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全球快资讯丨1925年,甘肃一对农民兄弟发现国宝级文物:差点被外国商人买走

发稿时间:2022-08-29 20:57:32 来源: 腾讯网

1925年秋,甘肃省定西县巉口乡关川河东岸的一处崖壁上,出土了一件惊世的古老文物:新莽权衡。

新莽权衡是王莽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所制造的铜铸计量器,包括五权、一衡、一钩和一丈,总共八件,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古代最精美的计量器具之一,也是国家重器。它的发现和收藏的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

据传,最早发掘新莽权衡的是当地的一对农民兄弟:秦恭、秦让


(资料图片)

在今天的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安定湖公园之畔,一座高大的莽权城雕映入眼帘。当我第一眼看见它的时候,便被它的气势所吸引,深知其绝不是简单的一种艺术创造,而是富有厚重的历史色彩:它的创造原型肯定是一套国宝级的重器

果不其然,当地人说,这是根据2000年前的新莽权衡的原型所制作的城市地标。 西汉末年王莽秉政后,下令让国师刘歆主持设计并监制度量衡改革,史称“王莽改制”

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度量衡制度改革,既建立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最系统、最权威的度量衡学说,也监制了一批度量衡标准器。

想必,王莽自己也不会想到,深埋在历史长河的几件铜铸计量器,会在千年之后的20世纪20年代再次出现,成为极为稀有而珍贵的国宝级文物。

据了解,当年秦恭、秦让两兄弟将这八件古铜器挖掘并带回家后,就将它们埋在了院墙脚下,以为不值钱就不再理会。但在1929年的一场甘陕大旱时,这批古铜器便被挖出卖掉了。

因为干旱,农田颗粒无收,大饥荒使得老百姓们苦不堪言。迫于生计,秦家就挖出了埋在墙角的古铜器,并让秦让运到兰州变卖。很快,兰州的一个叫马实斋的古董商人仅用60块大洋就买了这批古老的文物,后以240块大洋转卖给古玩商人张寿。

同年秋天,远在北京的古玩商朱柏华听到了这个消息后,以140块大洋买走了铜衡杆和9斤铜权。在北京混古玩圈的朱柏华自然知道自己买到的这些铜器并不简单,找人鉴定后,得知这些属新莽时期的文物,转眼又以5100块大洋转卖给北京玻璃厂尊古斋古玩铺。

当时的兰州,还剩下六件古铜器未被继续转卖,但已有几个外国商人在争夺。时任甘肃省建设厅厅长杨慕顿时意识到这批古铜器的重要性,为避免文物流失国外,杨慕时自掏腰包花了800块大洋购回

不久之后,他才知道这些古铜器为王莽时期的标准衡器,后将6件文物捐赠给甘肃省民众教育馆。但很快,就有盗贼盯上了这6件文物。1932年夏的一个雨夜,除了一件最大的石权外,其余5件全部被盗。

1933年7月,丢失的5件文物出现在天津英租界源丰永珠宝店,追回后保存在北平团城。而被转卖到北京琉璃厂尊古斋的铜衡杆和九斤权,由故宫博物院按原价(5100大洋)赎回。

现如今,铜丈、二钧权、六斤权、三斤权、秤钩等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铜衡杆和九斤权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虽然,我还未曾目睹这套千年的计量器,但安定区的这座莽权城雕就已经深深令我震撼。三个大小不一的铜权“以小变大”的形式定格在苍天之下,那穿透的铜口像是打开了时空之门。

王莽的改制历史“再现”人们眼前,他“科学家”的身份再次被后世所惊叹,他曾经的许多革新都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有一种“历史穿越”的错觉。

标签: 1925年 甘肃一对农民兄弟发现国宝级文物差点被外国商人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