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浅读国学《易傭》(卷三•泰卦)

发稿时间:2022-11-17 05:49:17 来源: 腾讯网

文安之研究

2020年第113期

总第一一三期


【资料图】

浅读国学《易傭》(卷三·泰卦)                            

易傭卷之三

(卦画)乾下坤上

泰,小往大来,吉亨。①

否泰二卦,以乾坤交不交为义②,而皆以乾为主。何则?阴从阳者也,其进而交于乾也,实乾求之;若乾亢而不下,则尊卑隔绝,坤虽欲进,而其道无由③。至于阴阳之消长亦然。阳得其道,纲维④不失,阴无由而揽其权也。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⑤

“阳始于复而至于泰,泰而后为大壮,大壮而后为夬。泰之世,不若大壮与夬之世,小人愈衰而君子愈盛也。然而圣人独安夫泰者,以为世之小人不可胜尽,必欲迫而逐之,使之穷而无归,其势必至于争,争则胜负之势未有决焉,故独安夫泰。使君子居中,常制其命;而小人在外,不为无措。然后君子之患无由而起,此泰之所以为最安也。⑥”

阴阳各亢其位,则群生⑦之气不通矣。泰为乾坤之交,故道昌而物茁。

人生于寅⑧,不是到寅会方生人;寅是天地交泰之会⑨,人得天地正交⑩之气以生,所以谓之“三才”。若万物,则皆天地之余气、偏气⑪所生耳。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⑫

“‘裁成天地之道’,若置闰定时,掘地决川、烈焚山泽之类,加人力以裁成之也。‘辅相天地之宜’,若宾日饯月,顺四时之序而平秩之,顺十有二土之宜而蕃毓之之类,顺其所宜而辅相之也。⑬”物至于泰,极矣!不可以有加矣!故因天地之道而裁成之,即天地之宜而辅相之,使不入于否而已。

【注释】①泰卦卦辞原文。

②《上经》始乾天坤地,终坎水离火,而以否泰为枢纽。地天泰“坤上乾下”,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感,上下互通,天地之气相交;天地否“乾上坤下”,天清在上,地浊在下,天地之气不相交,是谓之否泰二卦“以乾坤交不交为义”。

③无由,没有门径;没有办法或机会。《仪礼·士相见礼》:“某也愿见,无由达。”汉·郑玄注:“无由达,言久无因缘以自达也。”

④纲维,指维系,犹纲领。比喻法度。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⑤泰卦彖辞原文。

⑥语本宋·苏轼《东坡易传》。

复,指地雷复卦,“雷在地中”之象。此卦六爻五阴一阳,一阳即初九;一阳初生,阴极阳生,是谓之“阳始于复”。

泰,指地天泰卦。此卦六爻内卦三阳外卦三阴,内刚而外柔,内健而外顺,“天地交泰”之象。

大壮,指雷天大壮卦,“雷在天上”之象。此卦四阳二阴,阳刚之气盛壮有力,故名大壮。

夬,指泽天夬卦,“泽上于天”之象。此卦六爻五阳一阴,孤阴在上;五阳共决一阴,去之不难,而阳气既盛,势必决去,决即夬,故名夬。

坤卦一变即为复,二变则为谦,下卦三爻俱变即为泰;再四爻变为大壮,再五爻变即为夬。泰、大壮、夬三卦的主卦俱为乾卦,亦即下卦或内卦,中爻俱为九二;而上卦或外卦的中爻则不同,泰为坤体六五,大壮为震体六五,夬为兑体九五;泰为阴阳交合之世,大壮为阳盛阴消之世,夬为阳极阴生之世。

居中,位置处于正中;犹行中正之道。《周礼·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

常制,旧时的形制。三国·魏·曹植 《怀亲赋》:“步壁垒之常制,识旌旗之所停。”亦指通常的制度。《三国志·魏志·何夔传》:“夔以国有常制,遂不往。”

其命,出自《诗·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谓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命,天命;维,乃。指承受的天命是新的。比喻国运昌盛,气象一新。

无措,无法对付;不知如何应付。形容极其惶恐。《吴子·料敌》:“一可击十,必使无措。”

⑦群生,指一切生物。《庄子·在宥》:“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亦指百姓。《国语·周语下》:“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

⑧寅,指寅日,即人日。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中国传统节日。正月,即阴历一月,为寅月。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就有人日节俗。西汉·刘歆《三统历》有云:“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宋·邵雍《皇极经世》与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有载。明·吴承恩《西游记》亦云:“自混沌初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

