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世界热文:夜读丨人生最好的状态:找准自己的位置

发稿时间:2022-09-30 21:52:02 来源: 腾讯网

文/樱桃

怎样才算活得成功?

有个网友回答说:功成名就不一定是,腰缠万贯也不一定是,但能在纷纷扰扰的事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既提升了自己,又服务了别人,便是活得有价值。


(相关资料图)

不材之木,自有成材之路;无用之人,亦有致用之途。

不材之木,也可“成材”

庄子的《逍遥游》中,记载了一棵樗树的故事。

惠子曾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樗树,它的树干木瘤盘结,不合于绳墨;它的枝干弯曲波折,不合于规矩。虽然生在道路边上,但木匠经过也都是视而不见,因为树虽大却是不材之木,毫无价值。”

庄子笑着回应:“对于一棵树来说,木匠看不看得上它又有什么重要的呢?何不把它种在广漠无边的旷野中,你可以悠闲地在树下徘徊,逍遥地在树下躺卧,又有什么不好呢?”

有的树木生来弯曲,虽不能用,但却也不妨碍它的自由生长,为人们遮阳挡雨。

天生我材必有用。大千世界,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人生的定位,才能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材,活出生命的意义。

班超原是平凡小吏,弃笔从戎后纵横西域,书写传奇人生;沈括一生仕途受挫,致力于科学研究,一本《梦溪笔谈》流芳百世。

“水随行而方圆,人随势而变通。”优秀的人,都懂得审视、改变自己,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努力,成就自己。

生活中只有认清了自己位置,进而厚积薄发,如此“不材之木,亦可成材”。

无用之用,可成大用

庄子在《人间世》中,记载了另一棵栎树的故事。

有位木匠和徒弟在路过齐国曲辕时,看见一棵巨大的栎树,它的树荫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周围观赏的人众多,他的徒弟也十分好奇,木匠目不斜视,一直往前走。徒弟却看了个够,好奇问道:“这么好的木材,为什么师傅连看一眼的兴致都没有呢?”

木匠答道:“这是一棵无用的树。做船容易沉没,做棺材容易腐,做器皿容易烂,做柱梁容易被虫蛀。”然而,也恰恰是这棵大树的“百无一用”,让它免遭砍伐之祸,得以保全自身,世人还将它视作“神树”,供养瞻拜,终成大用。

所以庄子又在《逍遥游》中说:“有用者,其用无尽;无用之用,其用无用,故能成为大用。”意思是说,有用和无用都是相对的,此时的无用或许会在时过境迁后,对你的生活或生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俗话说:“世上没有无用功,竹篮打水也不空。”

晚清时,对大多数读书人来说最有用的事不过是读经学史,以求科举能登科及第。而左宗棠却偏偏喜欢读一些“无用之书”,做一些“无用之功。”农书兵法等书籍他都是来者不拒,水利舆地的书他也看得不亦乐乎。旁人看了不解,更多的是私下里嘲笑,认为这些书看了也毫无用处。

后来,左宗棠屡试不第,未能通过科考入仕,却也兴办洋务、收复新疆、平定西北,位极人臣,正是得益于他看过的“无用之书”。

周国平说:“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当我们功利地拒绝了那些“无用”之事,也就与藏于其中的“大用”失之交臂。

很多时候,正是那些无用的事情,滋养着我们内心的广博,默默地改变我们人生之河的流向。

生活切忌急躁功利,大到人生追求,小到日常琐碎,多给自己一些无用的时间,虽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回报,但却蕴含着厚积薄发的力量。世上没有“无用”,无此用而有彼用,无小用而有大用。

生活中,与其被世俗价值捆绑疲于奔命,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不如学庄子笔下的两棵树,“不材亦可成材,无用但成大用”。

毕竟,你不必非得长成玫瑰。你乐意的话,可以做茉莉,做淡菊,做无名小花,做千千万万。

活得像自己,才是对生命最好的馈赠。

主播:王文彬

东北大学音乐学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作者:樱桃,最有格调的国学微刊。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喜马拉雅FM”-“全民夜读”栏目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标签: 夜读丨人生最好的状态找准自己的位置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