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天天观焦点:七旬老人与“烟花火龙”的故事……

发稿时间:2022-10-28 15:51:04 来源: 腾讯网

国家级非遗乔林“烟花火龙”项目是我市一张饮誉海内外的文化名片,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烟花火龙从一项仅仅流传于本地的民俗,一步步登上大舞台,名扬四方。在这个过程中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林建南倾注了大量心血,带出了一批火龙健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近这位七旬老人,了解他倾力于乔林“烟花火龙”这一国级非遗传承创新故事。

日前,在揭东区磐东街道乔南社区乔林广场上,国家级非遗“烟花火龙”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林建南正在为乡里青年介绍乔林“烟花火龙”的特点。

国家级非遗“烟花火龙”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林建南:国际龙的龙头比较扁,跟这个不一样,潮汕特别是乔林“烟花火龙”在600多年的传承中,它的龙头比较饱满,还有脚,一般龙没有脚。


(资料图片)

乔林“烟花火龙”又称“烧龙”,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传承人林建南介绍,明朝年间,“烧龙”是乔林人成功抗击入侵盗贼后欢庆胜利的一种方式,后演变为贺岁民俗,有着祈求平安兴旺、吉祥如意的寓意。

国家级非遗“烟花火龙”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林建南:“烟花火龙”一出,盗贼看到就害怕,因为“烟花火龙”一条得有20多个年轻小伙,都是壮汉,我们从明朝年间从老祖宗传承下来,将“烟花火龙”创作起来。

林建南告诉记者,小时候,家中长辈在制作“烟花火龙”时,他常跟在旁边学习,耳濡目染,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与“烟花火龙”结下了不解之缘。

国家级非遗“烟花火龙”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林建南:

我十几岁时,父辈、兄辈都在做火龙,我那时年轻比较好动,就跟来跟去,忙前忙后,有时会要求拿火把,从小跟到大,我是十几岁就开始在玩这种龙。

在特殊的历史年代,乔林“烟花火龙”活动曾一度中断,改革开放后得以恢复,当时正当年轻力壮的林建南决定要重拾扎龙、烧龙等技艺。

国家级非遗“烟花火龙”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林建南:

那时候真正开始扎龙是很困难的,第一,没有图纸,第二,没有尺寸,没有图纸时,比如这个圆圈,作圆圈大小为骨架,这个圆圈组下去后这条龙太大了,就得把这个圆圈拆开重新扎小一些,比如这个圆圈打下去太小了,那就得放大点,得这样一步一步慢慢寻,慢慢经历并试验。

在摸索中慢慢进步,林建南逐渐积累经验,成为舞龙烧龙的一把好手。在他的号召和影响下,乔林村很多年轻小伙加入“烟花火龙”传承队伍中,为技艺传承贡献力量。

乔林“烟花火龙”揭阳非遗传承人 林玉新:

十几岁就开始,老是看到老一辈的在扎龙很好玩,然后我就去跟、看和学。

揭阳乔林舞龙队队员 林昭锐:

七八岁就去折一些小小的剪纸,模仿大人做起来的形状,小的时候有组织一些十五六岁的青年学习,乡里的年轻人都很喜欢这个项目,谈到烧龙,大家都觉得很刺激、兴奋。

随着乔林“烟花火龙”制作技艺的不断熟练,林建南他们着眼于现代审美观,结合实际表演中的情况,不断地对乔林“烟花火龙”进行创新,使它更加贴合大众的审美。

乔林烟花火龙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林建南:

色泽比较鲜艳,画工、精工细致,也比较美丽、堂皇,而且比较玲珑,龙头比较小一点,灵敏性比较好,在舞的时候会比较顺畅。

在林建南等老一辈传承人的带动下,乔林烟花火龙的年轻一代传承人不断成熟,并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每逢春节民俗或重大表演“烧龙”活动时,乔林舞龙健儿赤膊上阵,擎着火龙在火星四溅中奋力奔跑,蛟龙冲云穿雾,非常壮观。

标签: 七旬老人与烟花火龙的故事 国家级非遗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