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诸多文人雅士对茶情有独钟,他们知茶、爱茶、嗜茶,借茶写人、叙物、抒情。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茶几乎涉入了诗词、歌、舞等一切文学艺术领域。元稹在《一七令·茶》中说:“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一生坎坷,却嗜茶如命,将好茶喻佳人。“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风流天下闻的孟夫子,独坐空堂回忆往昔时,以茶代酒,聊以慰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体现了陆游品茶、戏茶的闲适与恬静。当然,作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巅峰之作的《红楼梦》也不例外,全书涉及茶事及茶品繁多。仅茶品就有暹罗国的“暹罗茶”,怡红院里的“普洱茶”,潇湘馆中的“龙井茶”,栊翠庵里的“六安茶”“老君眉”,还有“枫露茶”和饭后茶、漱口茶,等等。
(资料图)
令人称奇的是,在众多茶事的皇皇巨著中,曹公很自然地在人们不经意间,两次巧绘出二人同饮一杯茶之情景,读来意味深长。下面,试作一分析。
境遇不同的“二老”,同饮一杯茶
第三十九回,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刘姥姥从天而降至荣国府,久居深宅大院的贾母非常高兴。刘姥姥见贾母时道:“请老寿星安。”贾母称刘姥姥为“老亲家”。用“老寿星”和“老亲家”来称呼对方极其恰当,一下就拉近了两者的距离,给人以无限亲情与温暖。第二天,贾母领着刘姥姥先后游览了潇湘馆、紫菱洲、秋爽斋、藕香榭、蘅芜苑等处,并在缀锦阁底下设宴吃酒。饭后,众人一起来到栊翠庵,贾母告诉妙玉说,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看到此处,读者也许会问,贾母为什么不喝享誉九州的六安茶?一般情况下,用过酒肉吃一杯六安茶,有助消化油腻,预防积食,这合乎贾府的饮食习惯。贾母一生知茶、好茶,她岂能将名茶弄混?然而曹公在写贾母等去栊翠庵之前,有一句伏笔:“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显而易见,贾母等在吃过酒肉之后,已经吃过茶即饭后茶了,暗示贾母来栊翠庵向妙玉要茶吃,并不再需要吃帮助消油腻一类的茶,言外之意是要品茶。六安茶“味苦”,不能发香,而老君眉“味甘醇”、清淡。老君眉叶片弯弯,满披白毫,纯净如寿星之眉。贾母年高体弱,游兴之后心情极好,且已吃过饭后茶才到栊翠庵来品茶,老君眉既含老君和长寿之意,又显示身份,贾母当然要老君眉而不要六安茶。这是多年来六安茶与老君眉孰优孰劣争论的焦点。解析好此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下文。
有意思的是,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那么,为什么贾母向妙玉要茶喝,却吃了半盏又递给刘姥姥叫尝尝?贾母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吃老君眉是家常便饭,因为这是饭后品茶,所以贾母只吃了半盏。她递给刘姥姥尝尝,也有炫耀之意,就像带刘姥姥参观潇湘馆,满架满墙的书让刘姥姥直以为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外孙女黛玉才华的赞许和炫耀一样。没想到的是,刘姥姥没有那么“细作”,便一口吃尽。从两位老人吃茶情形看,贾母是品,刘姥姥是吃。由此可见,境遇不同导致两人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刘姥姥在乡下,生活压力大,平时没有功夫细品茶,所以一口吃尽,真实且接地气。但刘姥姥并不是“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吃尽后感慨说淡了些,再熬浓些就更好。众所周知,茶叶中的咖啡因有提神效果,体力劳动者在一天劳作中最需要补充的就是水分,喝茶既可解渴,又能提振精神,还能回味持久。刘姥姥体力劳动繁重,日常饮食方面口味也较重,所以说再熬浓些就更好。
从“二老”同吃一杯茶看,贾母确实没有把刘姥姥当作外人。当然刘姥姥也心不存疑,接过茶就喝,自然真实又温馨。众人游幸并酒足饭饱后来到栊翠庵,一是品茶,二是歇歇脚。贾母和刘姥姥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虽经历和境遇不同,但两人都饱经沧桑,历经风雨,通晓世故。众人刚到栊翠庵,“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这时除贾母外,客人刘姥姥及众人都还没有茶。贾母和刘姥姥共吃完一盏茶后,“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从后文妙玉嫌弃刘姥姥,要撂了这个贫婆子喝过的一个成窑五彩杯看,刘姥姥就没喝过第二个杯子,这里“众人”一杯茶也没有刘姥姥的份。
