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生活 |
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期、宋朝命运之战,高梁河是这样来的

发稿时间:2023-04-25 15:18:04 来源: 北京日报

现在西直门外的南长河,曾经是古高梁河河道。高梁河的名字最早见载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当时为永定河干流之一。古高梁河有东、西两段河道,西段河道从永定河出山后在石景山附近分出一个支流,之后因永定河南移,这一河道渐渐淤积。古高梁河东段在今紫竹院处,从紫竹院流出后向东经过高梁桥,经西直门到德胜门后流入护城河。如今,紫竹院至高梁桥长河段是目前仅存的一段高梁河河道。


(相关资料图)

《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局部)清 张廷彦等绘

报恩楼 摄影:刘颖 历史上有平地泉吗?

高梁河发源于紫竹院平地泉,对于这一说法,有些人并不认同,认为紫竹院的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挖的人工湖,现在的公园找寻不到泉眼,又何来有平地泉之说?

笔者认为高梁河源自紫竹院平地泉的说法是可靠的。历史上的北京平原,由永定河、潮白河两大水系形成的冲洪积扇堆积而成,北京城位于永定河冲积扇的脊部,地下潜水水位较高。当时潜水溢出带周围形成众多天然湖泊、地表泉和湿地,紫竹院平地泉也是其中之一,它们共同成为京城水源的重要补给。

紫竹院水系可追溯至距今四千年前到两千年前,当时的永定河从紫竹院流过,高梁河当时是永定河支流,属于永定河水系。那时的紫竹院一片河间洼地,地域内泉眼丰富。由此推论,随着永定河河道南移,东汉以后,紫竹院水域成为了古高梁河的源地,这也印证了郦道元《水经注》中紫竹院附近“平地泉东注”高梁河的记载。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也曾认可古高梁河源于紫竹院平地泉的说法。只是随着城市建设加快,地下潜水已迅速下降,紫竹院平地泉和其它一些地表泉、湖泊也渐渐消失不见。

高梁河的名字是何时有的呢?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期,那时高梁河是蓟城外一条大河。三国时期有关于高梁河信息的碑记,讲述曹魏镇北将军刘靖镇守蓟城,为了更多储备军粮,修筑了“戾陵堰—车厢渠”水利工程。由此将石景山和四平山之间的缺口处凿穿,向东开凿了一条水渠,贯通到紫竹院以接济高梁河。这样可在丰水期引水东流,使高梁河水量增加,减小蓟城洪涝压力;旱季时河水倒灌,可解贫水之困,河水流域也能够灌溉四周广袤土地。景元三年(262年),樊晨奉诏重修戾陵堰,从高梁河上游开凿直通温榆河的渠道,使高梁河水道得以延伸,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车厢渠是北京地区最早的灌溉工程,或说是北京第一个水利工程。因所凿河道成长方形断面,形似古代车厢,故名“车厢渠”。郦道元《水经注》也记述有曹魏时期修建“车厢渠”流经紫竹院一事。由此坐实了那时已有高梁河河道的事实。宋代时也有关于高梁河的文献记载,那便是关乎宋朝命运的“高梁河之战”,此战宋军被辽军击败,结束了宋朝统一的步伐,并且在军事上开始处于劣势。

历史上的高梁河水系长久以来是北京地区重要水源。金代时,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北京后,大兴土木,充分利用紫竹院四周水系修建都城。由于高梁河水量小,只能勉强够百姓日常用水,难以满足水上运输的需求。统治者为解决漕运问题,增辟水源,遂开渠引西北郊玉泉山水至紫竹院,作为接济高梁河的上游,这是有关今日长河成流可追溯的最早时间。金代的水系建设既补充了紫竹院湖水量,也使更多河水源源不断流入京城,水经紫竹院后汇入白莲潭(今什刹海),初步形成今日可见的紫竹院南长河。

故宫藏图再现河畔风貌

明清时期,高梁河一带为皇家赴西山园林风景区御用水道的必经之路。紫竹院区域依托高梁河皇家水上御道,渐渐变得繁盛起来,至今两岸还留有诸多建筑遗存。尤其是高梁桥至紫竹院一带,集中有大量名胜古迹,如万牲园(今动物园)、畅观楼、真觉寺(今五塔寺)、广源闸、万寿寺和福荫紫竹院行宫等,形成了一幅难得的运河历史图卷。

明代时,为了让帝后龙舟不受广源闸的阻挡直驶西郊,在高梁河南岸开凿了一条河汊子,以方便大船往来。当时绕行御舟的河汊子“别港”,其位置就是今日的紫竹院公园。万历五年(1577年),慈圣皇太后在高梁河广源闸北岸营建万寿寺,同时兴建了紫竹院庙宇,作为万寿寺的下院。

清乾隆帝将原广源闸东南侧的明代庙宇重新修葺,改建为禅院,内供奉观世音菩萨;在禅院西侧添建了行宫,相传是效仿承德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中的“烟波致爽”建造的。此时的紫竹院依旧隶属于万寿寺管辖。从此,乾隆陪同太后去万寿寺礼佛和游逛苏州街时,常在这里驻跸。

