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可曾有一个朋友,愿意“为你,千千万万遍”吗?

发稿时间:2022-12-23 09:08:28 来源: 腾讯网

“为你,千千万万遍。”


【资料图】

《追风筝的人》一书畅销,使这句话广为传诵,甚至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已演化成一句情话。事实上,它的背后,是一段极为残忍的过往。

这句话曾经是为了表达一个男孩儿对另一个男孩儿不计回报的友情,是哈桑对阿米尔一辈子爱的承诺,而在故事的最后,却是为了赎罪。

《追风筝的人》电影

《追风筝的人》在2003年一经面世,风靡全球,被报刊杂志界盛赞为“一部非比寻常的小说”、“一鸣惊人之作”、“一部扣人心弦的感人作品”。这部二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在它出版至今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组惊人的数字。

其一经出版,就在《纽约时报》的畅销排行榜上停留了130 周,随后,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都引进了这本书。而在中国,这部外国小说更是畅销了十年之久,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2006年,因其作品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作者卡勒德·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这本书不单单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更是讲述一个人的赎罪之旅。读这本书,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在这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

小时候的阿米尔和哈桑是形影不离的玩伴,哈桑对阿米尔忠诚无比,阿米尔也极其享受哈桑的盲目跟随。

当时流行一个追风筝比赛,谁的风筝飞得越高、越远,并且把对方的风筝线割断,即为获胜。而阿米尔总是最卓越的风筝手,哈桑则是那个最会捡拾掉落风筝的奔跑者。

阿米尔总会迟疑地问:“你愿意为我去追风筝吗?”哈桑则愉快地答:“为你,千千万万遍。”

不懈地奔跑与放飞后,阿米尔终于因为出色的技术夺得冠军。可是,那次捡风筝回来的路上,哈桑却遭遇不幸。

富家男孩阿塞夫和他的两个同伙围堵住哈桑,逼迫他交出那个象征荣誉的风筝。哈桑当然不肯,一番拳打脚踢和威逼利诱下,正直的他仍然牢牢抓住风筝不放。

气急败坏的男孩们,把他困在角落里扒开裤子,施以暴力与侮辱……

这一幕,被前来找寻朋友的阿米尔撞见。可是,直到恶人离去,他仍然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泪流满面也仍没能上前一步。

即便如此,哈桑却一直视阿米尔为自己永远的朋友,他对阿米尔真诚相待不计回报,甚至愿意为之付出生命。

可命运的齿轮并未停止转动,阿米尔性格懦弱且因极端害怕而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为了不让自己持续遭受良心的谴责,他甚至栽赃他,建议父亲辞退哈桑父子,让他们永远离开了这个家。

读到这里,阿米尔的“卑劣”行为着实令人不齿,可每一个读者又都会发自内心的原谅他。或许正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阿米尔。

他懦弱、胆怯、过于敏感、满心嫉妒,但也正是这个阿米尔,内心柔软,有着超乎常人的道德感,对自己无比苛刻。因此,在背叛最忠诚的朋友哈桑后,他的一生都为此背负上了沉重的十字架。

在《追风筝的人》里,阿米尔的爸爸对他说:罪行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其他罪行都是盗窃的变种。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

谎言、背叛、救赎,是《追风筝的人》的内核。

多年后,阿米尔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悔恨与伤痛纠结,当他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立即不顾危险,前往早已陷入战乱的家乡——阿富汗,开始了他的救赎之旅。

每个人的命运就像风筝一样,它往更高更远的天空,但却受着那根细细丝线的牵引而无法摆脱。但也正是这根丝线的牵引,它才不至于消失在天际或者跌落尘埃。

而当这根丝线被割断,要鼓起勇气去追寻那飘落在远方的风筝,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

人这一生也是不断犯错,再用一生来挽回的过程。我们需要鼓足勇气,去找到属于自己的风筝,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完成自我的救赎。

与这本书取得的辉煌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故事的发生地——阿富汗。一个让人联想到战争,贫穷,难民,塔利班,恐怖主义等一系列负面词汇的国家,这些标签并非人们的主观印象,而是这个国家实实在在的历史。

在那个充满了战火的遥远国度——阿富汗,竟然能出产这样一本书,让全世界的人为之震撼。《追风筝的人》除了讲述一对兄弟之间的血肉情,更展现了阿富汗个体被现实里的阶级、民族和颠沛流离的命运压榨过后的样子。

这个曾经有着无比璀璨的文明和深厚底蕴的美丽国家,在近现代以来发生了一系列令她分崩离析的战争和动乱,出现了无数惨绝人寰的人道灾难。从七十年代开始,阿富汗陷入了更大的动荡之中,不到五十年间,这个国家的政权经历了六次更迭,平均不到一年就重建一次。

而作者胡赛尼,则正是出生于 1963 年的阿富汗作家,他是这个国家一系列大动荡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因此,在《追风筝的人》中,故事层层递进间涵盖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

