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案件执行时“扑了空”,一份文件让法官找到突破口

发稿时间:2023-02-16 17:00:36 来源: 北京日报


(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高健 通讯员 宋玥阳

人去楼空——近日,海淀法院在一次执行中“扑了空”,眼看着要陷入僵局,可细心的法官在现场发现了一份审计报告,这让执行有了新的突破口。

2019年,某物业公司与某投资公司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由投资公司承租物业公司的办公场地。2020年,投资公司以经营不善为由拖欠多笔租金。经多次催缴无果,物业公司将投资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投资公司支付6个月的房屋租金以及滞纳金。胜诉后,物业公司向海淀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投资公司银行账户没有余额,未在工商注册地进行实际办公,法院发出的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未得到回复,也无法联系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管理人员。

物业公司负责人告诉法官,被执行人的实际经营场所就在物业公司的场地内,物业发现投资公司内还有大量办公设备,不像是没有人办公。

法官想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和物业公司负责人约好,在2月9日,“突袭”投资公司。执行当天,执行法官到达海淀区某大厦后,发现前台仍然挂着投资公司的牌子,但是办公场所内空无一人。通过与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到该公司联系人和管理人都是法定代表人黄某,但是,一直联系不上该人。

现场调查中,法官发现大量公司遗留下的办公设备以及材料文件,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线索?经验丰富的法官一份一份查阅着公司文件,最终,发现了一份审计报告,其中详细记载了被执行人的资产情况,这为下一步的执行工作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

随后,在现场清点中,法院扣押了投资公司名下电脑等办公设备,同时要求物业公司对已扣押的办公设备进行妥善保管,并通过各种手段联系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告知其法院的执行措施。下一步,法院将推动已扣押的设备的评估、拍卖工作,并将根据审计报告继续查控被执行人的财产。

标签: 投资公司 物业公司 办公设备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生活晚报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