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世界微速讯:知识即德行,让人谦虚|韩均耀

发稿时间:2022-08-31 09:09:07 来源: 腾讯网

在知识面前,人虽弱小,但也应一如既往地去求索。

最近,在看夏志清的《感时忧国》,还有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结合前期杂凑的一些零星知识,扯一篇不伦不类的文章,权当消遣。

虽然说话随意,但说实话,我对知识是虔诚的,这种虔诚来自于知识的匮乏。还记得在《棋王》的小说里,讲王一生吃米饭时的虔诚动作吗?那是因为尝过挨饿的滋味。对知识,也这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回到现实中来,大家都不同程度的为生活奔波,只是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或者家庭情况的差异,有着不一样的闲暇时间。但人生的可贵,就在于无论何时,即使为生活精疲力竭时,也仍能自由的活动、表现,创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适合大多数为理想而生活的人。

知识即德行,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如是说。

对人的了解和对知识的获取一样,没有穷尽的时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可以把先期获得的正面知识分享出来,可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多少把正能量释放出来也是好的。

在《感时忧国》的序言里,白先勇写到,

夏先生是个心思缜密,洞烛世情的人,而他又极能宽厚待人,对人对生命,他都持有一份哀怜之心。

做一个有趣的人,人生则没有冷场的时候,生命便不会寂寞。

——《感时忧国》

从近期多方反馈的信息看,这些适合夏先生。从小以书为伴,还是文学批评家,被书香润泽,能有这种操守并不奇怪,甚至是水到渠成。

不怕大家笑话,从2009年开始,重拾书本的我,时有被陌生人误以为是老师,虽和他们说不是,只白戴眼镜而已。但内心觉得,读书多后,多少还是有影响。虽然,知识还远远不够,但总归给我了莫大信心。

坚信知识就是力量,就是德行。因为文学,我变得敏感,每有社会现实袭来时,就会象夏先生那样,带一些感时忧国,还时常和媳妇调侃,我应该是党员才对。

再说朱光潜先生,美学大家。在美学教材中时有提到,依我目前认知,可以这样说,他是中国美学的先驱。

为什么要了解美学?可以说与上面提到的精神家园有关。无论你是否承认,现实中,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几乎都生活在精神孤独中,即使身边的老婆孩子也难以左右,总得在无数个碎片时间内,学会和自己相处,超脱自我,美学就有这种功效。

于是,需要让美学介入生活,懂一些欣赏艺术的知识,有助于你暂别生活,达到澄明之境。另外,《文艺心理学》写得并不枯燥,有许多例子助你理解概念,很喜欢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

喜欢写作的我,在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有很多知识需要增强。人只有对知识敬畏,才知道差距,更懂得谦虚。

举个例子,我喜欢看书写读后感。实际上,那是对小学生的要求,只要引用文中的一两句,或序言中的要点,再扯到生活中来对比,就很容易诌一篇文章。

我一直在写读后感,但说实话,会把全书看一遍,只在写的时候,也像小学生的手法。无怪乎在评论区有留言说,我是小学生水平。当然,我觉得连小学生都不如,现在小学生厉害,看书太多,头脑是那么的灵光。

现在,我才了解,对于经典应该写读书笔记,做读书报告,那才是提高。所以,这就是进步的动力。

你说不谦虚能行吗?生活这样的打脸例子还少吗?

这些都源于自己的无知,它倒逼我们去学习。那如何去学?如何去获得美?多看看这些大家的作品,相信,多少有你要的答案。

2022年8月29日淄博

最后说下,记得关注或转发,记得提意见留言,万分感谢!

标签: 知识即德行 让人谦虚|韩均耀 感时忧国 文艺心理学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