在贾府里,贾母是“太上皇”,是最高“首长”,妙玉十分用心先敬贾母吃茶,无论是茶叶,还是茶钟、茶盘都十分考究,这理所当然。但刘姥姥是客人,又是贾母带着第一次登门,怎能没有一盏茶呢?才华阜比仙的妙玉做的确实欠妥。贾母把自己吃过半盏的茶叫刘姥姥尝尝,也避免了刘姥姥无茶吃的尴尬,体现出贾母高超的智慧。刘姥姥答复得也十分巧妙:“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刘姥姥为何不称赞一番呢?除了生活习惯爱吃浓茶外,其实刘姥姥也委婉地对妙玉提出了批评,批评她不懂得“世法平等”,出家多年还是那样世俗,对人情世故,还得再多熬一熬,多修炼修炼
互剖金兰语的钗黛,同饮一杯茶
第六十二回写道:宝玉正欲走时,只见袭人走来,手内捧着一个小连环洋漆茶盘,里面可式放着两钟新茶,因问:“他往那去了?我见你两个半日没吃茶,巴巴的倒了两钟来,他又走了。”宝玉道:“那不是他,你给他送去。”说着自拿了一钟。袭人便送了那钟去,偏和宝钗在一处,只得一钟茶,便说:“那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宝钗笑道:“我却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先拿起来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袭人笑说:“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
除“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外,这是曹公又一次“轻描淡写”地道出两人同饮一杯茶的情景。从上段引文分析,宝钗也太不客气了,袭人说的是“那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就是说谁渴谁先喝,一个都不得罪,也避免尴尬。宝钗说口不渴,只漱一漱口,这样就应该让黛玉先喝。然而这次安分随时、举止娴雅的宝姐姐一反常态,在没有征求林妹妹意见先拿起就喝,然后还把剩下半杯茶直接递给了黛玉,让黛玉喝。不要说把花混撂在水里都怕把花糟蹋了的黛玉,即使是家人,恐怕也不妥当。当时连袭人都觉得宝钗过分了,连忙说再倒去。可黛玉偏对此毫不介意,非但不介意,还说大夫交代不能多喝茶,半盏就够了。从黛玉的言行看,黛玉真渴了,她“说毕,饮干,将杯放下”与刘姥姥“一口吃尽”如出一辙,没有一点做作的成分。
也许读者奇怪,薛宝钗和林黛玉是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两大主角,天然对立,宝钗黛玉怎会同饮一杯茶呢?其实,小说第四十二回庚辰回前就有批曰:“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两人原来是“对头”,而今“金兰契”了。“契”即契约,“金兰契”就是金兰之交,即两个或两个以上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所结成的一种拟亲属关系。金兰契始于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成于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金兰语”就是金兰兄弟或姐妹之间的知心话。之前,林黛玉视薛宝钗为“对手”,用黛玉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素日只当他藏奸”,就是因为薛宝钗乃金玉良缘的主角。现在“孟光接了梁鸿案”了,林黛玉说是因为“他竟真是个好人”。“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后,钗黛情如姐妹,好得如同一母所出,不分彼此了。此时的宝黛,早已经把心交付给了彼此,哪里还在乎一杯小小的茶呢?黛玉不仅直呼宝钗为姐姐,宝琴为妹妹,还认了薛姨妈做干妈。薛家母女也对这个玲珑可爱的黛玉呵护有加。
同饮一杯茶,通晓事理涵义大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曹雪芹通过书中不同人物对茶的不同需求,由此对人物形象进行极为详尽地刻画,反映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为情节发展服务。
