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世界热议:再读《论语》|“谁能出不由户”“质胜文则野”二则详解

发稿时间:2022-10-02 18:04:45 来源: 腾讯网

6.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资料图片)

●户:门。由斯道:从这条路上走。《集注》:“言人不能出不由户,何故乃不由此道耶?怪而叹之之辞。”

那么,“斯道”到底是那条路呢?当然是孔子反复强调的仁义之路,即如《孟子·离娄上》所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这一则也是孔子的激愤之语,谁出屋子不经过门呢?可为什么没有人走我这条道路呢?他为世人选好了康庄大道,结果却没有人理睬。当然,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孔子的主张是不是最恰当的,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在许多时候,正确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受欢迎的东西,这却是可以肯定的。

●译文:

孔子说:“谁能出屋而不经过房门?为什么没有人从我这条路上走呢?”

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指本质,是朴实、自然,无修饰的;“文”指文采,是经过修饰的。“野”指粗野,鄙陋;“史”指虚浮不实。《集注》:“野,野人,言鄙略也。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

“文质彬彬”意思是“文”和“质”各居一半,配合得恰到好处,既文雅又朴实。《集注》:“彬彬,犹班班,物相杂而适均之貌,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

“文质彬彬”后来成了一个成语,多指人文雅有礼貌,和原意已然不同。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难免虚浮。文采和质朴配合得恰到好处,这样才能成为君子。”

标签: 再读论语|谁能出不由户质胜文则野二则详解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