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环球微动态丨【竹旅文体康】出土于大栗港镇的虎钮錞于:盛行于战国的打击乐器

发稿时间:2022-11-11 18:05:27 来源: 腾讯网


(相关资料图)

这件造型独特的青铜器物名为虎钮錞(chún)于,出土于桃江县大栗港镇,为战国时期的产物,是一种珍贵的打击乐器,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其整体呈椭圆筒形,中空。椭圆盘首,肩部突出,腹部向下收缩,顶部中央铸有一只立虎。张口露牙,耳目清晰,虎尾微翘,威武伫立。

虎钮錞(chún)于,出土于益阳市桃江县

资料记载,錞于需用绳系住钮,悬挂于架子上,以击打的方式使其发出声响。据史料记载,商周时期,錞于就是《周礼·地官·鼓人》记载的“六鼓四金”之器。古人行军打仗习惯“击鼓鸣金”,听鼓声出击,闻金鸣收兵。“四金”即“錞于、镯、铙、铎”,多与鼓配合。现今可见最早的錞于出土于山东沂水刘家店子,作为盛行于战国时期的一种乐器,錞于在春秋晚期进入到了吴越地区,后溯长江而上,在东周至汉代,因与巴人崇虎的习俗相契合,虎钮錞于开始被大量铸造,并成为巴民族特有的乐器。有数据统计,古巴楚地区(湖南、湖北)是全国錞于出土最多之处,有虎钮、环钮、兽钮等多种形态。

以时间为锤,在光阴中轻轻一敲,跟随那嘹亮悦耳的声音,仿佛听见一群威武雄壮的古人,正士气高昂,踏着所向披靡的军阵走来……

来源:桃江县档案馆

作者:谢耘

编辑  刘   莎

审核  莫   斌

监审  刘   鹏

标签: 竹旅文体康出土于大栗港镇的虎钮錞于盛行于战国的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