阿富汗君主制被推翻,苏联入侵,阿富汗难民逃往巴基斯坦和美国,以及塔利班政权的崛起,911 事件等。

小说中,人到中年的阿米尔,在背负一生苦痛自责后,终于打听到哈桑的下落,他重回故土,但家乡已不再是他记忆中的模样,这里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他找到到了儿时的老管家,见到了早已荒芜的家园,却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讯……

这是胡赛尼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在此之前,他的职业并不是一位专业作家,而是一位医生。与为他人奉献的医生职业全然相反,作为作家角色的胡赛尼,则完全体现了极其个人的一面。

卡勒德·胡赛尼

小说开篇的序言中,胡赛尼写道:我向来只为一个读者写作,我自己,于我而言,写作总是服务于我自己,是一种把故事告诉我自己的行动。

实际上,《追风筝的人》正印证了这句话,胡赛尼将自我表达的方式,集中体现在了他与个人,社会,国家这三者的关系的探寻上。

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部小说看成是作者本人的一部自传。小说的主人公阿米尔,有胡塞尼自己的影子。

1965年,胡塞尼生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父亲是外交官,母亲是一所高中的副校长。儿时家境殷实,那时的他和阿米尔一样,有着金光闪闪的童年。胡塞尼11岁那年,因父亲工作的原因,举家搬迁到法国巴黎。

1979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在之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阿富汗约有100万人死于战火,600万人逃离这里成为难民。胡塞尼一家申请了政治避难,定居美国。

15岁的胡塞尼进入加州圣何塞的一所高中就读,不会说英语,完全被无视,“走在校园里也是隐形人”。曾是外交官的父亲做起驾驶教练,做副校长的母亲则进入一家快餐店当服务员,值夜班。

从此,阿富汗和金光闪闪的童年记忆就像是隔着红海之水的前世记忆。直到1999年,在旧金山湾区做医生的胡塞尼得知了塔利班禁止阿富汗人放风筝的消息,动笔写下了《追风筝的人》的故事雏形。

回到小说中,阿米尔的不作为与诬陷,源于其内心深处,他认为,哈桑终究是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虽然他懂事、聪慧、勇敢、淳朴,但依然掩藏不了他是哈扎拉人的事实。

虽然两人喝着同一个乳母的乳汁长大,虽然阿米尔日常依赖于哈桑的陪伴,生在富贵人家、身为普什图人的阿米尔却从没将哈桑视为真正的朋友。哈桑也需要时常应对周围人的谩骂、挑衅、对自己母亲的言语侮辱,甚至是毁灭性的侵犯。

在阿富汗,这两个种族的人群究竟有何渊源呢?

哈扎拉人是阿富汗第三大族群,和第一大族群阿富汗土著的普什图人相比,前者被认为是成吉思汗西征留在阿富汗的混血后裔。加上普什图人信仰逊尼派穆斯林,哈扎拉人信仰什叶派穆斯林,种族、信仰和历史等诸多原因,哈扎拉人逐渐成为阿富汗国内最为边缘化的族群之一,屡遭阿富汗的主体民族歧视和迫害。

其实在小说的开头,我们就能看见这样的种族不公:哈桑的父亲阿里的父母被一对普什图兄弟开车撞死,这对普什图兄弟最终却可以免于处罚。成为孤儿的阿里从小生活在嘲讽和讥笑中。哈桑的一生也是这场悲剧的延续。

20世纪末,阿富汗政权更迭之后,阿富汗人的遭遇比小说中更残酷。阿富汗裔历史学者塔米姆·安萨利在《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一书中提到了阿富汗恐怖的种族清洗:“他们对哈扎拉人社区进行扫荡,哈扎拉成年男性与男孩被充作壮丁......敢于反抗的人,都被杀了。久经苦难的哈扎拉人,进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可以说,小说中哈桑父辈的一生、哈桑的一生,乃至他的下一代,都是哈扎拉族群充满苦难的创伤史的剪影。

《追风筝的人》之所以能经久不衰的畅销,正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关于叫阿米尔的阿富汗少年的成长故事,是一个关于友情,亲情,爱情,信仰,和救赎的故事,是一部关于阿富汗个人与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一部关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如何关联的。

在故事里,我们既可以看到关干阿富汗文化和阿富汗人曾经美好的生活细节,也可以看到这个不幸的,灾难深重的国家所经历的一系列宏观历史,以及作者对于自己祖国复杂,深厚的情感历程。

《追风筝的人》所讲述的故事,就像一颗干净透亮的鹅卵石,无论时间之流如何涤荡,它总是静卧河底,等待有心之人从它身上倒映的交叠光影中,一瞥这个国度在一个远走他乡的少年身上遗留下的印记,以及它自身背负的不可抗的悲剧。

标签: 可曾有一个朋友 愿意为你 千千万万遍吗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生活晚报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