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兄弟姐妹们啊,央行继续送礼好了,MLF降息了。
6月15日,中国央行今日进行2370亿元一年期MLF操作,利率2.65%,此前为2.75%。今日有2000亿元MLF到期。
最近央妈密集降息,先是6月13日早间,央行下调公开市场操作(OMO)七天期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为去年8月以来首次下调。
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s, OMO)主要涉及两个过程,称为回购或逆回购协议。前者意味央行向一些商业银行出售短期债券,收回资金,从而减少系统的流动性。后者则是央行买入债券,投放资金,市场流动性增加。
这些操作使得央行在7到28天的短期范围内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OMO指导的是银行间利率市场,可以理解为是银行的一种融资成本。
13日当天晚上,央行继续降息,将隔夜、7天期、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
常备借贷便利,这一工具是人民银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之一,其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短期的大额流动性需求,主要面向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常备借贷便利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
经过这两次“降息”之后,MLF降息基本也是板上钉钉了,甚至下周6月20号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幅度可能更大、5年期LPR可能降10-20BP。到时候泰勒的房贷压力又能减少一点点了。
从近年来的经验来看,“逆回购利率—MLF利率—LPR”的同步调降,被视作完成一次完整的降息过程。
那么,为什么央行最近要密集降息呢?
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分析有四个原因:
(1)制造业PMI在4、5月连续处于收缩区间,而产需指数均回落至荣枯线下,非制造业复苏斜率也有所回落,且存在服务业好于消费等结构性问题,指向今年经济修节奏复总量放缓而结构分化。
(2)考虑到基数效应,二季度以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低于市场预期,三大投资增速下行,社零数据结构分化,餐饮需求好于商品、高端消费品需求好于低端消费品。
(3)此外,今年以来总需求修复节奏整体弱于总供给,叠加猪周期下行而国际油价低位震荡,通胀数据持续低位运行。
(4)再者,海外衰退风险进一步发酵,外需对我国经济修复的拖累在出口端逐步显现。总体而言,基本面修复承压环境下降息托举经济的必要性回升,而海外加息周期临近终点,我国低通胀环境也为宽货币发力提供了客观条件。
东吴证券(行情601555,诊股)宏观团队认为,这一轮央行的降息来得有点快,但央行这次快速出手也不例外:
此前央行一般都是同日下调MLF和OMO利率,而上一次OMO利率提前于MLF利率下调还是在2020年疫情刚爆发时,凸显了政策快速出手应对经济下行的迫切性,且在央行快速出手后,以地产和基建为代表的一揽子稳经济措施随之出台。
历史经验来看,一旦PMI连续跌破50,且出口同比增速降至-5%以下,政策往往会快速出手应对,这不仅仅是货币政策的降息和降准,还伴随着地产调控的松绑和基建投资的加码。
本次降息之前,易纲行长已经在上周的上海调研中强调央行下一步将“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可见在货币开始“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其他总量政策也需要协同配合才能形成“合力”。
东吴证券预计LPR存在超预期调降的可能性:
尤其是二季度以来地产端压力加大:一是居民购房意愿迅速萎缩,按揭早偿率居高不下;二是进入5月以来地产销售环比持续回落,房价重回下行通道;叠加今年新开工深陷萎缩区间,不排除6月MLF与LPR利率下调幅度超过10bp,以及时遏止房地产重现去年下半年螺旋下跌的局面。
信达宏观分析,央行或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
第一,历史上国内产能周期下行期,中国央行都会开启降息周期。2023Q1工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降至74.3%,我们判断产能周期可能在明年初前后触底,对应本轮央行降息周期尚未结束。
第二,单次降息10bp,可能难以对实体融资需求形成有效提振。从5月金融数据来看,居民房贷仍面临收缩压力,企业信用扩张转为收缩,经济运行存在暂时性的资金空转现象。扭转经济形势需要货币政策配合各项宏观政策进一步发力,这与易纲行长“加强逆周期调节”的定调相符。
第三,美联储暂停加息后,中国央行货币宽松窗口有望进一步打开,新一轮全球降息周期,可能率先由中国降息引领。
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分析称,为何选择在此时降息?有何必要性?
