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减少“追涨杀跌”行为,带持有期的基金产品不断涌现。但据记者观察,因业绩不佳,部分投资者的体验感并不如预期。随着不少“三年期”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陆续届满,业绩表现和持有体验也引起了市场讨论。
(相关资料图)
据第一财经梳理统计,在全市场65只三年持有期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仅计算初始基金,不同份额合并,下同)中,有10只产品的首个三年运作期已届满,区间业绩首尾差距超过70个百分点;此外,在今年陆续到期的10只产品中,部分产品至今亏损幅度超过20%。
而2021年以来成立的产品业绩更为堪忧。其中,2021年成立的“三年期”基金“全军覆没”,截至5月24日的累计回报均为负;去年成立的产品中,半数跌超10%,还有产品净值已跌去三成。
3年“持有期”仍亏钱?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在基金全称中带有“三年持有”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共有65只(包括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和平衡混合型基金,且仅计算初始基金)。目前,已有10只产品完成了首个三年运作期。那么,这些产品都赚钱了吗?
整体而言,虽然产品之间的区间收益率有明显分化,但有8只产品在三年运作中实现了正收益。其中,业绩表现最好的是安信价值驱动三年持有,运作期的区间业绩为60.6%;而于前不久(2023年4月17日)届满的南方瑞盛三年混合A,区间回报为-10.22%。简单计算可发现,这些产品首尾相差已经超过70个百分点。
此外,东方红启东三年持有混合、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混合、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A区间收益均超过40%。不过,从日线图来看,上述产品的基金净值也并非“一帆风顺”。例如,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A的单位净值最高达到1.8501元,也曾跌至0.952元。若通过普通基金“追涨杀跌”,踩中节奏有一定难度。
据第一财经统计,在2020年成立的还有10只三年“持有期”基金产品,它们将于今年陆续迎来首个三年运作期届满。不过,从目前的业绩表现来看,超过半数产品自成立以来仍呈现亏损状态。
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自成立以来累计实现正收益的仅有3只产品,分别是汇安泓阳三年持有期混合、泓德瑞兴三年持有期混合和中欧嘉和三年混合A,三者自成立以来的累计回报率均不足10%。
而跌幅超过20%的三年持有期基金同样也有3只,分别是兴全合丰三年持有混合、广发睿选三年持有期混合、易方达高质量严选三年持有混合,三者分别在今年8月、11月和12月到期。其中,易方达高质量严选三年持有混合是由明星基金经理萧楠管理,基金合计规模为122.8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混合、孙伟管理的东方红智远三年持有混合、沙炜管理的博时研究臻选持有期混合A均将在今年6月陆续迎来三年运作期届满,目前上述产品的累计收益率为-1.9%、-0.61%、-4.63%。换言之,留给这些产品净值回正的“时间”不多了。
高位发行几近“全军覆没”
事实上,相较于2020年及以前成立的产品,2021年以来成立的三年持有期基金产品表现得更为“惨烈”。据第一财经统计,在2021年期间,市场共成立了27只“三年持有”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和平衡混合型基金,且仅计算初始基金),截至目前,上述产品“全军覆没”。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27只三年期产品自成立至今的累计收益率均为负数,七成产品累计亏损超过20%。
对比指数来看,截至5月24日,上证指数自2021年以来累计下跌7.73%。这也意味着,在上述基金中,仍有大部分主动权益类产品的区间收益率跑输指数。
此外,去年成立的17只主动权益类三年持有期产品,业绩就已经拉开了距离。 目前,仅有2只基金产品至今取得正收益,分别是大成匠心卓越三年持有混合A、景顺长城研究驱动三年持有混合,累计收益率分别为8.49%、2.06%。
而业绩已跌去一成以上的产品达到9只,其中,郑澄然管理的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期混合A、冯明远管理的信澳智远三年持有期混合A,以国寿安保盛泽三年持有混合A的累计跌幅均超20%。
国寿安保盛泽三年持有混合A是亏损最多的三年持有期基金。截至5月24日,该基金自2022年1月成立以来已有近16个月,累计跌幅达31.68%;其最新单位净值仅为0.6832元。
“全球宏观形势复杂严峻,资本市场低迷,是造成这一批产品收益不佳的主要原因。”华南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以2022年为例,在内外部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全球资本市场已是风声鹤唳,国内权益市场大幅震荡,给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另一位中大型公募基金公司人士也有类似观点。他对记者表示,业绩表现不佳与基金成立的时间节点有关,那些基金大多踩在市场相对高点成立。2021年基金行业呈现风格切换的分化行情,基金经理重仓的行业陷入调整后,挖掘个股收益也难上加难。
“梦想与实际仍有差距”
近年来,因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逐渐被市场重视,基金公司也不断加大布局带有“持有期”的主动权益类产品。记者注意到,因有“三年之约”,这些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明显“高配”,大多是业内“叫得出名号”的基金经理。
