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每日热文:施耐庵的生平及《水浒传》揭示的人生真谛

发稿时间:2022-11-01 09:46:22 来源: 腾讯网

历史上的今天:1372年10月28日,《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逝世。

施耐庵生平


(资料图)

施耐庵(1296年4月4日-1372年10月28日),本名彦端,祖籍是泰州海陵县或苏州吴县阊门(今江苏苏州),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其门人。

求学入仕

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施耐庵出生于平江路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怀胥桥北施家巷。由于家贫,无法上学。7岁开始,他只好通过自学学习。13岁后在浒墅关的一家私塾念书。

19岁时,他考中了秀才。并且同私塾教书先生的女儿季氏结婚。25岁时被苏州官吏荐为“孝行信义”,29岁考中举人。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36岁的施耐庵中辛未榜进士,并结识了同榜的进士,也就是日后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的刘伯温。

得中进士后,施耐庵被朝廷委以钱塘县尹之职。但是当时由于做事情需要得到元人担任的达鲁花赤批准,施耐庵十分不得志。做了两年县尹,由于触怒元人,愤然辞官。在苏州施家桥办学授徒。在这里,他收下了一个商人的儿子罗贯中(也就是日后《三国演义》的作者)为徒。其间施耐庵父亲和妻子相继逝世,随后续娶了申氏。此时他已经开始着手撰写《水浒传》。

元惠宗至正十三年(1353年),贩卖私盐的张士诚起兵反元,其属下卞元亨是施耐庵的表弟,于是在卞元亨的邀请下,施耐庵成为了张士诚的军师。在施耐庵地帮助下,张士诚从兴化一路打到苏州。此时,由于意见不合,施耐庵辞别张士诚,带着门人罗贯中四处游学。

隐居著书

开始施耐庵在常熟河阳山隐居,为当地一家姓徐的人家当教书先生。三年后,刘伯温向朱元璋推举施耐庵,但是他坚辞不就,只好离开河阳山,回到苏州施家桥。《水浒传》大体也是在此时写成。

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包围苏州攻打张士诚。为了躲避战乱,在好友的帮助下,施耐庵举家迁回兴化白驹场故居。

《水浒传》成书后,很快民间传抄开来。根据民间传说,刘伯温奉皇帝之命寻访施耐庵时,发现了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并带给了皇帝。朱元璋看过后,认为 “此倡乱之书也,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当地官吏逮捕施耐庵。

施耐庵被关押一年多后被释放,但是身体已经不行。虽然有罗贯中的帮助,但是返家途中又染病不起,只好在淮安养病。第二年,也就是1372年农历十月初二(10月28日)客死于淮安。

《水浒传》之“水浒”的含义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可谓妇孺皆知,但是,“水浒”到底是啥意思呢?却很少人知道。

这还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去溯源。

“水浒”最早出于《诗经·大雅·緜》中的“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说的是啥意思呢?是周的先祖亶父的故事。那个时候,正是中国的商朝鼎盛时期,在黄土高原的西北边陲上生活着一个名为“周”的华夏部族。由于周边的戎狄民族经常前来侵扰,周部族每日都在恐惧与危险之中煎熬。

大约到了商朝武丁盛世的时候,周部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领袖——周太王古公亶父。在亶父的率领下,周部族历经艰险,迁徙到了周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周部族在这里基本摆脱了戎狄的侵扰,开始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了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周王朝。

《诗经·大雅·緜》就是周人用来纪念和歌颂亶父对周部族发展贡献的诗歌,诗中的“水浒”一词指的就是后来供周部族居住发展的周原。因此“水浒”一词的含义就是“出路”、“安身之地”的意思。

知道了这个意思,再来理解《水浒传》,是不是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宋江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一众豪杰好汉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在正常的社会中生活,人生的出路被生生截断,“八百里水泊”中的“梁山”便成了这些好汉唯一的出路与安身之地。

