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减少“追涨杀跌”行为,带持有期的基金产品不断涌现。但据记者观察,因业绩不佳,部分投资者的体验感并不如预期。随着不少“三年期”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陆续届满,业绩表现和持有体验也引起了市场讨论。
(相关资料图)
据第一财经梳理统计,在全市场65只三年持有期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仅计算初始基金,不同份额合并,下同)中,有10只产品的首个三年运作期已届满,区间业绩首尾差距超过70个百分点;此外,在今年陆续到期的10只产品中,部分产品至今亏损幅度超过20%。
而2021年以来成立的产品业绩更为堪忧。其中,2021年成立的“三年期”基金“全军覆没”,截至5月24日的累计回报均为负;去年成立的产品中,半数跌超10%,还有产品净值已跌去三成。
3年“持有期”仍亏钱?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在基金全称中带有“三年持有”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共有65只(包括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和平衡混合型基金,且仅计算初始基金)。目前,已有10只产品完成了首个三年运作期。那么,这些产品都赚钱了吗?
整体而言,虽然产品之间的区间收益率有明显分化,但有8只产品在三年运作中实现了正收益。其中,业绩表现最好的是安信价值驱动三年持有,运作期的区间业绩为60.6%;而于前不久(2023年4月17日)届满的南方瑞盛三年混合A,区间回报为-10.22%。简单计算可发现,这些产品首尾相差已经超过70个百分点。
此外,东方红启东三年持有混合、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混合、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A区间收益均超过40%。不过,从日线图来看,上述产品的基金净值也并非“一帆风顺”。例如,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A的单位净值最高达到1.8501元,也曾跌至0.952元。若通过普通基金“追涨杀跌”,踩中节奏有一定难度。
据第一财经统计,在2020年成立的还有10只三年“持有期”基金产品,它们将于今年陆续迎来首个三年运作期届满。不过,从目前的业绩表现来看,超过半数产品自成立以来仍呈现亏损状态。
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自成立以来累计实现正收益的仅有3只产品,分别是汇安泓阳三年持有期混合、泓德瑞兴三年持有期混合和中欧嘉和三年混合A,三者自成立以来的累计回报率均不足10%。
而跌幅超过20%的三年持有期基金同样也有3只,分别是兴全合丰三年持有混合、广发睿选三年持有期混合、易方达高质量严选三年持有混合,三者分别在今年8月、11月和12月到期。其中,易方达高质量严选三年持有混合是由明星基金经理萧楠管理,基金合计规模为122.8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混合、孙伟管理的东方红智远三年持有混合、沙炜管理的博时研究臻选持有期混合A均将在今年6月陆续迎来三年运作期届满,目前上述产品的累计收益率为-1.9%、-0.61%、-4.63%。换言之,留给这些产品净值回正的“时间”不多了。
高位发行几近“全军覆没”
事实上,相较于2020年及以前成立的产品,2021年以来成立的三年持有期基金产品表现得更为“惨烈”。据第一财经统计,在2021年期间,市场共成立了27只“三年持有”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和平衡混合型基金,且仅计算初始基金),截至目前,上述产品“全军覆没”。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27只三年期产品自成立至今的累计收益率均为负数,七成产品累计亏损超过20%。
对比指数来看,截至5月24日,上证指数自2021年以来累计下跌7.73%。这也意味着,在上述基金中,仍有大部分主动权益类产品的区间收益率跑输指数。
此外,去年成立的17只主动权益类三年持有期产品,业绩就已经拉开了距离。 目前,仅有2只基金产品至今取得正收益,分别是大成匠心卓越三年持有混合A、景顺长城研究驱动三年持有混合,累计收益率分别为8.49%、2.06%。
而业绩已跌去一成以上的产品达到9只,其中,郑澄然管理的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期混合A、冯明远管理的信澳智远三年持有期混合A,以国寿安保盛泽三年持有混合A的累计跌幅均超20%。
国寿安保盛泽三年持有混合A是亏损最多的三年持有期基金。截至5月24日,该基金自2022年1月成立以来已有近16个月,累计跌幅达31.68%;其最新单位净值仅为0.6832元。
“全球宏观形势复杂严峻,资本市场低迷,是造成这一批产品收益不佳的主要原因。”华南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以2022年为例,在内外部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全球资本市场已是风声鹤唳,国内权益市场大幅震荡,给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另一位中大型公募基金公司人士也有类似观点。他对记者表示,业绩表现不佳与基金成立的时间节点有关,那些基金大多踩在市场相对高点成立。2021年基金行业呈现风格切换的分化行情,基金经理重仓的行业陷入调整后,挖掘个股收益也难上加难。
“梦想与实际仍有差距”
近年来,因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逐渐被市场重视,基金公司也不断加大布局带有“持有期”的主动权益类产品。记者注意到,因有“三年之约”,这些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明显“高配”,大多是业内“叫得出名号”的基金经理。
