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当前动态:天气之子与新海诚

发稿时间:2022-08-27 05:42:36 来源: 哔哩哔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8月的午夜,就着两升啤酒、半盘花生米和一碟豆腐,作为31岁的大叔终于补完了《天气之子》,不成想骨子里的一点酸腐之气开始作祟,时隔多年忍不住又想落笔留下点痕迹。

初见新海诚的作品是17岁的酷暑,趁着父母不在家,悄悄通宵玩电脑之时无意间看完了《秒速五厘米》,苦于当时设备太渣未曾发现取景和画质的精妙,但着实被剧情和结尾的两首音乐抓住了全部的心神。贵树和明里相恋时历经艰辛的相见、花苗与贵树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交往、明里与贵树在铁道旁的擦肩而过——尤其是贵树等到列车通过后发现对面的人已经离开时的释然和遗憾,对于青春期并无什么情感经历的我来说都太过戳中那种酸涩难言的感觉。其后陆续补了《星之声》和《云之彼端》,大学后看完《追逐繁星的孩子》、《言叶之庭》,工作后再看《你的名字》,直到今天的《天气之子》。

说说我个人对新海诚这些作品的看法吧。剧情上,从《秒五》时起新海诚就开始有两个为人熟知的特质:画质狂魔和发刀达人(实际上我个人认为《星之声》和《云之彼端》刀起人来也是挺狠的),但能明显感觉到从《追逐繁星的孩子》开始这种刀人的症状开始有所好转了。秒五和星之声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孤独,距离产生的孤独,不论是空间上的还是心灵上的。主角也往往都在单独的行动,想着自己的事。《追逐繁星的孩子》开始往往都有结伴冒险的情节存在(如果做鞋也算冒险的话),虽然明日菜和百香里老师最后都不得不离开,但能感觉到希望的种子。到君名和天气之子时基本可以算是HE了。不知道是不是女儿的出生让新海诚的内心也开始变得平和了。又让我想起了痞子在EVA终里通过真嗣与世界的和解。

《天气之子》的剧情让我想起了《将夜》(也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同样是勇于在世界与一人之间作出内心的选择。比起君名《天气之子》的剧情能感觉到剧情节奏更加紧凑了,过程中各个配角的塑造和分量都可以说恰到好处,圭介大叔的善良和对亡妻的思念,夏美的朝气和困境,小舅子的助攻和海王(创太幻视),包括警察的过于严厉都能在不制造违和感的情况下推动剧情,比较遗憾的是没有看到泷和三叶的结婚照。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14年前看秒五对贵树的经历还是很有代入感的,现在看天气之子时更多能产生共鸣的是已是圭介大叔,尤其是他想起亡妻流泪和扑倒警察让帆高跑时那种希望他完成自己未完成的遗憾时的冲动。

《天气之子》从帆高落难、晴女现世、三人逃难到最后追回阳菜,每一个篇章间通过音乐和类MAD的形式承接效果都显得非常不错,甚至可以说惊艳。新海诚的几部作品里的配乐几乎都能称得上完美,至少对我来说。天门给秒五片尾作的《The End Theme》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纯音乐,不说其他《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Rain》、《前前世世》、《梦灯笼》这些已经算是火出圈的作品了。《天气之子》里,插曲的时机和氛围感甚至感觉超过了剧情带来的冲击力,不得不说RADWIMPS这个乐队是真不戳啊。

从08年初见秒五时的懵懂(二逼)少年,到现在再看新海诚时已是而立之年的大叔。去年开始有时间慢慢补番重回二次元,喜欢看的也逐渐变成了《总之就是非常可爱》、《高木同学》、《辉夜》这样轻松无刀的偏日常的欢乐故事,除了鬼灭之外咒术这类热血的作品都有点看不进去了,的的确确能感到自己的心态在生活中已经发生了变化。不过在看到京紫、电锯人、新海诚之类的作品时还是会偶尔感觉到内心关于悲伤、希望、勇气和美好事务的触动。如今天偶尔看到的一条评论,我们希望二次元是因为在这些作品里能找到我们曾经独有的共鸣和未曾发生的期望。

酒尽于此,不知已胡言乱语了几个,望今年新海诚的新作能给我新的体验和触动,各位看客看番愉快。

夏       2022年8页27日雨夜

标签: 追逐繁星的孩子 父母不在家 云之彼端 MORE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