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佳雯 北京报道时间临近8月,距离每年9月教育部门统计就业率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目前,各个地方政府都在密集出台各项促进就业政策。
(资料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从2023年6月底至今,陕西、江苏、四川等省份专门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北京、黑龙江、河南等十余地推出优化调整稳就业一揽子政策。
虽然经济正在复苏,我国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但受企业发展、个人追求等复杂多变的因素影响,当前青年失业率仍处于高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16岁至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21.3%,为近年来最高值。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薛二勇连续多年研究地方促进就业政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薛二勇认为,今年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各地压力增大的同时,应对策略也更积极。
加大扩岗补贴投入力度
早在7月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就确定,为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大学生等青年就业,延续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
政策明确规定,对招用2023届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的16至24岁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1个月以上的企业,可按每招用1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执行至2023年12月底。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可采取“免申即享”的方式,主动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可按月将本地新参保人员信息与部省人社业务协同平台提供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身份核验接口”、教育部门移交的有就业意愿的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数据信息、登记失业信息比对,确认参保人员身份符合政策享受条件,向企业发送信息并经其确认后,将一次性扩岗补助资金发放至用人企业对公账户;对没有对公账户的企业,可将资金发放至当地税务部门提供的该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账户。
除了严格落实这一扩岗补助政策,各省也纷纷“自掏腰包”,加大对促进就业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山东省2023年统筹安排68亿元全力支持稳住就业基本盘,江苏省安排中央和省级就业补助资金预计增长31%。安徽省财政近日统筹下达稳就业资金25.6亿元,同比增加3.1亿元。
还有的省份扩大了补贴对象辐射范围。云南省就将补贴范围从中小微企业扩大至所有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增加受益主体418.71万户,并将补助标准增加至2000元;对县以下吸纳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5000元。
增加政策性岗位
2023年,各地促进就业政策有一个新的共同点是,在深挖就业岗位方面,将增加政策性岗位作为扩充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试图引导年轻人去到国家需要的岗位中。
广东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开发政策性岗位34.6万个。7月初,陕西省发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六条措施》,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政策性岗位扩大到8.55万个。
广西各级国有企业持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已招收高校毕业生5600多人。河北计划2023年开发设置5500个临时性公益岗位。
与此同时,黑龙江实施大项目拉动就业计划;河南要求及时梳理本地用工规模较大、带动就业能力强的用人企业。
薛二勇总结分析,当下就业难在于结构性难题,突出表现在于就业岗位需求和待就业人才特点存在着不适配。其中还有一些职业就业待遇、职业发展前景,可能与人们传统意识观念和价值期望不匹配。各地针对这样的结构性矛盾,出台一些引导性政策是非常必要的,也会起到一些激励作用。
从去年开始,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成为开拓多渠道就业的新办法。今年各地教育部门也加入,组织大规模集中访企拓岗。四川省教育部门就组织省内高校集中访企拓岗,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联系百家企业”专项行动。江苏全省高校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拓展岗位需求39.2万余个。
薛二勇指出,就业难还难在信息不对称,想就业的人找不到工作,招聘单位又找不到人才。各省应该集中登记就业信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便于区域内就业信息的汇总与透明化。
