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天天新消息丨再读《论语》|“君召使摈”一则详解

发稿时间:2022-12-05 15:52:23 来源: 腾讯网

再读论语

10.3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摈:接待宾客。《释文》:“‘摈’,本又作‘傧’,亦作‘宾’,皆同。”《集注》:“摈,主国之君所使出接宾者。”


(相关资料图)

勃如:郑玄注解说:“矜庄貌。”就是矜持庄重的样子。《集解》引用孔安国的话说:“勃如,必变色也。”变色,李零《丧家狗》说:“是根据客人的身份、地位和见面的场合、气氛改容易色……”大约是指接待国宾时,就把容色变得庄重起来。

躩如:一种解释说是盘旋、逡巡不前的样子,就是放慢脚步,以示敬畏恭敬。《集解》引用包咸的话说:“足躩,盘辟貌。”唐写本《论语》郑玄注:“足躩如,逡巡貌也”。钱穆《新解》、杨逢彬《新注新译》采取这种说法。

另一种解释说是快步走。《皇疏》引用江熙的话说:“不暇闲步。躩,速貌也。”杨伯峻《译注》、孙钦善《新注》、潘重规《今注》、李零《丧家狗》、李泽厚《今读》采取这种说法。

笔者浅陋,对周礼没有研究,不知道哪一种说法更符合当时的礼仪。胡乱猜测,,快步走或许更显得恭敬一些吧,而且下文也有“趋进”的说法,姑且采取第二种说法。

●揖所与立:向两旁的人作揖。左右手:向左向右拱手。《集解》引用郑玄的话说:“揖左人,左其手。揖右人,右其手。”《集注》:“所与立,谓同为摈者也。摈用命数之半,如上公九命则用五人,以次传命,揖左人则左其手,揖右人则右其手。”

衣前后:衣裳前后俯仰,俯仰则衣前后交替下垂。襜如:摇动的样子。《皇疏》引用江熙的话说:“揖两手,衣裳襜如动也。”

《集注》却说:“襜,整貌。”因此,杨伯峻《译注》把这一句译为:“衣裳一俯一仰,却很整齐。”潘重规《今注》同之。李零《丧家狗》反对:“古代训诂,没有这种说法。《楚辞·九歌》‘裳襜襜而含风兮’,王逸注说,‘襜襜’是衣服摆动的样子,才是正确的解释。”

趋进:快步向前,以示敬意。

翼如: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集注》:“疾趋而进,张拱端好,如鸟舒翼。”二杨都采取这种说法,但李零《丧家狗》认为:“这里是说,往客人跟前走,要小心翼翼。”

复命:向君主回复。《集解》引用孔安国的话说:“复命,白宾已去也。”

●译文:

君主召他接待国宾,他就面色矜持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朝两旁的人作揖,向左向右轮番拱手,衣裳前后俯仰,飘飘荡荡。快步向前,如同鸟儿展开翅膀。贵宾辞别后,一定向君主回复说:“客人已经不回头了。”

标签: 再读论语|君召使摈一则详解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