紫竹院当时的风貌在清代宫廷画家张廷彦所绘《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中可见,其中第二卷所绘自河畔万寿寺起至高梁桥止,其中有对紫竹院景致的描绘。乾隆帝的母亲喜欢苏州景致,极为孝顺的乾隆帝为了迎合母亲的喜好,从万寿寺西墙外一直到畅春园一带建了苏州街。曾六下江南的乾隆,对江南美景流连忘返,于高梁河南仿照苏州城葑门外“芦苇深处”的江南水乡风光,栽植了成片芦苇,取名“芦花渡”,又称“苏州芦花荡”。同时也重修了明代庙宇,名为“紫竹禅院”,还将其交由清内务府管。有传闻乾隆之所以赐名“紫竹禅院”,与当年“芦花渡”遍植高大芦苇有关。这些芦苇移自江南,俗称“江南铁杆荻”。每到秋末冬初,被霜凌的苇秆呈现紫黑的颜色,如此成片铁杆荻好像是茂盛的紫竹林一样,因此这里被乾隆帝赐名“紫竹禅院”。

但有人否认了这一观点,认为“紫竹禅院”的说法早于乾隆时期,有两首诗为证。其一是顺治四年进士王熙作《紫竹院》诗:“紫竹禅关迥,虚亭老树前。槛低花影静,林密鸟声传。钟梵闲清书,池塘遍野泉。夕阳楼影下,归骑破春烟。”从诗中可知清初就有紫竹禅院一说。其二是清初释道忞《北游集》中也称“紫竹院者,盖内臣宗公施舍为精舍也”。若以两首诗来断定,“紫竹禅院”之名始于乾隆的说法确实存疑,应当是明朝此处修建的庙宇已名为“紫竹禅院”更为合理。还有一种说法是,因禅院内观音殿供奉的是观音,而观音菩萨居住在南海紫竹林,所以禅院得名“紫竹禅院”。如今紫竹院公园复建的“紫竹禅院”观音殿内供奉的便是“紫竹观音”造型,这尊观音的造型与宋代安岳石刻紫竹观音造型相仿,不知是否是为了更好契合“紫竹禅院”名之意。

光绪登基之初,紫竹院还是万寿寺下院。为便于管理,万寿寺方丈与广化寺方丈商议,推荐同治年间担任慈禧二总管太监的刘多生(素云道人)当紫竹禅院住持。光绪九年(1883年)至十一年,刘多生主持重修紫竹院,改佛教寺院为道观,更名为“福荫紫竹道院”。此后的紫竹院不再隶属于万寿寺,成为独立的行宫。行宫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中轴线为宫门、影壁、正殿、报恩楼。行宫的主体建筑为上下两层各九开间的报恩楼,南向为砖木结构,建筑青瓦覆顶、雕梁画栋,很是优美精致。报恩楼又被称为“慈禧梳妆楼”,相传因万寿寺前有长河和苏州街,慈禧很喜欢这里,常在报恩楼梳妆及用早膳后再前往万寿寺拈香礼佛,“慈禧梳妆楼”由此得名。重建后的行宫西侧有西跨院,是官员随帝后出行时的临时办公场所,行宫东跨院即“紫竹禅院”旧址。

文人青睐两岸景致

明清之时,京城百姓就愿意相携结伴出游,而高梁河两岸风光就成为首选。因临近皇家水上御道,高梁河两岸植被养护得很好,沿河南北还有众多寺庙园林,景观美不胜收。晚清人士孙宝瑄描述高梁河景致:“日西斜,乃共乘车出西直门,绕御河长堤而行,水清涟作深碧色,高柳如云,远山明媚,所谓江南景物,竟自有之。”

明代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被称为“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喜欢高梁河景致,写有《游高梁桥记》,袁宗道也在《极乐寺纪游》中对高梁河景致有所描述:“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高梁河美景在袁氏三兄弟眼中,堪称“京师最胜地”。今人不仅能从他们的文章中领略当时高梁河繁华胜景,从明刘侗、于奕正同撰的历史地理著作《帝京景物略》中,同样可以感受高梁桥以西的秀美风光。

明清时期,高梁河两岸以江南景色著称,明代书法家顾起元所写“路转柳桥曲,河连杏渚长。半天分树色,匝地起花香”不过是道出景致的一二。那时,常有人在春夏明媚之日赴高梁河畔踏青游玩,有徒步的、骑马的。有人寻了风景好的地方,搭个简易棚子,或寻树荫下席地而坐,小憩观景、闻笙歌听短笛,抑或品茗啜饮。还有闲散人在河畔垂钓或是提笼遛鸟消磨时光,各种沿岸售卖的小贩在他们身边来来回回走过。河道两岸还有可供游人观赏的娱乐项目,如唱曲、放空筒、耍猴、赛马的。游人若是饿了,还可去附近茶社买些点心吃。有文献记载,明清时期游赏高梁河美景之人,云集时多达日上万人,绵延有三四里。这些人和美景,生动地绘就了燕山脚下一幅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图画。

高梁河两岸胜景随着清朝的没落渐渐风光不再,随着京城两次被攻陷,高梁河沿岸也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宫殿和寺院建筑多有被毁。随着高梁河水源日渐减少,树木也多被砍伐,京师最胜地的风光不复存在。庆幸的是,时光流转至今日,河道两岸景观再现,紫竹院公园总体园林风格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江南风韵,那里竹林茂密、小桥流水、荷花满池,并依旧可见乾隆笔下“柳荫深处是蓬莱”的长河观柳意境。

(原标题:高梁河访古)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 刘颖

流程编辑:u062

标签: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生活晚报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