而当“一百零八将”成功聚首梁山之后,接下来如何发展又成为新问题,遂又在宋江的带领下寻找新的出路……

一句话,《水浒传》整个主题就是讲那些无法在正常社会中安身的“英雄好汉”寻找出路的故事,“八百里梁山泊”就是他们的安身之地,也就是“水浒”。

而《水浒传》的悲剧就是:这些“英雄好汉”最后发现在这个黑暗世道中,纵有了“梁山”这个可一时的安身立命之地,但却不长久,最终还是无路可走——继续聚首梁山,它是那么地逼仄,容不下大量人口,不可能长期在这里安家落户,娶妻生子;

造反吧,实际兵马并不多,只能据险而守——朝廷之所以并未像剿杀方腊那样出动主力剿灭梁山,正因为梁山不构成对皇权的威胁,属于疥癣之疾——实际上,梁山最多也只能打打祝家庄这样的地方武装,成功掠财后还要立马退回山寨才行;

进一步说,纵然可以走出梁山,拼命夺取天下,最终结果还不是梁山一众兄弟死亡大半后,这个世界上再多一位新皇帝!比如说,宋江成为了皇帝,哪还能像在梁山上那般称兄道弟?

没办法,只有迫使朝廷招安了,可一旦重回“正常社会”,纵然身份上高了几个等级,进入了“权力阶层”,但真正的主宰者还不依旧是原先那些昏君奸臣?!

梁山,注定没有出路。水浒,注定是一出悲剧。

《水浒传》蕴藏的五个人生大忌

水浒,固然不是安身立命之地,然而《水浒传》却是中国伟大的社会文献,包含着深刻的人生真谛。

其中蕴藏的五个人生大忌,更是发人深省。

01

人生第一忌:怂

有道是:“马上林冲,马下武松。”

在《水浒传》中,林冲作为“梁山五虎将之一”,无论是名气还是武功,都名列前茅。

可林冲空有一身好武艺,却活得过于窝囊。

当得知妻子被人调戏时,林冲怒发冲冠,气势十足地赶到“案发现场”,将对方抓了个现行。

他本是来教训对方的,可一看对方是高衙内,便吓得拳头落在半空,连句狠话也说不出了,最后只能忍气吞声地领着自己娘子离开。

要知道,忍耐需要有底线,你若是一味退让,那只会给对方得寸进尺的机会。

退一步海阔天空,但退一万步,便可能是万劫不复。

林冲一忍再忍,退了一万步,结果落得个误入白虎堂、人去楼也空的下场。

林冲的委曲求全,让他身上少了些快意恩仇的英雄气,虽为“天雄星”,但终其一生,却被一个“怂”字牢牢束缚住。

正如金圣叹对他的评价:“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虽然身安一时,却也心乱一世。

有时候,就得该出手时就出手,与其接受灵魂的拷问,不如将鞭子握在自己手中。

02

人生第二忌:躁

李逵,江湖绰号“黑旋风”。

旋风刮起来不分东南西北,像极了李逵急躁鲁莽的性格。

李逵初识宋江时,宋江想喝鱼汤,于是他便自告奋勇去江边买鱼。

到了江边,由于卖鱼的主人未到,所以这生意暂时做不了。

可李逵是个急性子,他哪里等得了这些,只见他走上前去,拿了鱼就走,因此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宋江是个城府极深的人,而李逵作为宋大哥的头号迷弟,却未能学得丝毫耐心。

鲁迅曾说,自己最憎恶李逵这类人,他们凡事不问青红皂白,只是抡着板斧便“排头砍去”。

人生的智慧,藏在平和与冷静中,而人生的祸患,则藏在急躁与鲁莽中。

一个人只有在冷静时,才能看到真相,才能合理解决问题。

03

人生第三忌:傲

卢俊义是《水浒》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场虽然不多,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上梁山前,他富甲一方,号称河北三绝,枪棒无敌天下。

上了梁山后,他活捉史文恭,力压林冲等元老,一下子就坐在了第二把交椅上。

但如此传奇的卢俊义,在金圣叹眼中,不过是个“呆气十足”之人。

“虽是庞然大物,却到底看来觉得不俊。”

