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天天亮点!凉水河如何成为“全国示范河”?说起这事,她一脸骄傲

发稿时间:2022-08-04 21:08:38 来源: 北京日报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天淇

盛夏时节,凉水河畔清风徐来,荷香阵阵,鸟鸣莺啼。说起如今的凉水河,杨丽颖一脸骄傲:“我们现在就每个月检测一次水质,不需要其他更多的措施,因为现在的河道已经恢复健康,有了自净的能力!”

杨丽颖:北京市凉水河管理处工程管理科科长


(资料图)

凉水河流经石景山、海淀、通州等7个区,总长68.41公里。早年间,城市工业、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凉水河曾一度沦为城区的“下水道”。

杨丽颖清楚地记得,她入职第一天到单位报到,车顺着凉水河边开,河道两岸遍布私搭乱建的平房,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污水顺着路面往河里流,河坡上杂草丛生,乳白色的河水泛着绿色,而且离河越近,异味越大,逼得她不得不摇上了窗户。车内闷热,杨丽颖的心却有点儿凉,“压力好大,觉得这条河真是哪儿哪儿都需要治理啊!”

2004年冬天,凉水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开工,杨丽颖负责其中两个标段,那个时候,她几乎天天泡在工地上。“我一回家,我妈都得让我把大衣和鞋脱在门口,不能带进去,因为实在太臭了。”杨丽颖笑着说。这次综合治理,重点对河底清淤,配套实施的截污治污工程关闭了沿岸300多个排污口,河水干净了不少,工作四年多,杨丽颖第一次觉得,这条河,总算有个河的样子了。

2012年,北京首次启动百万亩平原造林计划,凉水河在原本以杨、柳、槐等本土树种为主的绿地内又增种了紫叶李、黄栌等彩叶树,美化植被景观的同时,也为动植物营造更好的栖息生境。

一年后,北京启动“三年治污行动”,凉水河先后对流域内36条段158.7公里黑臭水体河段,86处排污口完成了治理。新建污水管线、再生水管线,改造雨污合流管线,2017年底实现了流域内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杜绝了污水入河现象。大力治污的同时,随着河长制的推行,凉水河管理处持续开展“清河”、“清四乱”行动,到2019年,凉水河干流基本消除环境死角,支流环境持续提升; 2021年流域内75条有问题的小微水体全部完成治理完成。

治污是个精细活儿。记得有一年,凉水河上游地区治理成效明显,但下游亦庄段依旧水体黑臭,杨丽颖接到了许多居民的投诉。单位马上联系市水科院第一时间现场调研,连夜确定了投撒生物制剂的应急治理措施,并且采用底泥置换技术。“置换过程就像淘米一样,将河底的泥沙整个淘洗了一遍。”杨丽颖说。

2016年8月,凉水河亦庄段甚至迎来了白鹭,这种对环境要求极高的鸟类出现在河道,让杨丽颖备受鼓舞。此后,河道建设雨水花园、生态草沟,让凉水河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健康:绿树繁花掩映河道两岸,鱼虾游弋在水下森林,苍鹭、鸳鸯筑巢河心绿洲。

十年来,北京市连续实施三个“三年治污行动”,凉水河的水质也从劣Ⅴ类到改善到现在的Ⅳ类、Ⅲ类。2020年,凉水河亦庄段还以高分当选华北地区唯一“全国示范河湖”。

“以前大家都躲的河,现在成了大家都喜欢亲近的河。过去都是封闭式管理,现在我们贴近百姓需求,大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杨丽颖说,居民想在河边散步,管理处就修建了滨水慢行步道;夏季想开展亲水活动,岸边就有了垂钓平台,还配备了救生圈的应急救援用具;居民觉得河边太黑,路灯照明马上安排……

如今,杨丽颖只要周末有时间就要带着孩子到凉水河边走走。她常默默在一旁听河边休闲的居民夸奖这条河的变化,“这变化里也有我的一份努力和付出,这是特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标签: 恢复健康 综合治理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