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当前播报:文明起源・河洛地区——华夏文明的策源地

发稿时间:2022-09-06 15:50:49 来源: 腾讯网

南朝背屏式造像

南朝梁

成都市商业街出土


(资料图片)

高40、长24.4、宽10.5厘米

展品此造像正面雕一佛、四菩萨、四弟子二力士及二狮子。两侧面各雕一护法。主尊有馒头状磨光肉髻及头光,内着僧祇支,胸前系带打结,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内扣一物。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莲台上。主尊左右各雕二菩萨,均头戴宝冠,饰圆形项圈,“X”形披巾交于腹前宝珠,上身赤裸,下着长裙。在佛、菩萨之间的背光上浮雕四弟子,外侧二菩萨前的基座上各圆雕一力士,手握金刚杵。佛与菩萨像身后为一莲瓣形大背光,其上浮雕佛说法图和飞天。背屏左右两侧各浮雕一护法像,头戴风帽,双手于胸前拄一上细下粗的棍形物,跣足而立。

《河洛地区——华夏文明的策源地》

陈昌远,《史学月刊》1994年第1期第9~15页

作者认为,中国文明出现的标志是国家的出现。作者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证明禹都阳城、商都尸乡沟、成周郟鄏均建在河洛地区。而夏商周三代先后在此建都都不是偶然的。作者通过分析河洛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为华夏文明出现奠定基础的农业,文献记载中“华夏”一词的称呼最初出现也仅限于河洛一代,以及河洛一代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证明河洛地区在黄河流域中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居“天下之中”,是四面八方交汇的“土中”,所以是中心,是核心。而华夏文明的起源过程中只能有一个中心,一个核心,所以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策源地,是中国远古文明的中心区。东北、东南等地区的原始文化生产力水平虽然也很高,但进入阶级社会的时间较晚,它们是在中原地区商周文化的影响下,才不同程度地进人阶级社会的。

《根在河洛功存华夏——中华炎黄文化与河洛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有为、新夷,《史学月刊》1994年第1期第115~117页

本文是“中华炎黄文化与河洛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纪要。作者分五部分对与会学者所讨论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第一部分是炎黄文化与河洛文明。炎黄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生活在河洛地区的华夏部族是狭义的炎黄文化,他们是最先脱离野蛮蒙昧时代而迈向文明门槛的。第二部分是关于河洛文化。河洛文化是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与会代表就河洛文化的界定、内涵、影响、历史地位和衰落原因等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第三部分是关于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并对它的产生和性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第四部分是关于河洛文化与爱国主义。八千年的炎黄文化和五千年的文明史,连绵不断,形成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圈。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因此,要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河洛地区就是一个主要的地区。第五部分是拓宽视角与深化研究力度。近年来,许多地域文化如燕文化、楚文化、晋文化等的研究遍及祖国各地,这些地域性研究,无疑会深化中华民族文化史的研究。而河洛文化博大精深,至今还有如河洛文化如何传播和辐射、古代帝王为何都到河讷筑坛沉璧祭天等问题有待于解决。

文字来源《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编

图片及说明来源:成都博物馆 网站

标签: 河洛文化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