第一,从内部来看,经济景气度持续下行,内外需求持续疲弱,亟待政策出台护航。从经济增长来看,经济动能持续走弱一般是构成降息的重要条件之一。今年一季度经济动能超预期走强后,4月以来急转直下,4月PMI为49.2%,5月进一步下降至48.8%,且供需两端均出现明显下降,对企业信贷需求形成明显抑制。从通胀水平来看,今年以来我国CPI持续在低位震荡,PPI持续为负,CPI与PPI的持续走弱本身也与宏观经济景气持续下行有关。5月我国CPI同比为0.2%,PPI同比为-4.6%,且受基数效应影响,6月与7月仍存在继续走弱的风险。第二,基数效应以及需求疲弱影响下,社融同比存在走弱压力,降息可以改善居民和企业预期,稳住信贷需求,托底经济增长。2022年5-6月,国内宏观经济正处于疫情冲击过后的复苏期,宏观政策加码发力,使得5-6月社融与信贷规模均超出季节性。而反观今年,宏观政策发力强度相较2022年有所减弱,并且经济弱复苏下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均不足,在“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指引下,政策进一步加力的必要性在提升。从结果来看,降息落地对企业与居民端信贷修复均是利好。企业端,降息可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信贷需求;居民端,降息则可以改善居民预期,进一步刺激居民的中长期信贷需求。
第三,从外部来看,6月美联储加息或暂缓,为国内降息提供窗口。目前市场对美联储6月暂缓加息市场已形成一致预期,Fed数据显示,6月13日市场预期6月暂停加息的概率为81.5%。从2022年中国央行降息操作来看,就选择在美联储基准利率未做调整的8月。
第四,近期央行行长讲话强调“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反映出政策出台的迫切性在增强。
光大证券称,降息无论对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均有利好。
对于股票市场来讲,降息可以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改善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同时低利率环境还可以刺激公司投资和市场活动,改善市场风险偏好,短期内会对股市产生提振效应。但从中长期来看,降息对股市的影响,还是取决于降息落地后,实体经济景气的改善程度。
在LPR方面,1年期、5年期以上LPR报价很可能出现非对称下调,即1年期LPR报价可能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15个基点。
标签:
- 刚刚,重磅利好!央行降息!_全球播资讯
- 每日热闻!沉痛!黄永玉前辈仙逝!齐派第三代掌门范成元又失一位恩师
- 世界快播:组图丨湖南烈士公园:满池睡莲等你来赏
- 着力健全“七大体系” 湖北绘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蓝图”_热资讯
- 女子穿联名汉服进入迪士尼被拦 迪士尼回应:一直都对着装有明文规定
- 商家吐槽演出服用完就退 希望对频繁无理由退货账户建立惩戒机制|全球观天下
- 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少年汶川》
- 男子中5976万大奖 领奖时手直哆嗦|环球观察
- 鄂赣高院签署司法协作协议 长江江西段108种案件由武汉海事法院管辖-环球今日报
- 湖北省城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启动 全球快播报
- 司法部:我国执业律师队伍已达65.16万多人|全球速讯
- 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这里是营山》 全球速讯
- 全球快资讯:官方回应云南一村频繁爆响 初步判断属于浅源地震活动
- 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一封给故乡的情书》 环球观天下
- 大邑两家景区宣布:免票!免票!免票!|世界新资讯
- 每日观察!京津冀银保监局联合发文:到2030年 努力实现银行业绿色信贷年均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等业务规模稳健增长
- 【环球速看料】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群完成年度消落任务 腾出870亿立方米库容调蓄洪水
- 塑造优质生态环境 建设高品质城区|时讯
- 广西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 大兴:扛责在肩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故宫参观须知6月30日起施行:禁带商拍器材、露营车等 世界今日报
- 挑动群体对立、恶意引战攻击党媒央媒……禁言!
- 国家统计局: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
- 元代奎章阁学士院二三事
- 厦门积极借力布局影视产业 从"厦门元素"迈向"厦门出品" 天天新资讯
-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召开上半年财政金融形势分析专家座谈会
- 中国铁塔启动2023年FSU产品集采-天天热头条
- 猴痘如何防治?卫健委发布健康提示|焦点报道
- DR移远通:6月14日融资买入4082.06万元,融资融券余额6.37亿元
- 农发行准格尔旗支行认真组织开展 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活动
- 1 世界快播:组图丨湖南烈士公园:满池睡莲等你来赏
- 2 每日观察!京津冀银保监局联合发文:到2030年 努力实现银行业绿色信贷年均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等业务规模稳健增长
- 3 塑造优质生态环境 建设高品质城区|时讯
- 4 大兴:扛责在肩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5 故宫参观须知6月30日起施行:禁带商拍器材、露营车等 世界今日报
- 6 挑动群体对立、恶意引战攻击党媒央媒……禁言!
- 7 国家统计局: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
- 8 元代奎章阁学士院二三事
- 9 DR移远通:6月14日融资买入4082.06万元,融资融券余额6.37亿元
- 10 2023年江桥镇“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在太太乐总部举行-全球聚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