茶是雅物,也是俗物。一杯茶的价值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同的。茶是一门艺术,饮茶品茶透视着世间百态。一杯茶对于妙玉来说是精心并花费很多功夫去准备的,甘愿收集梅花上的雪细心收藏作为泡茶之用,茶叶和器皿都要用极名贵的,这是妙玉饮茶的态度。贾母精通茶道,喜茶好茶,她审时度势,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合理分析与决断。对于刘姥姥来说,茶水的功效就是为了解渴、解腻,是否名贵她不在乎,只要好喝解渴健脾胃就行。其实,喝茶就是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态度,每个人的态度都不尽相同,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每个人在意的点不同而已。人生何必都要相同,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宝钗黛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前二钗,两人共同拥有一首判词。但在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之间,钗黛两人貌合神离,面和而心不合。在互剖金兰语之后,两人消除了戒备与隔阂,迅速成为闺蜜。宝玉生日当天,中午宴饮后,袭人见宝玉和黛玉在一起说话,怕二人口渴,就倒了两钟新茶给他们,原想宝玉一钟黛玉一钟。不想宝黛话不投机,黛玉扭头去找宝钗了。宝玉自拿了一钟,袭人便送了那钟去。一杯茶到了钗黛二人跟前,谁先喝呢?袭人只好说哪位渴了哪位先喝,她再去倒。曹雪芹借袭人送茶,一来说明时事在变幻,计划不如变化;二来也许在暗示钗黛两人与宝玉的姻缘。因为茶在古代除了饮用,还有茶礼之说,一般为姻缘之礼。定亲聘礼,婚礼敬茶,夫妻同饮都是“茶礼”。第二十五回,王熙凤送给林黛玉茶后,诙谐地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就是这个意思。原本是宝黛的两杯茶,却被薛宝钗分了一杯羹,曹公在此可能暗示读者,薛宝钗后来与贾宝玉也有姻缘关系。另外,薛宝钗主动先拿起来喝,也是故意展现与林黛玉的亲密关系。因为宝黛姻缘与金玉良缘之争,背后有人风言风语,大家面子都不好看。薛宝钗有意借与林黛玉亲近,在公众场合共饮一杯茶来消除贾府下人的是非口舌,给双方减压。
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原你我同饮红楼一杯茶,感悟其中的人情冷暖和世间百味吧!
标签: 同饮一杯茶
- 衢州风华学校教师宋晴斩获省级比赛一等奖
- 阿根廷队将与阿联酋队进行一场友谊赛后前往卡塔尔
- 卡塔尔世界杯各队大名单全出炉 我们总结了5个“最”
- 世界消息!北京唯一“五线换乘”枢纽!丽泽城市航站楼交通枢纽获批
- 全球新动态:美国今年流感季已致1300人死亡 专家呼吁民众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 天天快播:世界首个唾液孕检试剂盒即将上市
- 天天滚动:今年以来我国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45项 创历史新高
- 热点聚焦:北京朝阳:继续增加核酸检测点位和通道,优化点位布局
- 美国登月火箭终于发射升空 执行“阿耳忒弥斯1号”任务
- 看热讯:10月民航客运数据发布 主要运营指标同比下滑
- 世界热资讯!绿色菜单引领餐厅低碳消费新风尚
- 燕麦奶不等于燕麦加牛奶
- 四川省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活动走进遂宁
- 今日关注:北京新增感染者中,147例为隔离观察人员,涉及13区
- 全球播报:贵州大方:非遗传人高光友获“贵州工匠”称号
- 世界通讯!用包裹着火焰的诗句,抚平时光的皱纹|“娜夜诗选”首发
- 2000千克是多少吨?1吨等于多少磅?
- 含“相接”的成语有哪些?人山人海出自哪里?
- 描写潮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闷雷滚动近义词都在这儿!
- 中国最吓人的一本古籍是什么?为什么现在中医不学本草纲目?
- (V面日报11.15)彩虹酱哇、鈴宮鈴、阿萨获涨粉、营收、人气榜榜首
- 干燥剂怎么重复利用?与压片型干燥剂类似的干燥剂有哪些?
- 世界微资讯!疫情午报|31省区市昨日新增1.9万余例,详情汇总
- 环球今日讯!国内旅游市场再迎利好 出行信心恢复仍需时间
- 焦点精选!2022“阅读北京·十佳优读空间”评选结果出炉
- 全球新资讯:衢江区“一库一策”动态清零病险水库
- 世界热文:安化县退休交警给村民送头盔
- 每日热文:衢州“乌引”建设高速互联“智能引水网”
- 速读:黄山风景区探索"信用游" 能否成旅游业趋势?
- WTA发布明年1至8月赛历 澳网农历春节期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