这一点,江苏、湖南等省已经在落实。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宏伟公开介绍,江苏坚持就业帮扶精准到人,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逐一建立实名管理台账,并根据毕业生就业意愿分类回流至学习地、户籍地和常住地就业公共服务机构,由其为毕业生提供精细化的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和培训见习等“不断线”跟踪帮扶。湖南同样有一本实名台账,落实帮扶时重点开发一批科研类、技能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岗位。
设立见习岗位,为毕业生提升就业技能提供机会,也成为地方政府拓宽就业渠道的抓手。江西省开发3.6万个见习岗位优先对毕业生开放。陕西省今年将向青年提供不少于5万个见习岗位,并要求对毕业学年学生在校期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增加青年职场经验和择业选择。广东省近日发布“岗位+培养”学徒计划,协调20个战略性产业的龙头企业,给应届毕业生和新入职职工提供10万余个学徒岗位。
在灵活就业方面,各地提供了财政、土地等各项创业补贴政策。云南省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特别是对返乡创业做电商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高3万元创业补贴。陕西省要求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载体安排30%左右的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等。
放开落户成趋势
今年,在促进就业政策方面还有一个重要变化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取消了。今后,高校毕业生在各地办理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时,不用再前往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报到手续。
近两年,每到毕业季,各地争先恐后“松绑”落户政策。甚至是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都在转变实施更加开放友好的落户政策。
今年以来,包括浙江、黑龙江、河南、江苏、山东、广东、湖南和辽宁等省份内的多个城市,都进一步放宽了落户门槛。7月中旬,浙江已经确认除杭州市区以外,全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如今,各地公安机关正在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通过开通“绿色通道”,优化落户申办流程,为高校毕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落户服务。
以广西首府南宁为例,应届高校毕业生可以“零门槛”落户南宁市,不设任何社保、积分、居住时长等限制;对所有来邕留邕应届高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实行“零门槛”接收,无需提供任何就业、户籍等方面证明,根据个人意愿即可将人事档案转递至南宁市免费保管。
而有意落户江苏苏州的毕业生线上就可以申请,在2023年6月15日至9月1日期间,登录江苏省人社厅网上办事服务大厅,提交申请,即可实现“先落户后就业”。在浙江杭州,直接取消了大学生落户公共人才服务机构集体户前置条件。
薛二勇认为,解决就业的结构性难题,各地促进就业政策应该打“组合拳”,形成长效机制,而不仅仅等到毕业季才频频出招。
下一步,各地将持续出台促进就业政策。江苏人社部门部署在8月底前完成11万个政策性岗位等招录工作,同时联手互联网企业,在9月底前每周为毕业生采集不少于1万个月薪6000元以上的高质量岗位。重庆则将筹集政策性岗位3万个,9月底前重点举办600场招聘会,预计提供市场化岗位30余万个。
标签:
- 青年就业策丨各地 真金白银扩岗,进一步放宽落户限制
- 我其实想给一星,感觉有人会说我瞎打分就三星吧
- 手就那么大,握不住的东西太多了
- 盾勇制作组成了真正的盾勇
- 邵阳市第十七中学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主题活动
- 中集车辆: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8.15亿元-20.06亿元,同比增长396%-448%
- 湖北南漳首例“验登合一”项目诞生
- 武汉市武昌区数字应急智慧场景筑基安全韧性之城
- 阵风8级、局部降水或达300毫米!“杜苏芮”明日进入河南
- 有钱不给抚养费会坐牢吗
- 大连通报4起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案例
- 三部门:推进轻工业稳增长
-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将有统一国家标准
- 有调整!中国女足对阵海地队首发出炉
- 上海发布今年首个台风蓝色预警
- 济宁市高新区洸河街道社工站开展“关怀暖童心 入户为爱行”儿童探访行动
- 夏天大家还吃方便面吗?
- 2023浙江绍兴市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招聘编外人员放弃面试及递补面试人员公告
- 无门槛科普向:术力口入门级200名p主介绍(一)
- 邮储银行苏州市盛泽镇舜湖支行成功拦截一例电信诈骗
- 中国平安全面助力“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 落地全国首单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
- 息烽县副县长方超到十七冶项目调研
- “全民享健康 新华爱相伴”新华保险第二十三届客服节新疆分公司开幕式盛大启航
- 路德环境: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6.73%
- 享受生活的渴望
- 影之诗FLAME 七影篇 第五十四集 我会把它变成一场值得的失败! 预告
- 盛年不从来,一年难再晨--BLACK JACK
- 看台风杜苏芮风雨有多强?局地累计降水超1400毫米
- 女人有这三种特征,将毁掉一整个家庭,有一种,都不行!
- 触电安全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