“这种产品很难卖。”一家并未布局相关产品的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带有较长锁定期的产品,发行难度要比普通基金高一些,一般是头部大厂或是具有号召力的明星基金经理,渠道和客户都认可。”
对于已布局的基金公司人士而言,“通过‘强制’的持有纪律,一定程度上管住投资者‘总想交易’的手,用时间换空间,力争获得复利价值;同时,最短持有期的限制,能一定程度减轻频繁申购赎回导致的流动性压力。”华东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这有利于减少投资者不理性的短期行为,从而可能获得较好的体验。
不难发现,基金公司在布局三年期产品是出于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缓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痛点问题,以提高投资者的持基体验。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部分业绩亏损的持有者的体验感并不如预期。
“我买的持有期基金亏得越来越多了。”一位个人投资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作为一名“小白”型投资者,他此前担心自己在投资中“管不住手”,因此选择了业内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持有期基金,但如今产品运作时间过半仍有不少亏损。
当问及在赎回业务放开后是否会选择赎回产品时,该个人投资者表示,“会,而且以后可能不会买了。”在他看来,眼睁睁看着产品净值下跌却不能操作的感受其实并不好,“之前说不赚钱是因为拿不住,但拿满三年也可能赚不到钱”。
“持有期产品能帮助投资者减少不理性的短期行为,但产品业绩持续不佳会让投资者不满情绪的不断累积。”一位具有长期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受访指出,产品业绩好自然皆大欢喜,但在牺牲了流动性的前提下仍收获负收益,投资者不仅内心难熬,也会不断消耗对基金公司的信任度。
与此同时,记者在关于持有期基金投资的公开平台中也看到了部分相似言论,例如“只要一放开立刻赎回,不管亏多少”,“亏了20%,已经得到了教训”。事实上,这份压力也传递给了渠道和基金公司。
“实际上我们也通过渠道或者面向自有客户在进行调研和分析,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对于回撤和波动的容忍度是比较低的。”前述华南基金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结合经验和教训,基金公司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做好管理。
他进一步表示,在资产端,需要基金管理人不断提高主动管理能力水平,特别是要提升业绩的长期稳定性和对回撤的控制能力,把投资者体验融入自身的投资决策和框架中。
在负债端,也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更加深刻认识公募基金这种净值化理财产品的特征,更加清晰地定位自身的收益预期与风险承受能力,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与匹配,在日积月累的投资理财中,逐步树立更加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 淮剧《小白杨》深情上演 致敬一代代援疆人的“精神丰碑”
 - 宁德时代出资20亿元在洛阳成立新公司 经营范围含电池制造等业务_即时焦点
 - 小法:我尊重图多尔但他不尊重我,温格观战是我给他买的票_今日快看
 - 农发行湖南省分行违反金融统计规定被警告并罚款135.4万元 速读
 - 黄晓明回应为新戏增肥30斤:这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观速讯
 - 每日动态!国家统计局: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
 - 中国之变|这五年,数字化点亮新生活-每日观点
 - 大行评级丨里昂:上调台积电目标价至2000新台币 维持“高度确信跑赢大市”评级_每日时讯
 - 热消息:内蒙古赤峰农村牧区产权流转服务中心完成首单交易
 - 热资讯!赣C支持湘C!宜春“老表”跨城应援
 - 丹尼-格林:姚明如不伤难以想象,文班或能成为他本该成为的人
 - 房产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权衡?
 - 鼎佳精密: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291.41万元_快资讯
 - 财报速递:达瑞电子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31亿元 每日动态
 - 广州湛建建材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焦点快播
 - 今日热搜:时空科技拟“跨界”收购 切入半导体存储赛道
 - 当前聚焦:佑驾创新中标1185万元车路云一体化城市交通融合感知项目
 - 中原证券拟实施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714.31万元-当前热议
 - 每日视点!主场战三镇赛前,大连英博为队史首位外援罗伯森举办退役仪式
 - 祥生医疗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43亿元,同比下降5.27%
 - 江苏最低工资标准公布
 - 首佳科技于10月17日耗资56万港元回购70万股-每日消息
 - 靳东:延安的变化让人刮目相看_焦点简讯
 - 当前关注:凡人微光|这座城的精神,正年轻!
 - 又见中小银行密集调降存款利率-简讯
 - 前沿热点:思源电气前三季度净利21.91亿元,同比增长46.94%
 - 今日快看!刘浩存谈艺术的生命力
 - 要闻:吕瑞浩公参会见上海市疾控局团组
 - 光庭信息: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4477.54万元 同比增长308.53%_最新资讯
 - 拿起手机就能免费听讲座、看展览 “十四五”期间多彩文化点亮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