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环球资讯:【武博学术】海兽葡萄纹铭文铜镜赏析

发稿时间:2022-12-15 17:49:43 来源: 腾讯网


(相关资料图)

解鬟临镜立象床

双鸾开镜似秋光

霜降

“双鸾开镜似秋光,解鬟临镜立象床。”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在《美人梳头歌》中描写美人对镜 梳妆的诗句。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开始使用铜镜。随着唐代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工艺水平的不断进步,铜镜的制作工艺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武山县博物馆馆藏海兽葡萄纹铭文镜为国家三级文物,重585克,直径14.8厘米,厚0.9厘米,青铜质,圆形,半球钮,圆钮座,钮座内饰栉齿纹一圈,一圈凸弦纹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是环绕一周的八串葡萄和长瓣之花,枝条交错缠连,葡萄颗粒饱满,在葡萄和花草间有四只狻猊在玩耍嬉戏,或卧或伏,神态各异。外区是环绕一圈的阳刻铭文,内容为:“练形神冶,莹质良工,如珠出匣,似月停空,当眉泻翠,对脸敷红,绮窗秀幌,俱含影中。”前四句描写了铜镜的工精质良,纹饰精美,光溢四射;后四句描写了红烛摇曳,美人临窗对镜贴花钿的情景。

“海兽又称“海狮”,或“狻猊”,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殊方异物,四面而至”,狮子作为珍贵的贡品输入我国。《尔雅·释兽》曰:“狻猊,如虦(zhan)猫。”说明狻猊就是狮子,原产于亚洲西部和非洲一带狮子在佛教中既是佛的护守者,又是四大菩萨之一的文殊菩萨的坐骑,自张赛通西域后,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大门,不但引进了葡萄、首稽、胡萝卜、胡桃等十余种植物,西域的许多珍贵动物如汗血马、狮子等也相继引进中国内地。葡萄,汉代称蒲桃,西域最早种植,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后被广泛种植。《汉书·西域传》说:“大宛左右,以蒲桃(葡萄)为酒,……汉使采蒲桃、苜蓿种归,天子以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蒲桃苜蓿离宫馆旁,极望焉。”

唐初,波斯摩尼教传入中土,海兽和葡萄在摩尼教皆被视作有力的象征,而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富贵长寿和多子多福的寓意,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同时反映了当时对波斯文化的认同和融合,中国的铸镜匠师们创造性的将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海兽和葡萄巧妙的结合,形成了自己民族风格的图案,海兽葡萄纹是唐朝比较有代表性的纹饰,具有很强的艺术欣赏价值。

图文编辑||田云娟 马苗

审核||孟丽萍

标签: 武博学术海兽葡萄纹铭文铜镜赏析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生活晚报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