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当前关注:书画联盟丨写意狮子的画法

发稿时间:2022-10-27 23:08:58 来源: 腾讯网

提示: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狮子,简称狮,中国古称狻猊。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狮子体型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尾较发达。有"草原之王"的称号,是非洲顶级的猫科食肉动物。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240千克,全长可达3.2米。狮子的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狮子是我国民俗文化中最为常见的吉祥神兽,它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有吉祥、繁荣、生生不息的寓意。

狮子国画画法

狮子动态国画画法↓↓↓

作品欣赏

狮子是徐悲鸿喜画和善画的题材,早年间即好摹写,上世纪二十年代留学欧洲、长居柏林时,得以近距离观察和写生,他在《徐悲鸿自述》和《述学》中,反复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柏林之动物园,最利于美术家。猛兽之槛恒作半圆形,可三面而观。余性爱画狮,因值天气晴明,或上午无范人时,辄往写之。”“故手一册,日速写之,积稿殆千百纸。”其热忱与勤奋可以想见。“亦曾见憨笑,亦曾亲芳泽。亦曾闻悲啼,亦曾观舞跃”,迨为当日实录。除直接师法造化外,徐悲鸿的狮子造型也多有借鉴法国的浪漫主义雕塑家Antoine Louis Barye(1796-1875)作品,其雕塑《待猎之狮》、《狮子与蛇》等,对徐悲鸿创作产生很大影响。故徐悲鸿狮子结构之准确、造型之生动前所未有,是中西合璧的成功典范。

徐悲鸿 雄狮 纸本设色 北京诚轩2014春拍 成交价2185万元

《雄狮》是徐悲鸿1932年动物题材的代表性巨制,画幅逾十平尺,绘一头健硕雄狮踞坐于嶙峋的山石上,回首目眺远方,逆风拂动的长鬣用大笔纵横披捺,尽现其雄视天下的王者之概,气势撼人。

徐悲鸿 雄狮 局部

1932年2月,徐悲鸿北上故都,4月返宁,此作即绘于期间,仲冬时方补款完成。翌年1月,徐悲鸿启程赴巴黎举办中国绘画展览,曾因筹款求助于朱家骅,朱氏慷慨汇万金为助。其后,徐悲鸿游历欧洲各国凡一年有半,1934年8月方返抵国门,朱家骅特致电欢迎,回南京后,又设宴款待。《雄狮》即应为酬答朱家骅的鼎力襄助,题赠于此时,二次署款书风亦与时间吻合。

徐悲鸿  负伤之狮

《负伤之狮》创作于1938年,彼时国内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侵略,大半个中国的国土几乎沦丧,画家面对着惨遭凌辱的祖国大地,悲愤地创作出这幅作品。在画面中,一只雄狮蹲坐于画面中央回首而望,神情中充满着拟人化的惊恐和伤感。徐悲鸿在画面右上方题写道:“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以聊抒怀。”画家以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将正在遭受日本侵略下的中国比作负伤的雄狮,然而这头雄狮的神态并非萎靡不振,观者在其忧伤的神情里依旧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着随时准备战斗的坚韧精神与力量。

徐悲鸿  会师东京

1943年,抗日战争逐渐进入到最为紧张和复杂的阶段,徐悲鸿取“狮”字谐音,创作出《会师东京》这一作品。该作品描绘了七只形态大小各异的公狮母狮,怒吼着登上日本富士山之巅,狮子们英姿勃发、双目怒视右下方地平线上的红日,周身散发着逼人的刚健气息。在画面的右上方,徐悲鸿题到:“会师东京。壬午之秋绘成初稿,翌年五月写成兹幅,易以母狮及雏居图之右。

略抒积愤,虽未免言之过早,且喜其终须实现也。二年端阳前后,悲鸿。”虽然在题跋中,徐氏提到“虽未免言之过早”,但是,他仍旧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反法西斯同盟终将会取得胜利。之后,画家将此画赠予陈孝威将军,陈孝威也写下了《会师歌》回赠之:“登彼富士山兮擒其王,三军威服兮我土重光,四海兄弟兮自由无疆。”表达出胜利曙光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念。

标签: 书画联盟丨写意狮子的画法 会师东京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