⑨交泰,指天地之气和祥,万物通泰。泰卦《象》辞“天地交泰”,三国·魏·王弼注:“泰者,物大通之时也。”言天地之气融通,则万物各遂其生,故谓之泰。

会,犹会合之处。

⑩正交,生物学名词,相反的词汇是反交。表现型不同的两种个体甲和乙杂交,如果将甲作父本,乙作母本定为正交;那么以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则为反交。

⑪天地之数六十,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而成,周而复始。十二个地支均有藏天干,所藏与地支五行相符的,为本气。如农历二月为卯月,卯中藏乙木,乙木为本气。阴历九月为戌月,戌中藏戊土、辛金、丁火,戊土为本气,辛金为中气,丁火为余气。

余气,风水学中指龙脉结穴周围的余枝。风水家谓为生气融结之余者所结,故谓之余气。八字中的余气,是指辰为木的余气、戌为金的余气、丑为水的余气、未为火的余气。

偏气,犹偏倚之气。相对正气或本气而言。文天祥《正气歌》有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⑫泰卦象辞原文。

⑬ 语本宋·杨简《杨氏易传》。

裁成,指筹谋而成就之。泰卦《象》辞“后以财成天地之道”,《汉书·律历志上》引作“裁成”。后,指君;财,通“裁”。意犹君主这时要掌握时机,善于裁节调理,以成就天地交合之道,促成天地化生万物之机宜,护佑天下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

置闰,是中国古代历法为调节阴历与太阳运行周期的巨大差距而采取的在某些年中增加阴历月数的方法。如南朝·宋·祖冲之制定的《大明历》中就有置闰法。

宾日饯月,犹宾饯日月。意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语出《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阳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平秩,指辨次耕作的先后。出自 《书·尧典》“平秩东作”。孔传:“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

四时之序,就是春夏秋冬的顺序。

土之宜,即土宜。指各地不同性质的土壤,对于不同的生物各有所宜。土宜之法,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法。出自《逸周书·度训》:“土宜天时,百物行治。”《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根据土地的性质,即称为“土”的自然土壤和称为“壤”的农业土壤,协调其与人、动物、植物和作物的关系。十有二,即十二。依据土地相适宜的法则,辨别十二个区域土地的出产物及其名称,以观察人民的居处,而了解其利与害之所在,以使人民繁盛,使鸟兽繁殖,使草木生长,努力成就土地上的生产事业。《周礼·地官·大司徒》有云:“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而施十有二教焉”“十有二曰,以庸制禄,则民兴功”。十有二,谓十二是根据功绩制定俸禄,人民就会致力于建立功业。

蕃毓,犹蕃茂地孕育。蕃,本义草茂,指茂盛、蕃茂或蕃衍;毓,本义是稚苗嫩草遍地而起,引申义生养、孕育,同“育”。《宋史·卷七十四·韩宗彦》有云:“人君务蕃毓其民,则天亦昌衍其子孙矣。”明时朝中有蕃毓署,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林衡署、蕃毓署、嘉蔬署……职掌进宫瓜蓏、杂果、菜、栽培树木、鸡黄、鹅黄、鸭蜑、小猪等项。”

辅相,辅助,帮助。《象》辞“辅相天地”,唐·孔颖达疏:“相,助也。当辅助天地所生之宜。”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①

“宋时诸大臣一语不合,即下殿上劄子求去;一正人去,而众正人从之。向使诸公稍忍耐调剂,无过持其高论,使君子小人角立而争;虽未必尽行其志,然决不至丧朋败类,空人国家如是速也。②”正人在朝廷,士之持两端且向且背③者,犹有所系心,即真为小人者亦有所惮,不敢发天下事,固尚有可为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④

“用”字要味,“冯河”似与“包荒”相反⑤,不知以含弘之量,施刚果之用⑥,有罪必诛,有弊必革,乃为用得其宜也。

济川仗舟楫,可能也;冯河不仗舟楫,是难能也。泰之九二具大神力,反风伏虎压难倾否⑦,其人足当之矣。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⑧

泰至半矣,虑其将变也⑨。泰三四相易则变归妹⑩,九三比六四,故以二画之相易取象。泰之上体,坤也,若三四相易,则三四五互坎,而平夷之坤变为险陂之坎矣,故曰“无平不陂”;阴往在外,若四易三,则往外之阴,来复于内矣,故曰“无往不复”⑪。“‘天地际也’,天地阴阳消长之际则然。不言人道,明可以‘艰贞致福’也⑫”。提出“际”字,正见人当及时挽回,再迟延不得。

自乾坤至履,阳三十画,阴三十画,阴阳之数适相等⑬,然后为三阴三阳之泰。三阴三阳往来之卦凡三十⑭,而泰否适居其先,故卦词以“往来”言。

寒暑、昼夜等纯是造化,不落人为⑮,故局定死数⑯,再无推敲。若盛衰、治乱,虽有造化暗做主宰,却全靠人做出来;人苟能艰贞,虽唐虞⑰至今,常治可矣!

