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后,提前还贷又火了,排队还款接连上热搜。
排队到3月才能还贷,线上申请通道基本关闭,还贷门槛的提高,引发不少用户不满。
(相关资料图)
股市低迷、理财破净,不少拿到年终奖的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房贷,提前还贷似乎成为了第一选择。
疫情三年,很多人收入受到影响,通过提前还贷可以降低每月还贷负担,看起来也是诱惑满满。
还有些存量房贷用户不满于新增房贷利差过大。前两年买房,贷款利率普遍高于5%,而目前首套房贷利率都已降到3.7%,其中超过1%的利差,并不能通过下调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解决,于是,有点闲钱提前还款,也于情于理。
用机会成本的原理,你把资金还了房贷,就损失了用它增值的机会。当然,短期看,多数人的投资收益很难高于房贷,所以提前还贷更划算。但去年资本市场表现不好,不代表今年也不好,所以长期来看,提前还房贷,也会有损失。
还房贷最大的弊端在于损失了流动性,在减低负债和保留流动性的天平中,很多人只看到了前者,到底应该怎么评估其中,个体差异较大,也需因人而异。
毕竟房贷短则10年,长则30年,并非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计划。子女教育、养老储备、医疗保障,条条都需规划。
有些用户认为,银行不让干的事肯定对用户有利,比如提高还房贷的门槛。殊不知,个人按揭贷款仅占银行全部贷款的15%,即使短期损失一些利息收入,但相对短时利润,长期的信用更具价值。
当还贷用户出现堆积,银行设定一定门槛,也是为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如同存款挤兑、贷款挤兑万殊一辙。
还贷风波折射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散户往往爱跟风,看着股市涨,周围朋友都赚钱,马上跟风入,最后跌到“底裤”都不剩。买基金也曾蔚然成风,一波“90后”“追星”基民蜂拥而至,“随大流”“抄作业”,他们以为无需理财知识,跟着网红经理就能赚钱,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尽管当前中国经济仍然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我们的宏观政策依旧有空间,股市、楼市,政策东风频频袭来,2023应该有所期待。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并非让大众选择逆向投资,而是应该永远保持独立思考,总结经验,建立自己的投资逻辑,做好资产配置和规划。总之,盲目跟风不可取。
(责任编辑:谭梦桐)标签:
- 跟风提前还贷不可取 天天观察
- 上海动物园通报小老虎溺亡:因应激反应跳入水池
- 想要不错过一季度行情?这个关键时期需重点关注
- 春雷行动2023|警示提醒!集体约谈7家大型游乐设施生产、运营单位 焦点播报
- 【焦点热闻】湖南新邵持续改善湿地生态状况 打造城市“诗地”
- 北证50指数表现吸睛 主题基金业绩分化
- 每日讯息!创历史新高 西南石油局首月产气超7亿方
- 关注:北京:消防夜查花灯用电保障元宵安全
- 全球快资讯丨我国新增18处国际重要湿地 四川色达泥拉坝湿地入选
- 北京世界公园:2月6日起取消冰上所有活动
- 看好A股行情 私募发力!大佬观点请查收 天天速递
- 全球今头条!北京市属公园35项文化活动闹元宵
- 英国航空将恢复英国往返上海及北京直飞航班_环球热消息
- 吹响复工复产号角,中建四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_全球热头条
- 全球新动态:英国期刊《柳叶刀》:对华旅客歧视弊大于利
- 川中油气矿仪陇作业区天然气产量实现“开门红”
- 绩优基金频发限购令 不再追捧“大规模” 看热讯
- 乐享冰上美好时光 每日消息
- 当前头条:告发日本导演园子温性侵害的女演员千葉美裸自杀离世
- 全球今热点:王一博方否认与女顶流关系暧昧传闻 呼吁关注作品
- 展现“中国制造”的精彩故事 首届“大国重器”摄影大展启幕|滚动
- 创业不忘桑梓情——原南通农场技术员陈军获“江苏农垦第二届创业创新模范奖”
- 《长剑风云》刚定档就被迫撤档,不知何时再放,希望不会半路夭折 全球最新
- 多家银行实现“开门红” 信贷储备项目足 焦点报道
- 当前热点-因地制宜 农信社改革步伐提速
- 服务未成年客群 银行推出特色金融产品 环球微头条
- 高配医药行业 部分基金开年“丰收”
- 机构调研热情高涨 三板块公司受关注|世界速看料
- 焦点快看:2月3日新闻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热点不容错过
- 环球观察:00644期Pixiv站人气热榜二次元美图精选#原神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