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美关系呈现的复杂性已超越双边范畴,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攸关双方,也举世瞩目。
【资料图】
近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时表示,美方应端正对华认知,回归理性,扣好中美关系的第一粒纽扣,在两国各自更好发展中彼此成就。
当前中美关系的症结在哪里?美国处理对华关系时为何失去理性?就此,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历史教授、费正清研究中心前主任宋怡明(Michael Szonyi),以及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亚洲历史、国际和全球研究学教授陆德芙(Jennifer Rudolph)与中新社记者展开对话。
宋怡明认为,美国面临的更大挑战是解决国内的严重分裂和政治瘫痪问题,在强调与中国竞争之际,美国更需要做的是厘清自己国内的秩序。陆德芙则表示,美中之间的经济联系密不可分,人文交流也非常密集,美中关系有太多可以反驳“零和游戏”和“修昔底德陷阱”之类言论的案例。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2022年,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邀请数十位美国顶级国际关系和中国问题专家就中美关系发表见解,并集纳成书——《中国问题II:对美中关系的关键洞察》。作为编者之一,二位如何评价现在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对中国的看法?
陆德芙: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过去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美中关系极其复杂,无法从单一的维度来考量。因此,无论你是政策专家、中国问题专家,还是普通民众,都很难分辨一个人的观点客观准确与否。《中国问题II:对美中关系的关键洞察》这本书提炼出许多关于美中关系的研究成果,并为读者指出了美中关系的关键问题,而回答问题的人,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物。
宋怡明:的确,如今在美国,很多评论中国的人都对中国知之甚少,对中国问题也没什么研究经验,有的人甚至不懂中文。确切地说,这些人距离真实的中国比较遥远。
陆德芙:我们希望人们更加理解美中关系的复杂性,你不能把美中关系简化为几个甚至一个方面的问题。
中新社记者:如您所说,中美关系涉及领域相当广泛。据你们观察,当前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议题是什么?
陆德芙:美中关系是多维的,它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国际关系的稳定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从多个侧面观察,美中关系似乎都处于危机之中。我们希望双方把双边关系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始终视为最重要的方面。
当然,这并不影响双方在不同阶段确定双边关系的关键议题,例如涉疆、涉台等问题都很复杂敏感。当前,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在就两国关系的优先事项进行校准。我想提醒决策者的是,这两个国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不仅在经贸关系上,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方面更是如此。
宋怡明:中文有成语“一叶障目”,其实英文也有相应的表述。我认为这可能是美国处理美中关系时面临的最大症结。我想说,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以及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必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找到方法来解决当前的棘手问题,但更要着眼双边关系的长远和全局。
中新社记者:近些年,不少美国的中国问题学者警告美当局不要在台湾问题上冒险。为什么这些声音没有得到美国决策者的重视?
宋怡明:首先我想说,在美国有很多人会就美中关系向政府提出建议,涉及的话题就包括台湾问题。不过,坦率地说,并非所有人的动机都是基于推动美中关系的积极发展,他们更多是基于美国国内政治的党派之争,而且这些建议大多不切实际,因为实际形势比建议所针对的单一问题要复杂得多。
目前,美国两大主要政党达成的共识是,美国对华政策必须改变。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将此理解为美国领导人想让中国成为“美国的敌人”。
中新社记者:正如二位所说,在美国有很多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他们有自己各自侧重的方向,那么,这些中国问题专家有达成一些共识吗?
陆德芙:现在尽管很多美国学者认为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不应该向中国学习。中国有很多方面都值得美国学习。比如,中国的基础设施做得很好,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成功等等,两国在很多领域都可以相互学习。另外,如果美国想继续保持其全球领导地位,那么它必须先解决好国内的事务。
宋怡明:美国在与中国竞争时更需要做的是厘清自己国内的秩序。美国的成功之道不是削弱中国。在某些领域,美国受到了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需要找到应对这种挑战的政策。但是,美国面临的一个更大的挑战是解决国内的严重分裂和政治瘫痪问题。
中新社记者:中美关系不应该用“零和”来形容,这几年,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在中国也常被讨论,未来,中美关系如何避免这个“陷阱”?
