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全球简讯:深化对口支援 共叙山海情深——浙江省对口支援壤塘县浙川文化产业园见闻

发稿时间:2022-08-25 17:03:48 来源: 腾讯网

深化对口支援 共叙山海情深

--浙江省对口支援壤塘县浙川文化产业园见闻


(资料图)

藏陶制作

“红陶选用壤塘县本地泥土,在传统烧制方法基础上,运用江西景德镇烧陶技艺。”8月16日,在壤塘县中壤塘镇浙川文化产业园壤巴拉藏式陶艺传习所,藏族女孩索朗卓玛正在烧制陶器。

得益于对口支援政策,壤巴拉藏式陶艺传习所学员被派去江西省景德镇市、江苏省宜兴市交流学习。学成归来,学员们在传统藏陶上融合运用景德镇等地的技艺,还将唐卡绘画和陶艺结合,形成了可定制的壤巴拉藏陶产品。

据悉,浙川文化产业园占地8.3万平方米,由浙江省累计支援2850万元建设,着力打造以非遗文化传承和创作为核心,集对外分享展示、文化艺术学术交流和艺术品线上线下流通、特色文化原乡居游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包括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传习中心、村民活动中心、非遗展示中心、非遗交流中心4个中心。

藏陶成品展示

非遗传承促增收

8月18日,在浙川文化产业园核心区域——壤巴拉传习创业园传习中心,色青穿梭于各个非遗传习所。色青来自中壤塘镇布康木达村,今年23岁的她已是传习中心的“老前辈”了。

“我学的藏毯专业,来传习中心5年了。”色青是传习中心的第一批学员,如今她已是传习中心藏毯传习班的班主任,给学员们教授藏毯技艺,每月保底工资3000元。色青精通藏汉双语,经常代表传习中心接待游客,为游客做讲解。

“浙川文化产业园于2016年开始打造,2020年正式对外开放。” 浙江省援川干部、壤塘县委常委、副县长吴松泉告诉记者,壤塘县致力于将浙川文化产业园打造成为集非遗研究、学习、生产、创业、展示、销售、体验、生活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型产业园区。

据悉,目前,浙川文化产业园有唐卡、藏香、石刻等47个非遗传习所。建园以来,共培育非遗传承人83人、学员880余人。

为解决壤塘县内青年就业问题,浙川文化产业园着力构建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推出学员补贴、销售分红制度。在读学员2至3年的学艺期间,能领到月均500元的生活补助,学员作品销售收益60%归学员所有,40%纳入生活补贴及园区运营管理。

如今,壤塘县已经有3000余名青年从事非遗生产性保护、活态化传承,人均年增收超过4000元。

藏药浴产品

文化资源共享有

壤塘县藏族文化浓厚,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8项、州级非遗项目40余项,获评“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如何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产业发展“硬支撑”?这是浙江省援川干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自对口支援以来,我们深挖壤塘县非遗资源,吸收、革新浙江等地的非遗元素,积极回应市场需求,助力壤塘县探索非遗‘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路径。”吴松泉介绍,在创新产品的同时,浙江省援川干部特别注重非遗产品的市场培育。

一方面,浙江省援川干部指导各传习所通过对口支援业务培训、电商培训等方式,逐步建立起一批产销一体化的市场化机构。 另一方面,通过兼顾网络与实体,让壤塘县非遗产品在温州市国际时尚文博会和“温—壤文化周”等推介活动上频频亮相。同时,打造“鹿壤情援·共富直播间”文农旅展销平台,通过网红带货、温州专柜等多维载体推介壤塘县非遗产品。

不仅如此,去年9月,以藏浴SPA馆为代表的4家非遗体验店在九寨沟县鲁能非遗小镇开业,单店月营业额超3万原。据统计,去年,壤巴拉唐卡传习所立足产品多元化运营,营业额突破3000万元;藏药传习所联手知名品牌“相宜本草”,推出普适性洗护产品,打造藏药浴体验店等,年产值突破500万元……

一路走、一路看,吴松泉一一介绍,他对浙川文化园及壤塘县非遗文创产品知悉于心,已成为两地文化交流交融的“信使”。他说,一方面想把更多的壤塘县文创产品推介到浙江省,另一方面想把浙江省的非遗文化引进来,让两地非遗文化在交流中互融共通。

“如今,壤塘县非遗文化以文艺演出、非遗活态展示等形式走进浙江省。”吴松泉说,去年10月,温州市鹿城区文化馆编导的舞蹈剧《阿坝来的小学徒》斩获浙江省群众舞蹈大赛金奖。

歌手深情演唱《山海约定》

民族团结一家亲

浙阿一家亲,共叙山海情。

对口支援是资金产业的帮扶,是文化的交流交融,也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升华和拓展。

在对口支援政策的支持下,浙江省相关部门与壤塘县人社局联动,分批派遣相关人员赴温州市鹿城区参加电子商务、旅游讲解及创业就业等系列培训。吴松泉告诉记者:“在助力壤塘县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同时,我们通过非遗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着力将浙川文化产业园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就在上个月,一首名为《山海约定》的歌曲正式发布,由温州市鹿城区驻壤塘县工作队、温州都市报、壤塘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壤塘歌手克江和温州歌手冯一洵共同演绎,展现了“悬天净土壤巴拉”和“诗画白鹿城”的魅力,见证了鹿城区与壤塘县两地的深情厚谊。

“下一步,两地主要在两方面同时发力,一是对外文化论坛交流宣传推介上共同参与,助力壤塘县非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二是对浙川文化产业园进行提升改造、拓展完善,着力提升商品、商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游客吃住体验,推动壤塘县非遗文化再上新台阶。”吴松泉如是说到。

值班副主任:克波

编委:梁敏

主编:高莎

执行主编:赵凌 尤莉

编辑:白尕婕

记者:杨骁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文章请勿修改

标签: 深化对口支援 共叙山海情深浙江省对口支援壤塘县浙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