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上午十点,位于北京通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刚开门一个小时,就迎来了不少前来办理业务的居民。
“我们公司计划在河北廊坊大厂开一家分公司,委托我来办理手续。”在一台智能终端前,刚刚办理完公司设立登记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大概20分钟就完成了异地线上办理,“不用‘两头跑’,真的很便捷!”
“跨省通办”,让办事人在这里就能办理河北、天津的业务,在河北、天津的大厅也能办理北京的事项。这让三地居民感受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便利。
(资料图片)
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帮助居民完成智能终端操作。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智能终端服务区的工作人员说,每天前来咨询、办事的人很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种智能终端服务,特别是年轻人。
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发展科副科长肖黎明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天津、河北政务服务建立了“跨省通办”线上互动和联动办理机制,目前已实现北京市3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262项便民服务事项,河北555项、天津501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跨区域办理。
“自‘跨省通办’工作开展以来,河北、天津的企业群众已通过北京城市副中心‘云窗口’系统和智能自助终端办理‘跨省通办’事项1.2万余件,查询打印便民服务事项3万余人次。”肖黎明说。
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帮助居民完成智能终端操作。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摄
其中,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账号信息变更”业务原需要办事者本人持身份证到现场办理,后来通过设立在北三县的政务服务大厅“跨省通办”窗口就能办理该项业务。据介绍,去年一年内共为办事人减少跑动3万余公里,节省办事时间700余小时。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前推进,“跨省通办”清单里的事项越来越多。未来,通办事项还将扩大到哪些范围?
肖黎明介绍,下一步,北京城市副中心将进一步深化与天津、河北地区政务服务合作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聚焦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企业跨地区生产经营、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以及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婚育、出行等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异地办事需求,持续扩大通办事项范围,进一步促进三地政务服务同质、同效、同标。(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
标签:
- 【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一年少跑3万公里”
- 2023河南二建成绩复查时间+方式
-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筑牢钢轨存储防线
- 中铁物贸集团轨道分公司广州经营中心开展八月份主题党日活动
- 筑防汛屏障 织密安全网
- 石鼓“创客”大比拼 2家工业企业摘得头筹
- 交通银行晋城泽州路支行开展优化银行账户服务宣传活动
- 通讯:“我们在,拉海纳就在”——夏威夷野火幸存社区居民守望相助的故事
- 瓦格纳中心大楼亮起十字架
- 钢铁侠和风暴女之间的力量对决,谁更强?
-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综合346真题2015笔记资料直接背诵版
- 【七夕国漫贺图】完美七夕被嘲惨,粉丝自食其力,昊曦粉赢麻了
- 陈晓主演的《好好说话》即将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
- 2023年北京延庆区开学消费券在哪里领取?
- 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标杆” 新乡已定下“三段目标”
- 这次“摸家底” 新增数字经济调查
- 公平公正咋保证 赛场“法官”如是说
- 2023年花生“保险+期货”试点启动
- 注意防范!河南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
- 消费“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
- 成都92号汽油每升上调5分
- 锂电池系统安全技术联合实验室落地成都
- 绵阳高新区百亿级项目投产
- 加强都江堰四大传统堰工技术管理和保护
- 山东沂水:屋顶“借光生金”推动乡村绿色低碳发展
- 山东潍坊:农机企业生产繁忙迎秋收
- 运城学院召开2023年暑期工作总结 暨开学工作安排会议
- 花呗还款到期日期晚12点前还-
- 东六环改造工程盾构隧道双线贯通
- 朝鲜第二次军事侦察卫星发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