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每日速讯:活动回顾|考古衡复风貌区,感受生生不息的海派文化

发稿时间:2022-09-01 19:07:55 来源: 腾讯网


(相关资料图)

8月30日,在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的指导下,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作为特别支持单位,由心城市主办的“海派城市考古 CITYWALK SHANGHAI”城市行走活动在衡复风貌区顺利举行。

梧桐成荫的衡复风貌区,午后的阳光透过密叶照入历史的深邃。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的文化名片。衡复风貌区聚此三脉文化与一体,由心城市精心研发设计的“海派城市考古——生生不息的海派文化”路线穿梭其间,漫步时空长廊、品读岁月漫长。

心城市高级项目总监、海派城市考古专家丁广吉老师从“徐家汇”的得名开始,讲述徐家汇的历史沿革与徐光启的故事,衡复风貌区的人文考古画卷就在此处徐徐展开。

一路上,丁广吉老师带领大家走过曾经的大中华橡胶厂、现在的徐家汇公园,新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衡山电影院,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百代小楼,陈毅故居,武康大楼等文化地标。

丁广吉老师边走边讲,将这片区域从明代开始的中西交融的历史编织进城市行走的每一个脚步之中。参与者们边走边听,步入真实的城市历史空间,重温曾经发生过的动人故事。

为了让过去的历史更加生动可触摸,心城市团队特地准备了此次行走沿途相关的文物藏品供大家零距离鉴赏。在徐家汇公园,丁广吉老师展开了一张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市老地图。发黄的纸张上诉说着岁月的变迁,这座城市的曾经在大家眼前唤起尘封的回忆。徐家汇是曾经的城郊结合部,如今变成了都市核心商圈,城市的飞速发展如飞梭光阴。

在百代小楼前,展示了上世纪30年代的百代唱片公司的封面。绘制着中西艺术形象的唱片封面、百代钢针的“钢”字,封面上的每一处细节都是一个小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是上海历史的一个缩影。

上海的梧桐树又有什么玄机呢?行至梧桐树下,丁广吉老师给大家展示了梧桐种子的标本。小朋友们争相传阅,学习如何从种子的数量去分辨梧桐树的品种。

行至武康大楼前,心城市给大家发放了特别绘制设计的武康大楼文创产品“心城卡”。除此之外,每一次的城市行走,心城市还给参与者特别准备了探索路线卡和互动贴纸包。许多小朋友们把贴纸贴上了自己随身准备的手账本上,一次行走结束,加上一路的满满笔记,一张张小报已经完成。

历史不断,文脉不绝。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兴,是人类文明与文化的重要载体。行走在上海城市的大街小巷,就像行走在上海历史的脉搏上。心城市希望用行走的方式,考古城市,挖掘历史,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更多力量。期待在下一次的行走中,与热爱文化的你相遇。

标签: 活动回顾|考古衡复风貌区 感受生生不息的海派文化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