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 郁斐
(资料图片)
据《上海市生态空间建设和市容环境优化“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末,人均绿地面积比“十三五”期末增加1平方米。对于土地价值、人口密度双高的超大城市,新增绿地广场用地成本极高,绿从何来?
未来三年,人们享用的新增绿色公共空间,将有一部分来自“存量”空间——今年,上海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的三年行动正式启航,原本属于机关单位的绿地将向市民打开、让社会共享。
2022年11月,上海市印发《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附属空间对社会开放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包括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库(以下简称“三年行动”),目标在2025年开放单位附属空间100个以上,仅口袋公园就增加35个以上,增加至少9%。
2023年将率先开放40个上述项目。现已经建成的几个优秀试点,颇受市民欢迎。不论是夜间在公司加班的白领,或是常年在街道上维护市容、缺少暂坐地方的街道清扫人员,都能在这些单位附属绿地中暂息、闲坐、交谈。
未来,上海的街头巷尾将有更多全时开放的小型绿色公共空间出现,为城市提供更多可停留的公共场所。
“大院”开放,城市互动空间更多了
让城市增加市民共享的绿色空间,开放单位附属绿地,是较为经济、有效的方式。“三年行动”中列出了将开放所属绿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市属/区属国企、央企、中职、高校,也有机关以及非营利社会团体,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有较强意识。这些单位用地空间多来自早年国家分配。
这些单位的附属空间围绕在单位建筑周边。沿着这些绿地的边缘,往往竖起一道围墙,减少外界打扰,形成了大家常说的“大院”。当然,单位附属绿地也只有内部上班的员工可以享用。
如果在城市中遇到这样的“大院”空间,只能沿围墙匆匆走过,难以停留并与空间互动。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 Schulz)在其书《场所精神》中说,在场所中,人在赋予空间意义的同时,也接受空间带来的反馈。
如果城市里封闭的“大院”多,能互动并形成记忆的“场所”少,城市空间就变得不再存放人们的情感记忆。单位附属空间的开放,不仅是绿地的分享。当周围居民在绿地开始日常活动时,这个空间也就变成了有着城市记忆的“场所”。
小绿地“不小”,或形成城市资源重组
开放单位附属绿地难度不小。这涉及到政策、规划、建设、管理、安全等方面。市容绿化局曾呼吁更多社会单位,能把开放附属绿地和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
除了呼吁以外,责任边界需更明确。比如,明确绿地开放后的运维和建设费用由谁承担,明确运维主体、用地权属主体,也许是消除潜在开放单位顾虑的方式。
《指导意见》按改造力度的三个层次提供不同方案,将用地权属方、运维和改造建设的责任分开,尽量解除单位开放附属绿地的顾虑。第一种,开放但不改造,还是由开放单位作为运维主体,新增运维费用以“既有资金渠道”保障;第二种,仅拆墙、退界,由所在区作为项目建设和运维主体,改造建设费用由所在区承担。如果改造成口袋公园,所在区可按照“十四五”口袋公园建设扶持办法进一步获得补贴。第三种,除了拆围墙、退界,还结合地块开发、环境整治、风貌提升等,边界内外分别由所在区和项目单位分别负责运维和建设,协商弹性最大,按照“一项目一方案”的形式推进。
同时,开放单位附属绿地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小。如果改造设计得好,第三种项目会引发市民打卡,提升开放单位的公众影响力,甚至带来持续的线下流量,提升周围店铺及租金地价,推动地块更新开发,形成城市资源重组。
比如,上海音乐学院汾阳路校区就拆墙以整体融入徐汇衡复风貌区,这里的历史建筑也以此机会得以更佳的修缮保护,校园内外的音乐相关场所形成上海最具规模的音乐之旅线路。
随着试点项目的推进,未来将有更多单位附属绿地加入改造开放的行列。根据2020年以来的市绿化部门统计,全市建成区范围内具备开放共享潜力的附属绿地有超过500家,其中单位附属绿地一面以上临街的单位超过300家。
如果它们都能成功开放,上海街头巷尾将有更多的宜人空间出现,形成一个个市民停留、活动、交往的活力场所。这无疑让超大城市的空间品质又上一个台阶。
标签:
- 城市如何更友好?上海:向市民开放100个单位的花园、广场 微资讯
- 世界快看点丨中国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高标准通过军事能力评估
- 全球观天下!一起感受一场速度与激情的盛宴吧! 2023飘移亚洲杯(郑州站)今日拉开战幕
- 吴谢宇弑母案二审19日开庭!记者探访案发地,叔叔称会作为原告出庭
- 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贾鲁河恢复全线原河道通水
- 环球热资讯!河南省285项政务服务事项年底前“免证可办”
- 2025年河南快递业务量将突破60亿件|全球观热点
- 第二十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闭幕 现场交易额和意向采购额470多亿元
- 第十一届巴人文化艺术节暨第二届川渝曲艺展演大会开幕 要闻速递
- 成兰铁路成川段主体工程完工
- 世界球精选!第五届西洽会开幕 600平方米展馆展示四川优势产业成果
- 天天资讯:截至4月末 成都全市累计办理个税汇算清缴退税超22亿元
- 2023四川数字文旅发展大会举办 环球报道
- 家财险谋求更贴近民生
- 储蓄意愿降低源于信心恢复-每日视点
- 自主定价系数区间放宽 车险“二次综改”将铺开 当前要闻
- 全球视讯!张謇与近代校园建筑文化
- 世界关注:高德地图打车付款扣哪里的钱_高德地图滴滴打车怎么付款
- 响应慢、利润低,不少美国苹果授权维修服务中心运营出现亏损 环球快看点
- 当前信息:江苏:抢抓机遇 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跑
- 国网天津电力:展示智慧能源助力城市绿色发展成效 彰显国家电网战略落地天津范式
- 一本大国建造旅行手账,带你开启博物馆奇妙游!
- 环球快消息!曝徐静蕾疑似生女,工作室深夜火速辟谣,常年定居美国生活惬意
- 融资最新持仓曝光!加仓计算机、传媒、通信 焦点速讯
- 每日头条!19个城市试点再生水循环利用,一起了解城市“第二水源”
- 人民日报竞技观察:以更好体验回应球迷期待 世界观热点
- 港协完善播放国歌指引,体育总会出赛前必须从港协领工具包
- 今天北京扬尘+雷阵雨,明天大风!还可能有雷暴+冰雹-最新消息
- 中国霹雳舞选手刘清漪再夺一冠!
- 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