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环球最资讯丨一路跋涉,举家投来的杜甫对成都的第一印象是?

发稿时间:2022-08-23 21:01:46 来源: 腾讯网

红星新闻网8月23日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一日,杜甫举家从同谷出发,艰难跋涉,在年底到达成都。途中,杜甫写了12首纪行组诗,最后一首便是《成都府》,诗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杜甫草堂

这首诗真实地描绘了诗人初到成都时喜忧交错的思想感情。语言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然情感深挚,字字皆从肺腑流出。诗中直接描绘成都的句子有:“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这城市中高楼林立,虽寒冬腊月树木依旧苍苍;这大都市里人声鼎沸啊,歌舞升平吹拉弹唱。诗人经长途跋涉,来到了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看到成都的美丽与繁荣,想到自己今后便要在此定居生活,其喜悦之情不言而喻;想起王粲《登楼赋》中“虽信美而非吾土”的思乡之句,看到黄昏天黑后鸟雀各归其巢,而自己却因中原扰攘、战乱未息,致使有家难归,其忧伤之情又如在目前。

杜甫诗歌的抒情,往往不是直白地表明自己的爱憎和喜怒哀乐之情,而是用“移情”的手法来间接而婉转地表达,这也是“李杜”诗歌间最大的不同。这首诗中的山川、日月、城郭、原野、星空等等景物,都带有作者的情感。正如胡应麟论及《古诗十九首》时所言 :“蓄神奇于温厚,寓感怆于和平。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篇不可句摘,句不可字求。”(《诗薮》)验之于杜甫此诗,可谓若合符节。(参考文献:杨玉华著《成都最美古诗词100首详注精评》,成都时代出版社)

◇人人爱读书,期期有彩蛋◇关注成都手机报官方微博,可参与“书香成都”赠书活动。本期主题:成都,算不算得上杜甫的第二故乡?欢迎你来侃。我们将从精彩留言中抽取幸运读者,送上好书一册。

(本文来源:成都手机报)

标签: 一路跋涉 举家投来的杜甫对成都的第一印象是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