【注释】①泰卦爻辞原文。

②语本明·冯琦《送陈侍御奉太夫人南还序》。原序文中为“上劄子”“濡忍调剂”,意在“由此言之,则君臣之离合,阴阳之消长,可具见于前事矣。”

札子,古代的一种公文,多用于上奏。后来也用于下行。劄子,也是官府中用来上奏或启事的一种文书。正人,正直的人;正派的人。《书·冏命》:“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唐·孔颖达疏:“其左右侍御仆从无非中正之人。”

濡忍,柔顺忍让。《史记·刺客列传》:“乡使政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绝险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僇于韩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许严仲子也。”

角立,卓然特立。《后汉书·徐穉传》:“至于穉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唐·李贤注:“如角之特立也。”亦指对峙;并立。宋·叶适《法度总论二》:“至晋之败,尤甚于汉,南北角立,递兴互灭。”

丧朋败类,犹丧败朋类,谓丧失朋友,毁害同类。丧败,意思是因失败而受损失;朋,指朋友;类,指同类。坤卦《彖》曰:“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败类,本义有“毁害族类”。出自《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宋·朱熹集传:“败类,犹言圮族也。”

空人,犹空无人烟。

③且向且背,犹一边支持一边反对。向背,趋向和背弃,支持和反对。宋·秦观《治势下》:“向背异同之见各自为守,而国论未决也。”

④泰卦爻辞原文。

⑤冯,通“凭”,凭借的意思。冯河,就是无舟渡水,只能涉水过河,即徒步过河。可理解为无能之辈,因为有才能的人可以自己打造一支船来过河。九二爻辞“用冯河,不遐遗”,唐·孔颖达疏:“无舟渡水,冯陵于河,是顽愚之人。”

包荒,指包约荒野。亦指包含荒秽,可谓度量宽大。三国·魏·王弼注:“能包含荒秽,受纳冯河者也。”荒秽亦作“荒薉”,犹荒芜。如《孔丛子·巡守》:“入其疆,土地荒秽,遗老失贤。”一说包容广大。《说文·川部》:“巟,水广也。”引《易》作“包巟”。唐·陆德明释文:“荒,本亦作‘巟’。”

⑥含弘,包容博厚。出自坤卦《彖》:“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唐·孔颖达疏:“包含宏厚,光著盛大,故品类之物皆得亨通。”后因指恩德广被,宽厚仁慈。

刚果,犹刚强果断。

⑦反风,犹倒转风流方向。

伏虎,指制伏猛虎。亦喻降伏凶人。明·沈璟《义侠记·释义》:“因此上屈弓腰,舒猿臂;要降龙,思伏虎。”

倾否,丧乱;危殆。唐·独孤及《唐故秘书监礼部尚书姚公墓志铭》:“故遭值倾否,出入夷险,而未尝有悔。”

⑧泰卦爻辞原文。

⑨泰卦六爻三阳三阴,人道九三与六四介于阴阳交错之间,是谓之“泰至半矣”。否极泰来,泰否相依,故“虑其将变也”。

⑩泰三四,指九三与六四。相易,即相互交易,阴阳转变。泰卦九三比邻六四,六四比乘九三,若二爻交替变动,即九三变为六三,六四变为九四,泰卦则变为“震上兑下”的归妹卦。归妹卦“上震下兑”,则喻男女动心而生爱慕之情,男女爱慕则有婚姻之动,所以卦名曰归妹。

⑪平夷,平坦。《汉书·沟洫志》:“处势平夷,旱则淤绝,水则为败。”亦指平和,平易。唐·柳宗元《零陵三亭记》:“君子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

险陂,险阻,与平夷相对。亦作险诐,指阴险邪僻。史书中多用形容人品卑劣,阴险狡诈之流。多见于《宋史》,也许就是有宋一代,险诐之徒多如牛毛之故。

九三爻辞“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意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也没有始终往前而不遇反复的。唐·孔颖达疏:“是初始平者,必将有险陂也;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复也。无有平而不陂,无有往而不复者。”