“这种产品很难卖。”一家并未布局相关产品的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带有较长锁定期的产品,发行难度要比普通基金高一些,一般是头部大厂或是具有号召力的明星基金经理,渠道和客户都认可。”
对于已布局的基金公司人士而言,“通过‘强制’的持有纪律,一定程度上管住投资者‘总想交易’的手,用时间换空间,力争获得复利价值;同时,最短持有期的限制,能一定程度减轻频繁申购赎回导致的流动性压力。”华东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这有利于减少投资者不理性的短期行为,从而可能获得较好的体验。
不难发现,基金公司在布局三年期产品是出于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缓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痛点问题,以提高投资者的持基体验。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部分业绩亏损的持有者的体验感并不如预期。
“我买的持有期基金亏得越来越多了。”一位个人投资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作为一名“小白”型投资者,他此前担心自己在投资中“管不住手”,因此选择了业内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持有期基金,但如今产品运作时间过半仍有不少亏损。
当问及在赎回业务放开后是否会选择赎回产品时,该个人投资者表示,“会,而且以后可能不会买了。”在他看来,眼睁睁看着产品净值下跌却不能操作的感受其实并不好,“之前说不赚钱是因为拿不住,但拿满三年也可能赚不到钱”。
“持有期产品能帮助投资者减少不理性的短期行为,但产品业绩持续不佳会让投资者不满情绪的不断累积。”一位具有长期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受访指出,产品业绩好自然皆大欢喜,但在牺牲了流动性的前提下仍收获负收益,投资者不仅内心难熬,也会不断消耗对基金公司的信任度。
与此同时,记者在关于持有期基金投资的公开平台中也看到了部分相似言论,例如“只要一放开立刻赎回,不管亏多少”,“亏了20%,已经得到了教训”。事实上,这份压力也传递给了渠道和基金公司。
“实际上我们也通过渠道或者面向自有客户在进行调研和分析,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对于回撤和波动的容忍度是比较低的。”前述华南基金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结合经验和教训,基金公司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做好管理。
他进一步表示,在资产端,需要基金管理人不断提高主动管理能力水平,特别是要提升业绩的长期稳定性和对回撤的控制能力,把投资者体验融入自身的投资决策和框架中。
在负债端,也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更加深刻认识公募基金这种净值化理财产品的特征,更加清晰地定位自身的收益预期与风险承受能力,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与匹配,在日积月累的投资理财中,逐步树立更加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 世界热议:权益基金“锁”3年仍难赚钱,基民发愁:“亏本也赎回”
- 走访企业用户 推动电力分担优化营商环境_环球即时
- 就业促进周各地将举办1.5万场校园招聘 推动校企“双向奔赴”_全球热点
- 全球快资讯丨2023年高考招生有变化 新增21种普通本科专业
- 逃犯去看周杰伦演唱会路上被抓 只能在看守所的电视里看周杰伦了 今日讯
- 最新:专家:5G+工业互联网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模式
- 新疆阿雅克库木湖夏日美景 天天播报
- 应急部举办应急科普活动 展示安全生产等领域科技成果
- 当前播报:珠峰脚下的帐篷旅馆
- 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中心平台建成-焦点快报
- 环球焦点!2023数博会在贵阳开幕 328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 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 10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
- 如何才能得到炫酷的全能标兵证书|世界独家
- 北京市16区疾控局正在陆续挂牌成立
- 碱性化学镀镍工艺-新视野
- 查电脑ip地址怎么查_自己电脑的ip地址怎么查 天天播报
- 邱祺缘获得全国体操锦标赛女子个人全能项目冠军 看点
- 夜族崛起隐形地基二楼怎么使用-世界快资讯
- 校企“双向奔赴”助力毕业生就业 重点领域人才对接
- 天天资讯:首个C919商业航班全面开售 上海飞成都 919元起步
- 每日速递:香港旅游业稳步复苏:丰富活动引客来 市道畅旺信心足
- 世界速讯:国家邮政局:2022年中国人均快递使用量为78.3件
- 河北一派出所对烟花爆竹取样鉴定时发生爆炸 4人已无生命体征|焦点热门
- 当前速看:水下阳光_关于水下阳光简述
- 近半数身材标准女性自认偏胖?一图认清“身材焦虑”
- 每日速读!极度濒危的广西火桐,首次在贵州境内被发现!
- 四肢乏力浑身没劲头昏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怎么治疗_四肢乏力浑身没劲头昏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_全球微速讯
- DC:华纳真香警告,模仿漫威电影模式,爆米花电影更受欢迎 环球微动态
- 第七届“500娃娃学非遗”活动在南京启动
- 交警肇事逃逸了能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