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当前最新:【钟振振 宋吴文英《梦窗词》新解】第三十八集

发稿时间:2022-09-07 06:08:13 来源: 腾讯网


(资料图)

钟振振,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宋吴文英《梦窗词》新解

第三十八集

木兰花慢·虎丘陪仓幕游

紫骝嘶冻草,晓云锁、岫眉颦。正蕙雪初消,松腰玉瘦,憔悴真真。轻藜渐穿险磴,步荒苔、犹认瘗花痕。千古兴亡旧恨,半丘残日孤云。

开尊。重吊吴魂。岚翠冷、洗微醺。问几曾夜宿,月明起看,剑水星纹。登临总成去客,更软红、先有探芳人。回首沧波故苑,落梅烟雨黄昏。

关于“轻藜渐穿险磴”

杨铁夫先生《吴梦窗词笺释》卷三“轻藜”作“轻藤”,曰:“原作‘藜’,但此处当用韵。《诗余》已改作‘藤’,今从之。”

刘永济先生《微睇室说词》亦改“轻藜”为“轻藤”,谓从郑文焯校。

按:柳永《木兰花慢》上片曰:“倚危楼伫立,乍萧索、晚晴初。渐素景衰残,风砧韵响,霜树红疏。云衢。见新雁过,奈佳人自别阻音书。空遣悲秋念远,寸肠万恨萦纡。”第六句“云衢”确实是押短韵。

然而,秦观《木兰花慢》上片曰:“过秦淮旷望,迥萧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吟鞭醉帽,时度疏林。秋来政情味淡,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第六句“秋来”二字却不押韵。

万俟咏《木兰花慢》上片曰:“恨莺花渐老,但芳草、绿汀洲。纵岫壁千寻,榆钱万叠,难买春留。梅花向来始别,又匆匆、结子满枝头。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第六句“梅花”二字亦不押韵。

朱敦儒《木兰花慢》上片曰:“折芙蓉弄水,动玉佩、起秋风。正柳外闲云,溪头淡月,映带疏钟。人间厌谪堕久,恨霓旌未返碧楼空。且与时人度日,自怜怀抱谁同。”第六句“人间”二字亦不押韵。

从以上三例,可知此调的这一句位,押韵不押韵,无可无不可。因此,这并不是怀疑吴文英词“轻藜”为“轻藤”之误的充足理由。

如果“轻藜”二字不成词,或放在全句中说不通,怀疑它有错字倒是可以的。但偏偏它文从字顺,实在挑不出毛病来。

“藜”是一种植物,其茎直立,老茎轻而坚实,可作手杖。《晋书》卷四三《山涛传》载,司马师尝赐涛“藜杖一枚”。古文献中,“藜杖”“杖藜”字样亦不胜枚举。例如:

《庄子·杂篇·让王》曰:“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南朝宋鲍照《园葵赋》曰:“主人拂黄冠,拭藜杖,布蔬种,平圻壤。”

唐王维《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诗曰:“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刘长卿《送金昌宗归钱塘》诗曰:“柴门嘶马少,藜杖拜人稀。”

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曰:“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

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曰:“杖轻藜拥肿,衣破芰披敷。”

宋王安石《诉衷情》词曰:“练巾藜杖白云间,有兴即跻攀。”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词曰:“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米芾《浣溪沙·野眺》词曰:“静看沙头鱼入网,闲支藜杖醉吟风。”

叶梦得《虞美人·极目亭望西山》词曰:“葛巾藜杖正关情。莫遣繁蝉、容易作秋声。”皆可参看。

吴文英词所谓“轻藜渐穿险磴”,即拄着轻便的藜杖,穿过险峻的登山石阶。

关于“重吊吴魂”

杨铁夫先生《吴梦窗词笺释》卷三曰:“‘吴魂’,指真娘。”

按:词人一行此番所游的虎丘,是春秋时期吴王阖庐的陵墓所在。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一六载:“虎丘山……剑池,吴王阖庐葬其下,以扁诸、鱼肠等剑三千殉焉,故以剑名池。葬之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山名虎丘。”此词下文又有“问几曾夜宿,月明起看,剑水星纹”之句,说的正是剑池。因此,“吴魂”应当是指吴王阖庐,而不是真娘。如果所凭吊的只是一名歌妓,词中何至于发出“千古兴亡旧恨,半丘残日孤云”的感慨来呢?

声明

部分图片转自网络,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版权人有异议,请联系编辑删除。

标签: 宋吴文英梦窗词新解第三十八集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