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当前速读:如何评价《论语》?

发稿时间:2022-08-27 07:51:44 来源: 腾讯网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记载、保存、提供并初步整理的,由再传弟子添加的,记录孔子与部分弟子言行及个别学习内容的“片段”式散文集。

我依据的文本,去掉篇名、标点符号等进行统计,《论语》全书仅一万五千九百四十六字,这其中还包括原本重复的。《论语》字数不多,但它却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它承载了孔子大部分思想学说。在先秦时期,它作为一个显要学派的创始人的言行录,有相当广泛的读者。秦始皇焚书坑儒,《论语》也在焚禁之列。汉以后,儒学及其典籍获得统治者的青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论语》进入学官,被视为“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喉衿”(赵歧《孟子题辞》);元延佑年间,以《四书》开科取士,《论语》文句成为“自学子束发诵读,至于天下推施奉行”(康有为《论语注》),成为悬诸日月而不刊的金科玉律。《论语》早在汉代就已取得了超乎众学的地位,成为意识形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资料图片)

《论语》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无论如何估计都不过分。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深刻的生命智慧,早已融入在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中。当然,《论语》也有一些思想给后世带来消极影响,如政治上的复古倾向,严格的等级、秩序观念,人治观等。但这些不能也不该损害孔子的人格。一直以来,总有诋毁孔子的声音,其原因源于有人曲解了孔子和他们不了解孔子,正如四十年前的我一样。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中凡五十九章一百零九次使用了“仁”字。什么是“仁”,《论语》中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已经可以从孔子的谈论中概括出来了。

孔子强调“礼”,《论语》中凡四十二章七十五次使用了“礼”字。

可以说,除了孔子弟子的个别语言可能有偏差外,《论语》基本传达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伦理思想、政治思想、文化教育思想等等。

孔子读史集《春秋》,整理《诗经》《周易》等,又直接面对弟子执教,可以肯定《论语》中所有言论都是有针对性的。

《论语》是片段言行录,其中“言”的比重大,有的是直接以“子曰”或“孔子曰”的形式出现,有的是以回答弟子或他人之问的形式出现,有的是在叙述孔子与弟子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记录孔子及弟子“行”的内容除《乡党》篇比较集中外,在一些篇中零星出现,散见于各篇的“行”也多与“言”揉合在一起。“《论语》二十篇,唯《乡党》篇无‘子曰’;《周易》六四卦,独‘乾坤’卦有‘文言’”,这幅对联说的是对的。

《论语》的语言简练、晓畅,善于利用语言叙事状物、传情达理,许多话充满人生精义,内涵丰富。我们经常运用的不少成语格言就出自《论语》,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欲速则不达”“小不忍则乱大谋”“道不同不相为谋”“言必信,行必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为人们频繁引用,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论语》记事虽然不多,但往往有着很强的现场感,寥寥数语,人物情态毕见。如《先进》第24章对四弟子侍坐的描述,《阳货》第3章对“子之武城”的记录和《卫灵公》第2章对“子路愠见”的记录。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了朝鲜和日本,日本《大宝令》还指定它为日本学生的必修课。1594年,传教士利玛窦将它译为拉丁文后,它又被转译为意、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在西方各国广泛传播。《论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今天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以“孔子”命名,实际这个“孔子”所代表的正是《论语》记述的孔子思想。

标签: 如何评价论语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