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全球新动态:《素书》上说:有行、有智、有信、有廉者,豪之事也。

发稿时间:2022-12-05 08:04:16 来源: 腾讯网

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注曰:“俊者,峻于人也;豪者,高于人;杰者,桀于人。有德、有信、有义、有才、有明者,俊之事也。有行、有智、有信、有廉者,豪之事也。至于杰,则才行足以名之矣。然,杰胜于豪,豪胜于俊也。”


【资料图】

王氏曰:“名显于己,行之不公者,必有其殃;利荣于家,得之不义者,必损其身。事虽利己,理上不顺,勿得强行。财虽荣身,违碍法度,不可贪爱。

贤善君子,顺理行义,仗义俦财,必不肯贪爱小利也。能行此四件,便是人士之杰也。诸葛武侯、狄梁,公正人之杰也。武侯处三分偏安、敌强君庸,危难疑嫌莫过如此。梁公处周唐反变、奸后昏主,危难嫌疑莫过于此。为武侯难,为梁公更难,谓之人傑,真人杰也。”

【译文】

见利而不忘义,这样的人可谓人中豪杰。

【释评】

世间之人总是存在一种惯性:对于获得的嫌少,想要的更多;对于付出的嫌多,希望的更少。这便是国学大师冯友兰所言的利太过而义不及。正是因为知晓世人的这种惯性,冯老在研究哲学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一生克服这种潜伏于心的惯性。

从十几岁时接触哲学开始,冯友兰先生便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义”就是哲学。

虽然学术是他人生的重点,但他的心中也存有事功之心,这便是对利的要求。于是,他用尽毕生的精力去完成自己的义,同时,极力克制对利的渴望。

冯老的人生,或许未能完全舍弃利,但在克服利过而义不及的惯性上,无疑还是成功的。如冯老这样,能在利与义的抉择中,选择义的人并不多,但并非没有。义与利的问题,向来是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冯友兰认为,每种人皆有他们对于社会权利及职分,及对于他人的权利与职分。

在普通的情形中,人对于求权利,总易偏于太过,而对于尽职分,则总易偏于不及。简单来说,冯老认为,“义”就是自己应做的分内之事,“利”就是理应获得或者是超出合理范围的权利。

标签: 素书上说有行、有智、有信、有廉者 豪之事也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