⑫语本宋·杨简《杨氏易传》。

致福,指得福;求福。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周礼·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东汉·郑玄注:“致福,谓诸臣祭祀,进其余肉,归胙于王。”震卦《象》曰:“震来虩虩,恐致福也。”参见《易傭》卷八震卦卦辞辑文:“《礼》曰‘贤者之祭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百顺之名也。’”“所谓恐致福,其非常人所谓福与”。贤者之祭,意指有才能的人用祭祀来表达诚信;所受之福,并非世人所谓的幸福,而是有顺利、诸事如意的含义,即无所不顺的“备”。

⑬《上经》中,乾坤至履共有十卦,其中乾六阳,坤六阴,屯、蒙二阳四阴,需、讼四阳二阴,师、比一阳五阴,小畜、履一阴五阳;十卦六十爻,阴阳各半,是谓之“阴阳之数适相等”。

⑭三十,指《周易》六十四卦中,六爻三阴三阳的共有三十卦。其中,泰否两卦乾坤相交居先,余者为震、坎、艮三男的二阴一阳与巽、离、兑三女的二阳一阴相摩。比如,“震上巽下”的雷风恒卦,三阴三阳;相综的泽山咸卦“兑上艮下”,三阴三阳。“巽上震下”的风雷益卦,三阴三阳;相综的山泽损卦“艮上兑下”,三阴三阳。以此类推。

⑮不落人为,犹无须人力所为。不落,不用;不掉入。人为,为人所造成。《礼记·乐记》:“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唐·孔颖达疏引庾蔚之曰:“人为,犹为人也。言为人作法节也。”人力所为,与天然、自然相对。汉·扬雄《法言·问明》:“命者,天之命也,非人为也。”

⑯死数,犹注定必死。

⑰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①

只“翩翩②”二字,模写小人引类呼朋③,情事如睹;害君子而曰“中心愿③”,是何等样毒心肠?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象》曰:以祉元吉,以行愿也。④

六五“女处尊位,履中居顺,降身应二,感以相与⑤”,帝女下嫁,从夫之象。

“坤乐下复,下复而夺乾,乾则病矣,而亦非坤之利也。乾病而疾坤,坤亦终伤焉。使乾不病、坤不伤,莫如以辅乾之意,而行其下复之愿,如帝女之归其夫者。帝女之归其夫也,非求胜其夫,将以祉之。坤之下复,非以夺乾,将以辅之。⑥”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⑦

“三阳之极,则曰‘无往不复’,所以防‘城复于隍’于其始;六阴之极,则曰‘城复于隍’,所以表‘无往不复’于其终。二‘复’字相应。⑧”

“自乾坤之后,始涉人道。经历六坎,险阻备常;内有所畜,外有所履,然后致泰;而泰之后,否即继之,以斯知斯人之生,立之难而丧之易。⑨”天下国家之故“乱日多而治日少⑩”,此又序《易》者之深意也。

“大《易》之书,明言中者,五十有五;所不言者,否、剥、屯、颐、咸、革、贲、遁、明夷九卦而已。内之中,六十有四;外之中,亦六十有四。得其中,‘动罔不吉’;失其中,‘动罔不凶’。是故,否、剥之五亦获其吉,而复、泰之三不免乎凶。惟其中之不可失也。⑪”

【注释】①泰卦爻辞原文。

②翩翩, 鸟轻飞的样子。三国·魏·王弼《周易注》:“乾乐上复,坤乐下复,四处坤首,不固所居,见命则退,故曰‘翩翩’也。”宋·程颐传:“翩翩,疾飞之貌。”后形容文采风流的样子;举止洒脱的样子。

③模写,照原样描绘。宋·范镇《东斋记事》卷四:“黄筌黄居寀蜀之名画手也,尤善为翎毛,其家多养鹰鹘,观其神俊以模写之,故得其妙。”

引类呼朋,招引同类,呼喊友朋。多用于贬义。也有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引,招来;类,同类;呼,叫。宋·欧阳修《憎苍蝇赋》:“奈何引类呼朋,摇头鼓翼。”参见初九爻辞下注②“丧朋败类”。

③中心愿,犹内心共同的意愿;或大家树立心中的愿望。宋·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④泰卦爻辞原文。

