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天天信息:“合力”:角色的设定和行为

发稿时间:2022-09-04 15:48:57 来源: 哔哩哔哩

“合力”,或曰“化学反应”,是衡量一部作品中角色之间是否形成联系乃至深度联系从而让读者/听众/观众对内容更加信服的重要一环。绝大数作品都不会只出现一个角色。它们中的一些或许是只选择某一个角色进行重点塑造,但塑造的过程不是仅仅需要这一个角色就足够了。为了拱卫重点角色,还需要许多次要角色从旁辅助烘托。前者即为一般语义下的主角,后者即为配角,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支撑起整个故事。

而创作者赋予角色的设定和行为是能否形成合力的关键。设定与行为,大抵可以类比足球场上每个球员的位置与职责。进攻线上的球员能力更强,天然承担更少的防守职责,正确;在本方处于守势时进攻球员可以看戏,大错特错。将位置与职责划等号无疑是人为地割裂一支队伍的攻防两端。同理,一个角色的设定决定了它的大多数行为,主角的设定比起配角更加丰富,它们的行为也因此占据了大部分篇幅。但完完全全地依据设定来为(次要)角色设置行为,其余时间能不动则不动,把时间让给主角,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资料图片)

配角是主角们的活化能,是促使主角们发生变化的天然因素,也是丰富故事维度的重要棋子。描写三角关系的题材之所以经久不衰,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三角关系是诠释主配角定位的完美模型。在一个理想的三角关系下(比如丸户的WA2),角色之间互为主配角,互相促进互相变化。但是,大部分的作品并不着眼于构造一个纠葛的三角关系,那么如何利用设定和行为让配角在正确的时间地点成为塑造主角的衬托,考验着创作者对于人物关系的掌控能力。

说得有些绕,不妨用几个实例来理解一下——

实例一:Extreme Hearts "Stand up & Fight"

如果这个季度要挑一个质量比较低的作品,极限之心想必榜上有名。这个企划大致是想吸取赛马娘的成功经验,将运动与偶像结合起来。问题是,在马娘上自洽的逻辑可能需要很大的资源才能成功应用在真人上。无声铃鹿、目白麦昆、米浴、......,这些存在于历史上的角色无疑对于企划的成功有着很大的情怀加成,想要在真人模式里复制这样的模式想必是更加复杂的情况,而极限之心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资源,因此动画大部分时间都是不知所云,既不尊重运动也不尊重偶像,但即便如此,也还是存在像第七集这样逻辑自洽角色之间产生合力的桥段。

这一集主要是描述小鹰咲希邀请小日向理濑入队的故事。前者的设定是原足球运动员,跃升队的成员;后者的设定是练空手道,跃升队的粉丝。

故事本身一点都不复杂,首先是小日向受邀训练——

训练过程中发现异常——

邀请入队被拒绝——

叙述隐情,这里有一个叙述视角的变化,好评——

经典比试——

最后是小鹰讲述自己坚持邀请小日向入队的理由——

小日向之前的经历让她在面临偶像队伍的邀请时心生怯意,而小鹰在足球中受到的痛苦与加入跃升后获得的救赎成为了推动前者走出阴影的动力。“那时的我也跟现在的你一样,所以一年后你就会跟现在的我一样。”秋元康老师的歌词无疑是二者关系的最好注脚。由于企划整体上的粗糙,角色们的行为远远到不了跳出设定的程度,但如何能够最大化主配角之间的互动,极限之心的第七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作品中仅有简单的模板化角色存在时,将有着相似经历(设定)的主配角组合在一起,是塑造主角的基础方法。

当然,对于成熟的创作者来说,遵循设定当然不是塑造角色的终点,如何在不违背设定(即所谓的人设崩坏)的同时通过额外的行为让故事一波三折角色形象更加丰满才是他们更加关心的问题。

实例二:安达与岛村 White Album

这一集的主视角是安达,出现的角色主要是四个:安达,岛村,日野,永藤,共同的设定是女高中生,同学;日野和永藤的额外设定是关系特别要好(青梅竹马这个设定在这个时间点出没出现我记不清了,不过没什么影响);安达此时对岛村已抱有特殊感情。