宋怡明:“零和”的定义是两个玩家之间的竞赛,其中一方得到就意味着另一方要失去,而用它描述美中关系,这显得很荒谬。比如,陆德芙提到美国可以向中国学习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中国基础设施的非凡成就并没有让美国利益受损,如果美国国内能齐心协力建设高铁,这也不会伤害到中国的利益。
有人会谈到美中在国际领导力方面的竞争。的确,中国正在寻求在国际机构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但这和破坏国际秩序不是一回事,如果中国真的试图破坏国际秩序,它就不会加入所有这些机构。
我的同事兼朋友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我想格雷厄姆会是第一个承认历史不是宿命的人,美中关系与他所研究的历史案例不完全相同。这个概念之所以不能用来形容美中关系,是因为美中关系的特点是超乎寻常的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科技一体化、教育一体化等等,以及两国都面临很多共同挑战。
陆德芙:美中关系的一个特点就是其涉及范围之大,一体化程度之高都前所未有。“冷战”之下的美苏双方具有完全不同的经济体系,而美中之间的经济联系密不可分,人文交流也非常密集,美中关系有太多可以反驳“零和游戏”和“修昔底德陷阱”之类言论的案例。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流程编辑:tf008
标签:
- 用“修昔底德陷阱”形容中美关系?他们不赞同!
- 俄国防部:两名俄军指挥官在顿涅茨克地区阵亡_最新
- 今天可能突破35℃!请做好防护——
- 环球快播:琴键上的马拉松”开启下半程,7场音乐会呈现32首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布赫宾德:“演出时新的灵感往往惊讶到我自己”
- 【全球热闻】试用期后“延期转正”,员工起诉公司!法院判决:公司赔偿
- 科普:阿尔茨海默病女性患者为何病情恶化更快 最新资讯
- 中国人保王廷科:15年来 集团拥有近3亿客户和遍及城乡的服务网络_环球快资讯
- 科学家揭示灵长类早期神经胚发育特征|焦点速递
- 一个好汉三个帮 四人共管基金模式能否穿越不确定性? 全球快讯
- 【聚看点】信用卡最低还款会越滚越多吗?最低还款算逾期吗?
- 中外科研团队捕获快速射电暴关键信息 环球速讯
- 每日动态!梦幻峡谷引游人
- 今日快看!大爷强占高铁一等座 12306客服:不允许 找乘警处理
- 【环球播资讯】基因编辑小牛表现出抗病毒能力
- 滚动:3匪徒抢走120只手表 总值约1500万港元
- 基金经理调研扎堆“AI+”-环球聚焦
- 天天百事通!消费电子行业有望迎来景气拐点 华夏消费电子ETF联接基金趁势发行
- 全球关注:新能源ETF(516160)放量上攻一涨近2.6%,融捷股份涨停,天华新能、天齐锂业涨幅居前
- 【全球报资讯】多家银行今起正式调整两类存款利率
- 英国酒吧蹦迪放家有儿女主题曲 瞬间嗨翻全场 当前讯息
- 全球看热讯:摊主回应彩票中千万:二十多人合买
- 南水北调工程向北方调水突破620亿立方米
- 在周庄寻找初夏:把夏天洋洋洒洒写得长一点
- 蓝精灵游戏新作泄露登陆全平台 主机版售价49.99欧-天天短讯
- 鱼缸水浑浊怎么办视频 鱼缸水浑浊怎么办 今日聚焦
- 环球快看点丨“养鸽扰民”事件又发,青岛早有成功处置案例可供“抄作业”
- 2023年第七届“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余庆·松烟站)鸣枪开赛
- 世界报道: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龙塘停车场项目组织模板施工技术交底
- 芜湖长江三桥小学项目地下室桩基通过验收
- 重庆綦江区政协代表团到十七冶项目调研
- 1 用“修昔底德陷阱”形容中美关系?他们不赞同!
- 2 俄国防部:两名俄军指挥官在顿涅茨克地区阵亡_最新
- 3 今天可能突破35℃!请做好防护——
- 4 环球快播:琴键上的马拉松”开启下半程,7场音乐会呈现32首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布赫宾德:“演出时新的灵感往往惊讶到我自己”
- 5 【全球热闻】试用期后“延期转正”,员工起诉公司!法院判决:公司赔偿
- 6 科普:阿尔茨海默病女性患者为何病情恶化更快 最新资讯
- 7 中国人保王廷科:15年来 集团拥有近3亿客户和遍及城乡的服务网络_环球快资讯
- 8 科学家揭示灵长类早期神经胚发育特征|焦点速递
- 9 一个好汉三个帮 四人共管基金模式能否穿越不确定性? 全球快讯
- 10 中外科研团队捕获快速射电暴关键信息 环球速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