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焦点资讯:农民守塔14年,每日补贴10元:保护古建不能只靠为爱发电|九派时评

发稿时间:2022-11-03 22:06:09 来源: 腾讯网

九派新闻评论员 文和刀

一篇采访,让48岁的农民郭末发登上热搜。14年来,他自愿守护着村里一座被列为文物的古塔,拿着1天10元的补贴,日常巡塔检查有无划痕或松动。白天他还干些农活,晚上就一灯、一床、一书桌,在塔下读书。有游客来参观时,郭末发就带领着他们参观并讲解,三圣瑞现塔自隋代以来千年的历史故事他如数家珍。

左图为文物局维修前的三圣瑞现塔,右图为暴雨后修好的三圣瑞现塔。图源:九派新闻 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片)

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郭末发的这份觉悟令人心生敬意。1天10元的补贴,单论市值怎能换来人对古建、对历史发自内心的看重和珍惜,他的这份付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为爱发电”。

保护古建征程遥远,不能只靠为爱发电。尽管山西古建筑存量众多,但当地古建的生存现状并不容乐观,至少73%面临不同程度的偷盗、人为破坏、自然损毁、失火等险情。郭末发决意守塔,正是由于痛心于2002年三圣瑞现塔两尊佛像被盗,他看着被挖开的两个空空大洞,心想“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在我们这一辈弄丢了”。

有多少乡野里的古建筑能幸运等到一位自己的郭末发?有太多东西的失落值得忧患。除了文物,还有文物栖身的环境,熟悉文物故事的人。年代悠久但寂寂无闻的三圣瑞现塔,或许只是山西数以千计县级乃至未定级文物的一个缩影。

去年一场暴雨,让本就老朽的古建愈发摇摇欲坠,也让人心头焦虑万分。那场暴雨中,三圣瑞现塔下古建筑的一角被冲塌了。极端天气的情况下,损失最重的文物古建,往往并非那些高级别的,而是那些散落在广大乡村中的县级乃至未定级文物。它们由于保护级别不高,没能得到提前被预防措施照料的机会,缺少来自专业机构与人员的特殊防护,在风雨的冲刷侵蚀面前显得更加脆弱。

伤在古建,痛在人心。然而严峻的现状是,财力和人力都面临着不小的考验。

首当其冲的是财力问题。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任毅敏曾表示:山西省在十年间投入了超过10亿元用于保护古建,但对于繁星般的古建筑群来说,仍是杯水车薪。许多古建都密集分布在资金相对紧张的地方,例如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尽管随着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这些地方资金相对从前宽裕了稍许,并且从省级到市级、县级的各级财政都有所投入,但文物保护所需要的投入也并不是一个小数字,总有力不从心之处。

人才的缺失也不容忽视。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门难以通过短期培训就批量产生许多人才的手艺活,不仅仅需求经验,还需要很高的历史人文素养。有着这样能力和素养的人才,本就稀少,何况越到乡里、县里越是难求。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难题。

郭末发的“为爱发电”,或许在当下,对于散落在乡野中的广大县级乃至未定级文物古建而言,是一种不得已的解法。他自己心甘情愿令人敬服。但长期来看,仅仅一个郭末发,对于浩如烟海又岌岌可危的广大县级文物而言,当然是不够的。从根源上解决文物保护财力人力困境的可持续性方案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来源:九派新闻】

标签: 农民守塔14年 每日补贴10元保护古建不能只靠为爱发电|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