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环球聚看点】专家聚焦疫情下“韧性城市”建设:加强疫后社会心理治理

发稿时间:2022-12-19 12:03:49 来源: 北京日报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宏阳 任珊


【资料图】

韧性治理,正在成为今天城市治理模式的新范式。北京市深入推进的接诉即办和韧性城市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城市的韧性治理。

12月18日至19日,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在京举办。期间,在韧性治理平行论坛上,多位专家聚焦疫情下“韧性城市”建设,围绕完善基层治理平台、加强疫后社会心理治理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推动接诉即办改革的政策建议。

不让同样的问题反复问

截至11月底,12345日均受理量已经超过了20万件,比2019年疫情发生之前增长了10倍左右。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于建平感慨地说,“三年来,接诉即办工作,搭建了服务市民疫情防控的线上平台,架起了指挥部与群众沟通的连⼼桥。”

“韧性城市的建设,关键还是在韧字上。不仅要考虑怎么通过调配资源,来应急满足各项防疫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疫情过后,应急状态过后,社会如何快速恢复到常态化的状态。”于建平建议,各部门、各区域要充分认识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及早按照本市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指导意见》,谋划各自领域、区域的韧性建设。

在接诉即办改革融合方面,于建平建议,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大量级的共性问题,出台完善市民办事的指南,不让同样的问题反复问。他还提议,可以建立12345的搜索引擎,在公共平台共享办事查询资源,满足市民自助查询需求同时,缓解电话接听压力。

鼓励公众对风险采取合理行动

论坛上,“加强疫后社会心理治理”的话题也引起许多与会嘉宾共鸣。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教授辛自强认为,当前,疫情背景发生了变化,国家放开了统⼀的管控,强化自主防疫措施,恐慌等社会心理问题也会随之产生。除此之外,小微企业、服务业眼前面临的困难,可能也会带来⼀些情绪压力。

针对这些问题,辛自强建议,首先,医卫专家需要帮助公众建构对病毒的正确认知,包括当前病毒的⼀些新特性,传染性、危害性等,让公众正确评估风险。其次,不仅要建立对病毒本身的认知,也要建立明确的对感染后果的科学认识,除了用数据说话,更要用故事、案例来鲜活地讲,从心理接受敏感性方面,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辛自强也建议,要鼓励公众对风险采取合理行动,比如适量备药,但避免浪费,以此增强人民的控制感和应对效能感。还有各地区、各行业分散暴发“时间表”,也非常关键,会大幅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样重要的,还有向公众提供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公布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网站电话、生活支持网络,做好物资供应保障。

“当前,还应该加强对疫情的心理后果的研究,这个影响可能是很长期的。”辛自强提到,包括患病⼈群、医护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心理建设格外重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韧性。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为千家万户解决千头万绪问题的“接诉即办”,正在成为韧性城市建设的“数据富矿”,垂直扁平多点位的群众诉求,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精准的发力方向,以群众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实践”,全面加速着韧性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

提高生命线工程的韧性

“韧性城市,是具备在逆变环境下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城市,是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持续提升城市整体韧性,对于防范和化解社会重大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庆伟在视频致辞中说,将韧性治理的理念、技术、机制与接诉即办改革相融合,将为提升首都治理能力、维护首都和谐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认为,韧性城市有三大韧力:维持力、恢复力和转型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恢复力,就像生病的人能够迅速恢复健康。他特别强调,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恢复,比如电力、供水、燃气、物流交通等等,构成了城市的基础的韧性系统。

那么,如何去发现遍布城市的生命线基础设施存在问题?仇保兴认为,光靠专业单位不够,⼀定要在接诉即办过程当中,依靠市民的反馈,同时提高自身可靠性,提高生命线工程的韧性。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二级教授、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会⻓宋贵伦提出,抓工作要落地生根,韧性治理的根在基层。“这个平台有三根支柱,网格化的管理、精细化的服务、数字化的信息。”宋贵伦认为,在巩固发展12345热线成果基础上,要进⼀步完善基层治理平台。

标签: 社会心理 生命线工程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生活晚报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