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观点:《红与黑》:真正的成熟,从跨过三道窄门开始

发稿时间:2022-09-06 18:59:10 来源: 腾讯网

作者 | 樊登读书 · 任与宁


(资料图)

主播 | 樊登读书 · 童童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樊登读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遇见》

人生,贵在知道自己的方向。

今天给大家解读的是名著中的经典,“现代小说之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

19世纪初,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出版后,备受冷落,无人问津。

谁料想,100年后,它却突然火爆,一跃成为很多人的枕边书。

《纽约时报》曾将它评为“世界十大名著”,是海明威、毛姆、高尔基等众多文学大师的必读书籍。

司汤达凭借这部著作,跻身法国三大现实主义文学巨匠。

司汤达笔下的主人公于连,不屈服于命运、汲汲向上;不屑与平庸为伍、追求出众。

他的生命停在了22岁,但留给后人的深思,历久弥新:

人生,不在长短之争,而在宽窄之选。

正如《圣经》上说: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一个人若想走向真正的成熟,有三道窄门至关重要。

第一道窄门:学习

于连是个不被偏爱的家中老幺。

父亲经营着锯木厂生意,家里的儿子们都被安排到厂里做工。

尽管于连是个十八九岁的大小伙子,但身材瘦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整天抱着书、时不时地就忘了照看锯木机。

市侩的父亲、强壮的哥哥,瞧不起于连的“书生气”,觉得他“无用至极”,动辄对他百般欺辱、拳打脚踢。

不被原生家庭善待的于连,无时无刻都想离开这个家。

他向老军医学习拉丁文和历史,又追随神甫虔心钻研神学。仗着一颗炙热的心和不惜力的韧劲,他把拉丁文的《圣经》和《教皇论》背得滚瓜烂熟。

于连“神童”的名声渐渐传开,也因此被市长看中,成为家庭教师。

在当时,拉丁文被视为有文化的语言,是上流社会的标志。于连身处底层社会,能识字已经非常难得,更别提拉丁文。

学习这道窄门,为他赢得了一条出路。

后来,在神甫的推荐下,于连来到贝藏松神学院学习。

这里的修道士大多是乡下人,与于连出身相同。成为神甫,不过是为了换取一个铁饭碗。

跨进神学院的大门,大多数修道士不再热衷于研习神学、一心想着如何得到富裕的教区。

可于连却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又一次靠着用功和努力脱颖而出。

他不仅成为了《新约》和《旧约》的辅导老师,更赢得觐见主教的机会。

人民日报曾写到:

读书让你哪怕深陷泥泞,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生于困厄的于连,选择学习来挣脱出身,披星戴月追随理想前行。

一个人越是想要精进,越需要学习的加持,累积向上的资本、沉淀思想的厚度。

你只有跨过“学习”这道窄门,才能不断地提升自我、拥有冲破困难的勇气、争取人生逆袭的机会。

第二道窄门:工作

在神学院长的举荐下,于连成为德·拉莫尔侯爵的秘书。

那时的侯爵正为手下人而苦恼,吐槽他们工作稳定之后只顾着享受安逸的生活,连自己的本职都不再尽心。

可惜的是,于连也并没有令侯爵满意。

最开始,他只是负责抄写侯爵的信件,却出现最低级的拼写问题,令侯爵大失所望。在他看来,于连不过是徒有其表的年轻人。

为了证明自己,于连兢兢业业,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他书面记录侯爵的指示、分门别类存档,工作安排地妥妥当当;还听从老师的指点,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

很快,于连就能胜任日常工作,也渐渐地开始接办一些具备难度的地产、外交工作等等。

在管理地产业务时,于连发现侯爵对自己的财务并不清楚。他便提议雇佣财务办事员、改善记账机制。

这样一来,侯爵便能摸清家底,自然也就心中有数,甚至不需要别人出面,就可以适时投资、赚得盆满钵满。

侯爵十分欣赏这个年轻人,将自己儿子讨了一年半都没到手的十字勋章,奖励给了于连。

于连总是能在本职之外,给予侯爵更大的惊喜。

有一次,侯爵要参加一项重要的秘密会议。他需要委派自己人将26页的会议记录浓缩到4页,并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送去国外。

