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高铁上的孩子再成焦点。据上游新闻报道,近日,一名女作家称自己在乘坐动车时,被乘务员两次提醒管好孩子。一次是在她还未走进车厢时,另一次提醒时孩子正安静地画画。并且,“这节车厢所有带孩子的家庭都被单独提醒了”。她感觉被冒犯,向铁路12306投诉。铁路部门表示,是乘务员安全宣传不到位造成误会。
人还没上车,先被提醒管好孩子;孩子在座位上安安静静,乘务员又来提醒,似乎认定孩子会有哭闹行为。可据女作家介绍,车上有成人在打电话、聊天、开外放,乘务员不管,只提醒带孩子的家庭。这样的特别“关照”,让她感到不适。
乘务员专门提醒带孩子的家长,恐怕与饱受争议的“熊孩子”话题有关。踢座位靠椅、大声喊叫、车厢内踢球,种种行为让“熊孩子”成为众矢之的,还有些家长因熊孩子发生冲突,影响车厢秩序。想必乘务员是在“熊孩子”现象压力之下特别“关照”了带孩子的家庭。
不可否认,个别“熊孩子”的打闹,影响到了其他乘客;一些“熊家长”也的确没尽到管教之责。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孩子都是“熊孩子”,所有家长都是“熊家长”,以偏概全地泛化打击不必要也不应该。
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成年人的“熊观念”。日前,有网友称一高铁广播反复提醒婴幼儿哭闹需要去车厢连接处,甚至只要有哼唧声就要带离。结果10个小时的旅程,有家长绝大多数时间都抱着孩子在车厢连接处度过。过度“关照”,不断拉低“熊”的标准,可能让不“熊”的孩子遭遇不应有的冷眼。长此以往,难道不会引发更多争议,激发更多矛盾?
连画画都要提醒,连哼唧都要带离,到底是孩子太顽皮,还是成人太矫情,甚或社会的包容度太低?孩子坐高铁,家长有责任管教,这是对乘客的尊重,对高铁秩序的维护。同时,社会也该对孩子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过度“关照”。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别对过去的自己那么苛刻。
作者:张悦
标签:
- 北京论语:孩子乘高铁,不需过度“关照”
- 关注!大运会“首金”将在武术项目产生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乡村合伙人”唱响山乡“振兴曲”
- 中国贸促会调研报告:外商扩大对华投资整体趋势没有改变
- 李德明任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
- 满城金店,赚钱太难
- 山东锂源举行磷酸铁、磷酸铁锂满产仪式并发布“再生1号”Z系列新品
- 广东明珠(600382)7月28日主力资金净卖出742.63万元
- 探索智慧农业气象站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 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龙塘停车场项目扎实做好夏季施工生产与安全工作
- 灵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 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党建引领擦亮人民金融底色
- 三航局文昌项目收到当地政府发来感谢信
- 抢险保通 三航人助力环湖赛
- 浙江美大:集成灶渗透率主要针对烟灶产品消费量而言
- 下午恰最新鲜的小可爱【928】
- 武汉火影数字|楼体光影秀 楼体投影
- Jo6漫画与tv对比(第二十五集/103~106话)(上)
- 丰田上半年全球销量增长5.1%,中国市场下滑2.8%
- 顺网科技旗下汉威信恒与酷斯塔夫战略合作
- 今年上半年 济南完成“无废城市”建设重点项目20个
- 标普:料长实集团2023年房地产开发收入将下降10%-15%
- 去年交强险保费收入2465亿承保亏损22亿 车均保费763元
- 尹弘叶建春与沈晓明毛伟明会见座谈
- 收藏!清华、北大周边停车攻略——
- 北京养老服务网及其小程序上线满月,老年人亟需“搭把手”
- 最新通知!天津启动防洪Ⅳ级应急响应!
- 参加技能大赛可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匠技丰台”顺利闭幕
- 琼州海峡4死2失踪撞船事故调查报告:主责船肇事逃逸
- 荣耀X50 5G手机限时降价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