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琪瑞,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资料图片)
白露,为秋季的第三个节气,于公历9月7——9日交节,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白露”:“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时节,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气渐渐转凉,昼夜温差拉大,寒生露凝。当此时,秋高气爽,金风和畅,丹桂飘香,正是人间好时节,恰如南宋词人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里所言:
却道天凉好个秋!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白露之后,对气候最为敏感的候鸟集体迁徙。鸿雁开始从北方飞到南方,而南方的玄鸟也飞归北方,各类鸟儿都开始储藏食物,为过冬做好准备。
小时候,常见大雁排空长鸣的景象,孩子们便唱起童谣:“大雁大雁向南飞,排成行、列成阵,过了高山过大河,不离群儿不掉队……”壮观的雁阵还会排成各种形状,孩子们仰着脸儿又唱:“三只雁、五只雁,排出个‘一’字给俺看!”“雁、雁、雁,给你根针、给你条线,穿出个人字俺看看!”
高空中的大雁随着孩子们的歌谣,果真一会儿排成“一”字阵,一会儿排成“人”字形......
古诗里常见描写鸿雁南飞的诗句,营造一种离情别绪。初唐诗人王勃在《蜀中九日》中吟道: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鸿雁从北国飞来,独在南方的诗人,思念家乡却不能北归。晚唐诗僧齐己《远思》里歌曰:
秋风过鸿雁,游子在潇湘。
也是表达见鸿雁北来而思念家乡的。北宋词人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下片说: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仲秋伊始,碧空高远,长路迢迢,诗人望断南飞雁,引发无限思绪。宋代才女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云: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佳人踏月上西楼,望云中雁阵,排成回字,期盼爱人遥寄锦书。
白露节气,民间有很多习俗。其中,“收清露”颇有特色。乡民于白露这天,晨起以洁净的器皿,收取草叶、树叶上的露水,煮茶饮或调药服,颐养身心。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因白露之日的露水水质清净,甘平无毒,《红楼梦》中便用此做药引,制成了奇妙的冷香丸,传为一段佳话。
此外,还有“食十白”的习俗,即采收十种中草药,制作药膳,食之以祛邪壮骨,滋养身体。何为“十白”?即白芍、白芨、白术、白扁豆、白莲、白茅根、白山药、百合、白茯苓、白晒参,与“白露”字意相应。农谚云:“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
老南京人还有饮“白露茶”的传统,因采于白露时节,茶中沁入了白露的诗意,有着独特的甘醇清香之味。若用白露清晨收集来的露水煮茶,更是茶中一绝。清晨喝上一杯白露茶,可纾解秋愁,抚慰秋心。
白露时节,晨已微冷,夜多清寒,家家要浆洗被褥,准备缝制寒衣棉被了。唐代诗人韩翃在《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里云: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诗人枕着竹席迎风纳凉,清虚的京城沐浴着皎皎秋月。一行秋雁高高地掠过星空,千家万户传来了捣衣的声响,该做御寒的衣裳了。唐代诗人宋之问在《明河篇》里有句: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
远行的征人回期遥遥,家人还在浆洗、缝做寒衣。
这时节,蟋蟀在院中墙角轧轧而鸣,也督促人们早早准备寒衣。蟋蟀的别名“促织”,其鸣似有织机织布时的响声,且多在寂静的夜里响起,仿佛敦促妇女辛勤劳作,纺纱织布,缝制寒衣。元代诗人陈高作有《促织鸣》:
促织鸣,鸣唧唧。
懒妇不惊,客心悽恻。
秋夜月明露如雨,西风吹凉透絺苧。
懒妇无裳终懒织,远客衣单恨砧杵。
促织促织,无复悲鸣。
客心良苦,懒妇不惊。
诗中描述西风吹、秋露重,天寒莫忘加衣,劝解慵懒的妇人赶快给即将远行的家人赶制寒衣。
白露起,思亲切。凉风渐起、寒意初萌之季,正是怀乡思亲的时候。羁旅异域的晚唐诗人马戴在白露节气写下了《灞上秋居》,诗曰: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诗人看到灞原上秋风细雨初定,大雁成对飞往南方,思乡之心顿起。落叶之树是他乡之树,寒夜之灯是游子的眼睛,白露滴落的是孤独之泪,山乡小屋与野僧为邻,又是一年秋风起,独在异乡的诗人何时能回归故里啊!
处于安史之乱非常时期,唐代大诗人杜甫与几个弟弟分散各地,音信不通,思念情长,写下了《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戍楼上寂寥的更鼓,边塞上空悲凄的雁鸣,让诗人心中升起无限的忧郁。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兄弟们因离乱久无音讯,连要写封家书都无法传递,频仍的战乱何时是个头啊?
秋天是个思念的季节,或许你也思念、我也思念。圆满的人生可能不会深刻,我们需要一点缺憾,总让秋之心有所牵挂,牵挂的是今夜承接白露之人,牵挂的是故乡的月明夜......
-作者-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
- 衢州风华学校教师宋晴斩获省级比赛一等奖
- 阿根廷队将与阿联酋队进行一场友谊赛后前往卡塔尔
- 卡塔尔世界杯各队大名单全出炉 我们总结了5个“最”
- 世界消息!北京唯一“五线换乘”枢纽!丽泽城市航站楼交通枢纽获批
- 全球新动态:美国今年流感季已致1300人死亡 专家呼吁民众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 天天快播:世界首个唾液孕检试剂盒即将上市
- 天天滚动:今年以来我国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45项 创历史新高
- 热点聚焦:北京朝阳:继续增加核酸检测点位和通道,优化点位布局
- 美国登月火箭终于发射升空 执行“阿耳忒弥斯1号”任务
- 看热讯:10月民航客运数据发布 主要运营指标同比下滑
- 世界热资讯!绿色菜单引领餐厅低碳消费新风尚
- 燕麦奶不等于燕麦加牛奶
- 四川省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活动走进遂宁
- 今日关注:北京新增感染者中,147例为隔离观察人员,涉及13区
- 全球播报:贵州大方:非遗传人高光友获“贵州工匠”称号
- 世界通讯!用包裹着火焰的诗句,抚平时光的皱纹|“娜夜诗选”首发
- 2000千克是多少吨?1吨等于多少磅?
- 含“相接”的成语有哪些?人山人海出自哪里?
- 描写潮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闷雷滚动近义词都在这儿!
- 中国最吓人的一本古籍是什么?为什么现在中医不学本草纲目?
- (V面日报11.15)彩虹酱哇、鈴宮鈴、阿萨获涨粉、营收、人气榜榜首
- 干燥剂怎么重复利用?与压片型干燥剂类似的干燥剂有哪些?
- 世界微资讯!疫情午报|31省区市昨日新增1.9万余例,详情汇总
- 环球今日讯!国内旅游市场再迎利好 出行信心恢复仍需时间
- 焦点精选!2022“阅读北京·十佳优读空间”评选结果出炉
- 全球新资讯:衢江区“一库一策”动态清零病险水库
- 世界热文:安化县退休交警给村民送头盔
- 每日热文:衢州“乌引”建设高速互联“智能引水网”
- 速读:黄山风景区探索"信用游" 能否成旅游业趋势?
- WTA发布明年1至8月赛历 澳网农历春节期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