首先是日野与永藤走散(伏笔1),与安达独处时被后者拜托挑选圣诞节送给岛村的礼物——

安达的独白,这里日野与永藤的行为以及对安达的刺激是由设定引出的——

而这里日野与永藤的行为并不是设定带出来的,尽管与设定并不矛盾(伏笔2)——

挑选完礼物的安达与日野偶遇岛村与永藤,伏笔2揭晓,安达深受刺激(0940-1005)——

岛村为安达挑选的礼物,伏笔1揭晓(1935-2005)——

以及在动画里只保留了最后一部分的、安达的独白——

这是一段极为幸福的时间。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

并不会因为今天是圣诞节,就发生戏剧性的事件。

但我在圣诞节时和岛村一同度过这样的时光。这件事所含的特使意义,就是我期望得到的东西。

所以,其实从跟岛村碰面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最幸福的状态了。

从一开始就已经在最高点了。剩下的,只不过是为了花上一段很久的时间,享受从高处所见的景色,并且平安无事地走下山,所以才会打空气曲棍球、喝咖啡,还有送礼物。虽然事情因为回力镖地关系而变得有些微妙,但以我的角度来看算是进展得很顺利。

虽然距离今天结束还有一段时间,但我确信今天的计画非常成功。

岛村的手指梳着我的头发。

......今天这一天,肯定不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因为脑海里不断变得一片空白,根本没有那个余力去记住今天发生的点点滴滴。

就像是白雪遮蔽住景色一样。

唯一清楚记得的,就只有出现过“白色相簿”这件事。

这个时候作为严格意义上第三人的樽见还没有出现,但入间将永藤作为等效第三人,和岛村一起,促进了安达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而永藤与岛村那从设定中找不到支撑却也不矛盾的(二人作为女高中生又是同学,一起逛街并无问题)挑选礼物不仅是对主角安达,对于配角日野也是一种预料之外的刺激,让这个角色更加有生命力。倘若让日野永藤的一切行为都禁锢在“‘安达与岛村’的同学”“彼此关系特别好”的设定里,这样精彩的桥段就不会出现。

当一部作品中的主要角色多于三个人时,需要创作者考虑的问题就更加复杂了:所有角色当然不可能作为主角同时出现在同一幕戏中,那么如何挑选合适的角色来匹配这一幕戏的设定是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在决定这幕戏的主角之后,其它角色的行动如何配合主角亦是需要揣摩的问题;倘若在这部作品中还存在一个核心主角,这个核心主角还不是这幕戏的主角时,如何让这个角色既有存在感又不至于喧宾夺主更是需要小心处理的。

实例三:光辉魔女 不会忘记那些日子

这集联盟空军第72统合战斗飞行队兵站支援中队航空魔法音乐队的全员(这个动画不温不火也和冗长的名字有点关系)都出现了,但这一集的中心其实是放在艾拉、艾丽和米拉莎三个人身上的。作为整个企划核心主角的吉妮和回到主场的祈在这里更多是作为配角烘托另外三个人。五人共同的设定是光辉魔女的成员;艾拉和艾丽在战区医院相遇,退伍后一直是同僚的关系;艾丽和米拉莎的家乡都被涅洛伊占领;艾拉是米拉莎憧憬的前辈;米拉莎、吉妮和祈在加入光辉魔女之前已在伦敦碰过面。

在故事开始之前,艾拉、艾丽和米拉莎三人已经形成了一个三角关系(第三集,温柔的灯火)——

首先是在扶桑停留的大家进行了许愿抽签,米拉莎提议与艾拉换签——

之后是演出中米拉莎出现失误,艾拉与艾丽商量时无意补刀——

在艾拉与艾丽再次交流演出米拉莎的独白——

吉妮在本集并未分配到太多戏份,但她总是那个“戏核”,这次是发现本集的重要道具,也是本集的小伏笔——

之后是米拉莎和艾丽两人一系列的比试——

这次是祈发现另一个重要道具,“我也好想听听”呼应前文吉妮想听琴的台词——

此时吉妮点出了观众心中持续了好几集的疑问——

以及或许是贯穿整季的主题,帮团宠回家——

小伏笔揭晓——

这里吉妮盯祈祈盯米拉莎的动作呼应前文吉妮想听祈弹琴祈想听米拉莎唱歌的顺序——

米拉莎对于艾拉憧憬的原因揭晓——

用歌声拯救他人,呼应主题——

在一集的时间里,艾拉、艾丽和米拉莎的过往得以被清算。同为三人组的另外两人,由整季的核心主角吉妮和主场作战的祈担任配角再合适不过。前者是推动剧情转折的重要人物,后者在本集有一个关于自己的小伏笔,两人的存在感比其余成员高得多,但又没有盖过三人三角关系的风头。辅以颇具情怀的世界设定,不仅是角色本身的形象更加立体,企划的核心——音乐的力量也突显无疑。这也是合力的最高境界。

延申思考:请尝试论述LycoReco中的其它成员在锦木千束与井之上泷奈的关系发展中比起“合格的工具人”更贴近“合适的配角”的理由。

标签: 三角关系 无声铃鹿 舍本逐末 WHITE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