⑤语本三国·魏·王弼《周易注》:“妇人谓嫁曰‘归’。泰者,阴阳交通之时也。女处尊位,履中居顺,降身应二,感以相与,用中行愿,不失其礼。‘帝乙归妹’,诚合斯义。履顺居中,行原以祉,尽夫阴阳交配之宜,故‘元吉’也。”

履中,犹居中。谓践祚。西汉·焦赣 《易林·大有之坎》:“天地九重,尧舜履中。正冠垂裳,宇宙平康。”亦指躬行中庸之道。焦赣《易林·蛊之兑》:“含和履中,国无灾殃。”

降身,降低身份。有如屈身下嫁。应二,指六五阴柔居阳位,不当位,然与九二有应。南宋·李光《读易详说》:“六五以阴柔而居中正之位,帝女之象。天地交泰之时,阴虽上进,然乐于趋下,能降尊就卑顺以承,夫其受祉福而获元吉也。”

相与,相处;相交往。大过卦《象》辞:“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⑥语本宋·苏轼《东坡易传》。

下复,往下反复。反之,上复即往上反复。天上地下,自然之理;地天泰卦,阴阳交感。九三 “无往不复”,六四“翩翩不富”,六五“帝乙归妹”,上六“城复于隍”,是谓之“乾乐上复,坤乐下复”。

祉,福。犹福祉。

辅,助。犹辅助。

⑦泰卦爻辞原文。

⑧语本明·来知德《周易集注》。原注于六四爻,先言“此四爻正阴阳交泰,所以说两个愿字。彖辞‘上下交而其志同’,正在于此。若三与上虽正应,然阴阳之极,不成交泰矣。”而两愿者,“四与阳心相孚契,故曰‘中心愿’;五下嫁于阳,则见诸行事矣,故曰‘行愿’。惟得行其愿,则泰道成矣,所以元吉。”

三阳,指泰卦九三,为下卦乾体之阳极;六阴,指泰卦上六,为上卦坤体之阴极。九三曰“无往不复”,上六曰“城复于隍”,两爻有应,是谓之“二复字相应”。

⑨语本南宋·冯椅《厚斋易学》。原文“以斯”易作“以此”,“乱之易”易作“丧之易”;原文“国家之兴,成之难而败之易;天下之治,致之难而乱之易”易为“天下国家之故”一句。

六坎,指《上经》乾坤之后的水雷屯、山水蒙、水天需、天水讼、地水师、水地比,这六卦都有坎体。六坎之后为风天小畜卦、天泽履卦。

《文王序卦相综圆图》中,小畜在内,履在外,是谓之“内有所畜,外有所履”。《说卦》云:“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生立,指生活与生存;犹安身立命。北宋·张载有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⑩乱日多而治日少,指动乱日渐增多而安定日渐减少。南宋·柴望《丙丁龟鉴》云:“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引柴望语。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王绩》:“论曰‘唐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

⑪南宋·罗泌《路史·卷三》有载:“冉相氏,嗟乎!《臯谟》《箕范》中极之说备矣。此家所有也,大《易》之书,明言中者五十有五,所不言者,否、剥、屯、颐、咸、革、贲、遁、明夷九卦而已。内之中六十有四,外之中亦六十有四,得其中动罔不吉,失其中动罔不凶,是故否、剥之五,亦获其吉,而复泰之三不免乎!凶惟其中之不可失也。虽然中庸之徳民鲜久矣。自汉诸儒取过不及之说,类之孔伋之书,世遂泥于过与不及之中,求之亡其统矣。夫君子之于中无过也,有不及而已,致广大极髙明,夫孰得而过邪!”

大易之书,指《周易》。此书共六十四卦,其中有五十五卦言及“中”,只有九卦未明言。

内之中,指内卦或下卦的中爻,即全卦的第二爻;外之中,指外卦或上卦的中爻,即全卦的第五爻。

罔,无;吉,吉利。动罔不吉,指所作所为没有不吉利的。形容非常顺利。反之,则动罔不凶。语本《书·咸有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此文内容为伊尹对太甲说的话,大意是说,天命无常,只有经常修德才可保住君位,停止修德就会失去君位。

否剥之五,指否剥二卦的第五爻,俱未言“中”,然位得中,故否卦九五“大人之吉,位正当也”,剥卦六五“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复泰之三,指复泰二卦的第三爻,俱明言“中”,然位不在中,故复卦六三“频复之厉,义无咎也”,泰卦九三“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标签: 浅读国学易傭(卷三泰卦)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