人与万物和谐共处,这是中国人独特的时间美学,也是最朴素的中国式浪漫。
八月将末,三伏已尽。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来了。
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里,“处”是停止、隐退的意思,表示暑热之气到此结束。人们开始摆脱夏季的炎热,准备迎接凉爽的秋天。“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在诗人苏泂笔下的处暑,是千金都买不来的凉爽。
俗话说,“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俗话又说,“一场秋雨一场凉。”近几日好多兰州人都是从清晨的秋雷声中醒来,一场场雨水带走了夏日的高温,北方特有的秋高气爽也在每一个微凉的清晨有了模样。
处暑有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鹰自此时起感受到了秋天的肃气,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但人们发现,鹰常常将把所猎之物码放在一起,“杀鸟而不即食,如祭然”,就像是人们将各种美食先供奉给神灵和先祖的祭祀一般,古人将这种现象称为“示有先”。
二候,天地始肃。天地始肃,指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萧肃之意。
三候,禾乃登。“禾”指的是黍、稷、稻、梁等谷物的总称,“登”是成熟的意思,“禾乃登”,泛指谷物开始成熟,但这个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作物都成熟了。“禾乃登”特指江山社稷的“稷”,作为五谷之首,在处暑时节率先成熟。
二十四节气即是古人问天的智慧,那么,在博物馆里也有很多和节气相关的“宝贝”。
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祭拜先祖等。
现收藏于兰州市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清代苏氏祖先堂,就是处暑节气祭拜先祖习俗的实物例证。苏氏祖先堂是兰州民居样式建筑模型。摆放祖先堂的供桌阔2.15米、宽1.17米,高0.85米。模型为古代高台建筑,整座建筑坐于须弥座高台上,明间筑台阶五级,拾级而上即登高台。建筑制式为五架梁悬山带出檐,面阔为破五间2.1米、进深0.9米、高1.4米。双坡筒瓦顶,明柱檐廊。台阶、须弥座均设栏板,平板枋上施七踩品字科斗拱九攒。额枋间饰荷叶隔架墩,柱间饰雀替。明间檐柱挂对联一副及横批一块,惜字已不辩。整座模型全木制作,精巧玲珑,特别是斗拱分件,完全仿真制作。
处暑,这时不再有盛大的花事,取而代之的是即将层林渐染的秋景,是开始欣赏大自然有关季节变化的奇妙。
总策划丨刘世才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言文 文/视频
图片由兰州市博物馆提供
编辑丨包学枫
标签: 二十四节气历尽三伏热 天凉好个秋
- 衢州风华学校教师宋晴斩获省级比赛一等奖
- 阿根廷队将与阿联酋队进行一场友谊赛后前往卡塔尔
- 卡塔尔世界杯各队大名单全出炉 我们总结了5个“最”
- 世界消息!北京唯一“五线换乘”枢纽!丽泽城市航站楼交通枢纽获批
- 全球新动态:美国今年流感季已致1300人死亡 专家呼吁民众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 天天快播:世界首个唾液孕检试剂盒即将上市
- 天天滚动:今年以来我国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45项 创历史新高
- 热点聚焦:北京朝阳:继续增加核酸检测点位和通道,优化点位布局
- 美国登月火箭终于发射升空 执行“阿耳忒弥斯1号”任务
- 看热讯:10月民航客运数据发布 主要运营指标同比下滑
- 世界热资讯!绿色菜单引领餐厅低碳消费新风尚
- 燕麦奶不等于燕麦加牛奶
- 四川省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活动走进遂宁
- 今日关注:北京新增感染者中,147例为隔离观察人员,涉及13区
- 全球播报:贵州大方:非遗传人高光友获“贵州工匠”称号
- 世界通讯!用包裹着火焰的诗句,抚平时光的皱纹|“娜夜诗选”首发
- 2000千克是多少吨?1吨等于多少磅?
- 含“相接”的成语有哪些?人山人海出自哪里?
- 描写潮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闷雷滚动近义词都在这儿!
- 中国最吓人的一本古籍是什么?为什么现在中医不学本草纲目?
- (V面日报11.15)彩虹酱哇、鈴宮鈴、阿萨获涨粉、营收、人气榜榜首
- 干燥剂怎么重复利用?与压片型干燥剂类似的干燥剂有哪些?
- 世界微资讯!疫情午报|31省区市昨日新增1.9万余例,详情汇总
- 环球今日讯!国内旅游市场再迎利好 出行信心恢复仍需时间
- 焦点精选!2022“阅读北京·十佳优读空间”评选结果出炉
- 全球新资讯:衢江区“一库一策”动态清零病险水库
- 世界热文:安化县退休交警给村民送头盔
- 每日热文:衢州“乌引”建设高速互联“智能引水网”
- 速读:黄山风景区探索"信用游" 能否成旅游业趋势?
- WTA发布明年1至8月赛历 澳网农历春节期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