于连凭借惊人的记忆力,赢得了这次机会。

当晚,于连熬夜记住了所有文字内容,并于次日将信顺利送到目的地。

凭借这一次的成功送信,侯爵的仕途大大地向前迈了一步。

于连也在侯爵的推崇下,在巴黎上流社会崭露头角。

他在事业上的奋斗,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成功的路并不拥挤,因为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安逸”。

侯爵府的那些手下像极了职场中的“老油条”,工作稳定之后就开启“咸鱼”模式。

于连,则是自驱力十足的职场“锦鲤”,不断为上级创造价值,自然也赢得认可。

工作选择安逸,机会往往不再降临,等来的只有温水煮青蛙的悲哀。

奋斗身后藏着命运的垂青,只有肯下苦功夫、坚持向上的人,才能在成长路上不迷路。

第三道窄门:自己

侯爵的女儿玛蒂尔德是个高傲、漂亮的女孩子。她看不上贵族生活的矫揉造作,更不屑于贵族子弟的夸夸其谈、逢迎吹捧。

骄傲、有思想的于连一出现在她的生活里,玛蒂尔德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他。

能够征服贵族女子,于连的自尊心也得到极大满足。

玛蒂尔德怀孕之后,于连迎来人生高光时刻。出于对女儿的爱,侯爵许了于连所追求的一切:金钱、地位和名誉。

就在这时,一封举报信,割断于连与玛蒂尔德的婚姻,更撕碎了他平步青云的人生梦想。

举报人是于连的前情妇德·雷纳夫人。她举报于连是个靠勾引女人谋得地位的卑鄙之人,虽然是受人胁迫,但那封信把于连从幸福的美梦中拉回现实。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于连十分愤怒。曾经最爱的人背叛了他,还狠狠地践踏自己的自尊。

失去理智的于连向德·雷纳夫人开了两枪,也将自己送上断头台。

入狱之后的于连,离开外界的浮华虚荣,才如梦初醒。

他瞧不上贵族的虚伪,更厌恶他们对底层人民的践踏,但却让自己匍匐在上流社会的脚下。

所谓的出人头地,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弱者。在日复一日的追逐中,于连变得麻木不仁、渐渐迷失。

于连想起从前随心绪放飞的自由时光,也想起曾经看不上的珍贵友谊,更意识到,原来平凡的幸福最真实。

认清自己,才能治愈自己。

于连有一百种方式为自己脱罪,但都拒绝了,他坦然地接受罪名,向死而生。

杨绛先生曾说,“我们如此期待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世间万物的千万种模样,终究抵不上忠于自我的样子。

真正的自己,必然是源于我们内心的创造,而不是别人眼里成功的模样;是承认自己的欲望,更明白自己的边界。

这样的话,即便平凡,也依然能够在泥泞之中开出绮丽的花来。

写在最后

低起点的于连,刻苦学习、事业奋进,开启穷小子的翻身之旅。他一路高歌猛进,享受人世间的繁华富贵,很快便迷失于世俗的欲望。

贝索斯说:“是选择塑造了我们的人生。”

每一次的宽窄选择,都决定了人生的下个方向。

那些奔着宽门而去的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更为艰辛的结局;而不断穿越窄门的人,会从一道道门后看到更美的风景。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当你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决定下一个方向时,不妨试试窄门,虽辛苦但走上坡路。

点个「在看」,当你想要更广阔的人生平台、更高远的生命高度,不妨鼓起勇气,选少有人走但长的路。

作者 | 任与宁,静思之,笃行之。

主编 | 阿医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音乐 | 和田薫-时代を超える想い2

标签: 红与黑真正的成熟 从跨过三道窄门开始 玛蒂尔德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