金圣叹之所以看卢俊义不爽,很大原因便是卢俊义这个人过于自傲。

他本是大名府第一等富豪,枪棒无双,生活滋润,却因遭到吴用的算计,最终家破人亡、落草为寇。

宋江为了骗卢俊义上梁山,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宋江让吴用扮作算命先生,来到卢俊义家中,说卢俊义有血光之灾,让他到山东泰安州避难。

卢俊义信以为真,便连夜收拾行李准备赶往泰安。

要想到达泰安,势必要路过梁山,家仆燕青觉得此事蹊跷,便劝卢俊义不要贸然前去,以防梁山好汉拦路打劫。

但卢俊义一向自视甚高,又岂会把别人放在眼里。

那名闻天下的梁山好汉,在他眼里不过是一群犹如草芥的“贼男女”罢了。

卢俊义就是带着这种观念出发的,结果在途中被设计捉上梁山,有家难回,最后只能含恨入伙。

《礼记》有言:“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再彪悍的人生,也会被自负所打败;再辉煌的功业,也会被骄傲所摧毁。

为人处世需保持一种空杯心态,理性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丧失信心;在辉煌与成就之间,不忘记初心。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卢俊义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04

人生第四忌:伪

宋江是梁山的头把交椅,人人敬仰拥护的“及时雨”;而“鼓上蚤”时迁是鸡鸣狗盗之徒,名次排在倒数第二。

不过金圣叹却说:“一百八人中,定考武松上上,时迁、宋江是一流人,定考下下。”

被世人目为“豪杰”的宋江,为何会与小偷时迁成为一路人呢?

其中缘由,便在于虚伪二字。

上梁山后,晁盖曾主动要把梁山第一把交椅让给宋江。

让当然是假让,宋江辞当然也是假辞。

他虽然表面上不接受梁山之主的位置,实际上却广泛笼络梁山众人。

后来晁盖中箭身死,宋江也就在众人拥护下,顺理成章地成了梁山之主。

在众多梁山好汉当中,有些人是被现实逼上了梁山,可有些人却是被宋江逼上了梁山。

对于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人,宋江会不择手段地将他们“赚上梁山”,而对于那些没用的人,宋江则一改往日礼贤下士的面孔,变得冷血而残忍。

平定方腊后,武松痛失一臂,成了废人。

他对宋江说:“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

面对武松的真情流露,宋江只冷冷地说了四个字:“任从你心!”

只要没有利用价值,任何兄弟情义都不会被他放在心上。

宋江用“忠义”的口号,绑架了梁山好汉的人生,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招安梦。

培根曾说:“没有一种罪行比虚伪和背义更可耻了。”

虚伪是人生最拙劣的演技,虽瞒得过一时,却终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而我们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摒弃虚伪。

须知,虚伪不过得意一时,真诚才能过好一世。

05

人生第五忌:滑

有人说,吴用是智谋的化身,是梁山的“诸葛亮”。

其实并非如此,他的计谋多是损人利己的小把戏,远远当不起“智多星”的名号。

吴用之所以能坐在第三把交椅上,并不是因为他的智谋有多高,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圆滑的利己主义者。

吴用的圆滑为他带来了地位与权力,但他本人也因此丧失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正如金圣叹所说:“宋江只道自家笼罩吴用,吴用却又实实笼罩宋江。”

吴用一生都围着宋江转,当宋江中毒身亡后,他的生命也就没了中心。

也许,上吊自尽,便是他最好的归宿吧。

一位英国作家曾说:“一个没有原则和没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他会随着风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方向。”

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有一根“定海神针”,定住自己的原则,守住自己的底线。

无数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生,赢在人品,输在算计。

做个好人,修颗诚心,比什么都强。

人情冷暖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

《水浒传》中的这首五言诗,向我们揭示了世间的人情冷暖。

无论是英雄好汉,还是市井众生,他们共同演绎了那个时代的恩怨情仇,也让我们对人性多了一份悲悯与敬畏。

小说写的是故事与人物,但揭示的却是人性善恶,人生得失。

综合自洞见等。作者:不雨亦潇潇等。图文版权归原作者

标签: 施耐庵的生平及水浒传揭示的人生真谛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